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指出早期用户信息行为研究主要集中在结构化的工作、学习信息查寻行为方面,而日常生活信息查寻行为由于其随机性与高度环境依赖性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从日常生活信息查寻行为的概念界定、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理论成果与研究框架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梳理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凝练出日常生活信息查寻行为研究中值得关注的一些问题,以期能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总结跨学科信息查寻行为研究现状,提出跨学科信息查寻行为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过程]通过梳理国内外跨学科信息查寻行为的相关理论成果,在明确相关概念的基础之上,对跨学科信息需求、信息查寻渠道、信息查寻障碍、信息查寻行为模型等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结论]研究认为,未来跨学科信息查寻行为研究可在以下4个方面开展:①结合已有研究,系统发掘跨学科信息查寻行为的影响因素;②在D.Ellis经典模型的基础上,构建跨学科信息查寻行为模型;③结合创造心理学,探讨跨学科信息查寻对跨学科知识创新的影响;④针对跨学科信息查寻行为特征,改进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 总结视障用户信息查寻行为研究现状,提出视障用户信息查寻行为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通过梳理国内外视障群体信息查寻行为的相关研究成果,在明确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视障用户的信息查寻行为特征、信息查寻障碍和信息查寻行为模型等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结论] 现有研究多集中于视障用户日常信息查寻行为;对视障用户的信息查寻行为模型,信息查寻影响因素以及合作信息查寻行为的研究不够深入。  相似文献   

4.
信息查寻行为是指为了满足用户某方面目标的需要而产生的有目的、有意识的信息行为。本研究通过选取律师作为特殊用户的代表,采用调查问卷对32位律师的信息查寻行为进行调查研究,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律师作为一特殊用户群体,他们信息查寻的目的、常用的信息源、紧急的信息需求下的查寻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性提出了律师信息查寻过程模型。  相似文献   

5.
Ellis信息查寻模型的发展、应用和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回顾了Ellis模型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对该模型在面对不同学科用户、不同技术环境下的适应性以及该模型的细化和顺序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理论和实践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整理,在对其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现有研究中的矛盾之处以及未来的发展路向。  相似文献   

6.
王军  李鑫 《图书情报工作》2014,58(14):110-114
结合网评信息的特点与信息行为研究,以自我效能为基础建立网评信息查寻行为模型。根据模型探讨消费者的自我效能在网评信息需求、查找、收集、筛选以及判定信息需求满足5个阶段对查寻行为产生的影响。最后,为增强消费者运用网评信息的效果,从提高消费者自我效能和帮助网商改善网评检索系统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首先通过文献调查,分析网络用户信息查寻行为的特点.其次,对国外已有7个典型信息行为模型进行回顾,并从研究关注点、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等方面对这几个模型进行比较.再次,结合使用观察法和访谈法,对50名网络用户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一些重要结论.最后,构建网络用户信息查寻行为过程的描述性模型,梳理网络用户信息查寻行为的一般步骤.  相似文献   

8.
首先介绍企业经理人信息查寻行为--环境扫描的概念及其作用,继而从扫描关注的信息焦点、信息源的选择使用、扫描的模式、扫描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对环境扫描理论进行详细的论述,并提出环境扫描的信息查寻行为模型。  相似文献   

9.
首先通过文献调查,分析网络用户信息查寻行为的特点。其次,对国外已有7个典型信息行为模型进行回顾,并从研究关注点、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等方面对这几个模型进行比较。再次,结合使用观察法和访谈法,对50名网络用户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一些重要结论。最后,构建网络用户信息查寻行为过程的描述性模型,梳理网络用户信息查寻行为的一般步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通过模型设计和实证分析刻画研究生学术信息查寻行为特征、潜在规律,为图书馆信息服务和查询任务设计提供建议。[方法/过程]基于活动理论及其方法论构建研究生学术查寻行为的六步研究模型,以北京大学研究生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相关数据。[结果/结论]构建研究生学术信息查寻行为的活动模型,分析个体查寻行为和合作查寻行为的主体、客体、工具、结果、子系统和结构特征,揭示研究生在查寻工具选择、障碍克服、合作查寻等方面的潜在规律,总结图书馆资源推介、定题咨询、信息素养教育和研究生查询任务设计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十年国内农民信息行为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关于农民信息行为的基础理论研究,从农民信息需求、农民信息获取行为和农民信息利用行为三个方面介绍近十年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对其进行简要的评析;认为学术界应该跟踪调查研究农民的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及其发展变化,进一步完善关于农民信息行为的理论研究,为我国各地区立足实际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高价值的理论服务。  相似文献   

12.
国外信息行为模型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详细介绍国外有代表性的几种信息行为理论及模型,包括被情报学界认为是研究信息行为的元理论的德尔文(Dervin)的“意义建构”理论及模型、埃利斯(Ellis)的信息查找行为模型、库尔斯奥(Kuhlthau)的信息查找过程模型和威尔逊(Wilson)的信息查找行为模型。在此基础上,从研究角度、研究内容、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研究方法方面对4个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和客观评价,指出4个模型的共同点及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3.
基于过程的信息系统采纳行为模型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技术接受模型和期望证实理论模型是信息技术采纳领域的两个重要行为模型,分别解释了信息系统采纳前和采纳后行为的影响因素。但是静态的行为模型不能说明信息系统采纳前后行为的动态连贯性。本文以技术接受模型和期望证实理论为基础,结合信息系统采纳前后行为的影响因素,提出一种基于过程的信息系统采纳行为模型。研究通过方便抽样获得样本,以纵断面的数据为依据,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研究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建议的模型有较好的解释能力,为信息系统采纳行为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用户信息消费的TPB模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国内信息消费论文进行空白点分析之后,提出影响用户信息消费过程三个层次的因素:信息消费目标直接影响因素;个体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影响因素和影响用户认知等的因素。基于此影响因素分析,借鉴消费者计划行为理论,构建用户信息消费TPB模型,试图揭示用户信息消费行为模式、相对完整的影响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信息产业营销活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5.
借鉴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网格技术的数字信息资源共享机制,该机制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利用互惠原则调节数字信息资源的供求关系,使资源供需双方之间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最终达到供求平衡。此外还利用ASP模式构建一种“信息超市”式的市场交换方式,在此方式下,信息资源需求者能有更多的资源选择空间,还可以节省大量的自建数据库成本。  相似文献   

16.
信息偶遇模型研究回顾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指出信息偶遇作为信息搜寻行为的类型之一,所受到的关注和研究相对较少,从相关理论模型出发,对信息偶遇展开研究,着重对S. Erdelez、M. P. E. Cunha提出的信息偶遇过程模型及J. Lawley和P. Tompkins提出的信息偶遇感知模型等进行探讨。在分析信息偶遇模型的同时,总结信息偶遇的作用和价值,认为对个人而言信息偶遇有利于信息知识的获取,提高个人信息素养;对组织而言,信息偶遇有助于信息分享和创造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张妙妙  丁一 《图书情报工作》2022,66(20):141-147
[目的/意义] 跨理论模型(TTM)广泛应用于健康行为改变研究中,回顾跨理论模型的发展沿革以及相关的人类信息行为研究,以期更好地认识信息行为在健康行为促进中的关联和影响机制。[方法/过程] 采用文献分析法回顾跨理论模型的发展历程,着重探究其中与人类信息行为相关的内容,以及二者结合的实证研究,初步总结了健康行为改变过程中各阶段涉及的信息类型和信息行为。[结果/结论] 对跨理论模型和人类信息行为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为今后探究不同改变阶段中信息类型、信息行为的作用机制提供一定的参考,助力实证研究和策略制定。  相似文献   

18.
信息可视化系统的RDV模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周宁  杨峰 《情报学报》2004,23(5):619-624
信息可视化是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热点研究问题。本文是在应用研究的基础上 ,从可视化问题的共性出发 ,建立了一个基于代数结构原理的信息可视化系统RDV模型。文章分析了RDV模型的三级结构 ,并对他们及其相互关系作了严格的数学描述 ,最后指出RDV模型的特点及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