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模式与传受关系正在迅速发生变化.对受众来说,新媒体环境正在催生"参与式文化",受众从以往"传统媒介的靶子"转型为媒介的"管理者",因此促成了受众媒介素养的转型,从以往强调受众对待媒介时的批判能力到强调受众的自我选择和管理.根据这一变化,有学者构建了"媒介素养之塔"理论框架,据此框架,受众的媒介素养可以从媒介安全素养、媒介交互素养、媒介学习素养、媒介文化素养四个层次分析.  相似文献   

2.
论媒介化社会形成的三重逻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媒介化社会是社会媒介化的结果,是媒介与社会之间互动关系模式的一种表述.媒介化社会的形成有三大逻辑,一是以媒介融合为特征和趋势的媒介技术演化的结果提供了媒介化社会形成的技术支撑力,为社会的不断媒介化提供了可能性;二是受众对信息永无止境的需求甚至依赖构成了媒介化社会形成的主体牵引力,是媒介化社会形成的必要性前提;三是现代社会信息环境的不断"环境化"展示了巨大的媒体影响力和建构性,是媒介化社会的必然性后果.  相似文献   

3.
"批判型受众"是德国青少年媒介素养培养领域中的重要概念。本文通过对德国战后五十年媒介批判能力教育发展情况的历史分析,介绍了德国学者关于媒介批判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范式,并结合当代德国著名的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杂志——Spinxx的项目案例,指出在新媒介情境下,德国青少年"批判型受众"培养模式的作用与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讨论了这一模式对我国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阐释网络体育新闻传播模式的内涵与特点的基础上,本文运用对比分析法分析新浪体育、搜狐体育和网易体育三大门户网站体育新闻频道传播模式的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大门户网站体育新闻传播模式创新和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使用与满足"理论从受众的心理动机和心理需求角度出发,结合心理学和社会学相关知识,解释了人们使用媒介以得到满足的行为,提出了受众接受媒介的社会原因和心理动机.在对传统的受众理论进行回顾的基础上,着重对"使用与满足"理论在网络聊天模式中的适应性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成都地区的抽样调查数据,探讨了受众对新媒介与传统媒介在不同新闻内容上的媒介依赖情况.研究发现,网络已经与报纸、电视一起成为受众的三大媒介依赖渠道,特别是网络在财经证券类新闻上已经超越电视和报纸成为了最大的依赖渠道;新媒介的手机已经确立了自身的媒介地位,媒介依赖程度全面超过广播;新媒介与传统媒介在依赖群体的构成上已经呈现出明显的不同,新媒介的依赖群体呈年轻化和高学历化,传统媒介则相反;虽然传统媒介的报纸、电视在本地新闻等方面还有优势,但构成群体与新媒介相比则已经呈现出明显不利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7.
各类媒介出于私利目的不断制造、贩卖容貌焦虑,营造出谈"容貌"必"焦虑"的拟态环境.为探究青年群体容貌焦虑的媒介感知及其现实影响力,基于个人信息处理基模的框架,经深度访谈发现,媒介通过营销层出不穷的容貌卖点,固化受众的审美,物化受众的身体,不断加深受众的容貌焦虑.经此形成的信息处理模式,极易引发受众参与狂欢,过度关注容貌...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和内容分析两种研究方法,试图通过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考察和分析西方受众研究的新进展.研究发现:受众研究更加重视对受众接触的媒介内容、受众接触媒介的环境、受众认知三个方面的分析;其中内容的研究更重视对影像的分析,媒介的研究史重视对电脑网络的探讨,研究的对象更注重对女性的选取;并出现受众研究与效果研究的关系从"紧密难分"到"相对独立",受众研究与内容研究的关系从"效果"到"意义"的逐步转向等研究的整体特征与发展态势.如何将整个传播过程中的要素有机的联系起来研究,则是受众研究面临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传媒竞争的基本逻辑就是通过规模化的扩张来追求自身的市场占有率,在市场占有率的价值逻辑之下,规模数量几乎成了衡量媒介价值的唯一指标.但是,这种媒介竞争的价值逻辑实际上是把受众当成"单向度"的人,其市场开发和对于受众资源的利用是一次性的和单向度的.显然,这种市场价值模式的明显缺陷在于,媒介是仅就某一个特定方面在开发和利用受众的价值,成为单一产品(或功能)的提供者.  相似文献   

10.
杰伊·布卢姆勒和伊莱休·卡茨在对受众的"使用与满足"的研究中分析了受众与媒介相互关联的"使用与满足"模式:"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入手:以媒介特性为出发点,不同(或相似)的媒介特性可以满足不同(或相似)的需求;或者,以需求结构作为出发点,那么具有心理关联或在概念上近似的需求能够通过相同的媒介(或具有相似特征的媒介)得以满足."从这一理论阐释出发,可以引出我们关于"个人对大众传播的利用"的另一组关联思考.  相似文献   

11.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发展迅速,门户网站也蓬勃发展,其中,新浪、腾讯、网易以其各自不同的新闻报道和推送等特色成为了国内门户网站中的佼佼者。本文从三大门户网站的新闻报道分析国内主流门户网站的报道特色、受众群体和社会影响,指出网络新闻报道的优点与不足,以深化对网络新闻报道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刘清生  杨琴 《传媒》2016,(20):81-83
新媒体时代,受众与媒介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两者形成了双向作用的依存关系.从媒介供给和受众需求两个层面来分析,媒介更加突显"受众本位"意识,加强媒介供给,在满足受众多元化需求的同时,增加受众黏度,强化受众对媒介的依赖,受众则要提高自身媒介素养,保持理性,避免过度媒介依赖.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提出了"媒介即讯息"理论,以此突出媒介本身的重要性.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普及,门户网站异军突起,短短数年就在媒介市场中站稳了脚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新媒体不断涌现出来,不仅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而且对传播领域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由此,以互联网为中心的媒介大融合,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媒介环境.在传统媒体不断加快媒介融合的同时,门户网站在经历了快速发展之后,自身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门户网站如何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保持优势,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再现往日辉煌,值得关注和探究.  相似文献   

14.
王静 《新闻界》2009,(2):45-47
本文通过对三大门户网站的北京奥运报道的竞争策略的对比分析,总结了网络媒体在体育赛事报道经验,为其发展提供新的模式.同时,针对门户网站报道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网络红人是2016年重要的流行文化之一,门户网站作为流行文化重要的制造者,通过连续大规模的新闻报道有力地塑造了papi酱"第一网红"的媒介奇观。通过研究发现,门户网站新闻报道建构了"颜值高"、"有才华"、"励志"、"接地气"、"低俗爱炒作"以及"人气高"六大papi酱媒介形象,较文字传播时代和图文传播时代的网络红人媒介形象相比有了显著变化。在网络红人媒介形象生产过程中,门户网站采用不同的建构方式来塑造原有网络红人媒介形象以及新产生的网络红人媒介形象。  相似文献   

16.
信息焦虑:信息爆炸与信息污染 在传统媒介环境下,受众的媒介接触方式和接触内容是单一而有限的.进入网络媒介时代,随着Web2.0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受众对媒介的依赖进一步加强.这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信息需求方面.技术的发展让受众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海量的信息,而且信息本身来源丰富,信息量大.在这种情况下,受众会有一种信息接受强迫心理.信息强迫是指个人面对大量信息时产生的一种不确定和不安全感,为了不错过认为有价值或很重要的信息,逼迫自己不断关注搜集到的所有信息.①受众在互联网中存在很多这样的行为,比如网络购物中反复的商品信息搜索和比较、在社交媒体使用中不由自主的反复刷屏行为等.其次是信息传递方面.在网络技术的推动下,受众也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媒介内容制作者,通过自媒体、APP、门户网站等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传播个人的信息.面对众多媒体的信息,受众会担心自我信息被群体忽视或者担心自我信息被淹没,也会导致焦虑心理.比如自拍时使用美颜相机,不在微博、微信中晒出自己的自拍照会浑身不自在等等.  相似文献   

17.
李方  陈群 《传媒》2014,(16)
正互动媒介是大众媒介的新形式,可分为网络互动媒介、平面互动媒介及电波互动媒介三大类。它的主要特点在于传播模式的不同,由传统的单向传播演变为交互式传播,即受众能够通过通信工具发出自己的声音或付诸行动,对传播内容带来直接的影响。例如,常见的短信或微博互动,就是利用通信平台将受众拉进节目中,由受众来决定节目的走势。如《中国好声音》的复活赛,观众投票直接决定复活人选。在互动中,商家或媒体达到了吸引关注的目的,受众  相似文献   

18.
技术是推进当今世界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一种新的传媒技术的出现可能打破媒介权力划分,改变媒介存在的形式,也改变了受众的角色。新的传媒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自上而下的媒介权力赋予与受众参与在传媒技术变革的推动下有了新的诠释与意义,受众的进阶式的媒介参与大大增强了媒介信息和现实的融入感和一体化的感受。整个过程将"人"作为重要的基点,受众的能动性与选择性决定了媒介的发展走势。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媒介依赖理论为参照,采用随机抽样电话调查方法,通过对安徽省淮北市民众的定量研究,发现他们的媒介接触和使用行为呈现出如下变化、特征和趋势:受众对媒介的依赖正在从传统媒介转向新兴媒介;除电视外,受众的媒介依赖与媒介信任之间,出现一种过渡阶段的反差现象:对新兴媒介相对依赖而不太信任,对传统媒介相对信任而不太依赖;受众对新闻的需求越大,则越依赖新兴媒介;受众越依赖新兴媒介,则越信任新兴媒介;作为新兴媒介的网络和手机,已取代传统媒介中的报纸、广播、杂志,与电视一道,构成了当代受众接受新闻的三大渠道;受众对手机这一新兴媒介的发展前景普遍看好;新兴媒介的依赖度与年龄、教育程度相关,但与性别、收入无关,即:越是年轻、高学历的受众,越依赖新兴媒介.  相似文献   

20.
桑瑛 《出版广角》2015,(13):34-35
"一云多屏"是视频网站、网络电视台目前发展的一个趋势."一云多屏"是指将媒介发布的内容整合到云端,通过手机、平板和智能电视等不同的屏提供不同的服务,从而赢得受众.在传统报纸受众流失严重的当下,"一云多屏"的理念对于传统报纸进行媒介的选择与拓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一云多屏"理念为切入点,结合报业自身优势,分析传统报业转型的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