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1986年,河南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招收了国内第一批编辑出版专业硕士生。经过二十余年的建设,目前,专业已成长为河南省级特色专业,河南省重点学科,高教新闻传播学会编辑出版分会会长单位,建有河南省级双语示范课程《出版文化经典导读》。专业现有学科成员1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博士8人。成员中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7人,另聘请业界兼职导师14人。拥有编辑出版学硕士学位点和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点,以及编辑出版学和新媒体编辑两个本科专业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出版业与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高等教育与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出版学术与编辑出版学高等教育,新技术和新媒体与编辑出版学高等教育四个层面的关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三个体系的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与专业办学模式两种模式,系统地分析了十年来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研究,以明晰这一研究领域的方向和趋势,并从中推演出它对于出版产业和教育事业发展之所需.  相似文献   

3.
编辑出版学专业20年发展追溯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自1984年7月胡乔木同志致函教育部,倡议在高等院校设置编辑学(后改为编辑出版学)专业以来,编辑出版学专业从开始试办的几家发展到今天的130余家,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布局,年培养各层次出版专业人才5000人以上,为我国出版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进入新世纪以来,出版产业又有了飞速变化和发展,当此之际,总结20年来编辑出版学专业办学经验,探求编辑出版学专业建设之路,推进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健康发展,是编辑出版学专业和出版产业共同肩负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4.
陈莹  王楠 《出版科学》2021,29(4):5-13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0所高校共192本专业必读书目作为样本,通过内容分析法对编辑出版学硕士研究生必读书目进行统计,归纳5个大类、9个一级编码领域和12个二级编码领域,从中提取编辑出版学硕士研究生专业知识体系的基本面貌.研究发现,编辑出版学硕士研究生的知识体系存在着知识的广度不足、视域狭窄,实践性知识比重低以及知识内容缺乏时代性与前沿性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提升知识更新速度、运用融合型知识解决出版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以及建构硕士人才复合型知识体系建议,以适应时代发展与出版业态变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编辑出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面临从培养学术型人才到应用型人才的转变.但编辑出版学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教学方面存在同等学力学生过多,专业基础薄弱,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科发展和学生就业,无法满足我国出版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师生要转变观念,在课程设置、实验室建设等方面采取措施,重视实践教学.我国出版业界也要承担企业责任,为编辑出版学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教学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6.
代杨 《出版科学》2011,19(2):86-89
首先阐述数字环境下编辑出版专业教育与出版行业需求错位导致毕业生不能满足出版单位用人需求的现实问题;然后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最后提出编辑出版学专业建设的四种策略,即坚持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培养数字出版人才、将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育资源、将世界数字出版成功案例作为教学素材并完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是世界上最早创办编辑出版学专业高等教育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办学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因此,总结、回顾俄罗斯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办学历史,比较研究俄中两国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的现状,有助于发现我国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不足,进而促进其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人教司和山西省新闻出版局的指导与支持下,编辑出版学学科建设暨第六届全国高校编辑出版专业负责人联席会议于2001年9月23日-26日在山西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河南大学、深圳大学、四川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学院等20余所高校的近4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同时还邀请了中国编辑学会、中国语文报刊学会、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以及在全国影响较大的几家编辑出版专业期刊的专家学者到会.大家聚集一堂,就编辑出版学学科建设和专业教育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南研 《中国编辑》2007,(3):84-84
近日,教育部有关部门批复,同意南京大学在该校图书情报档案管理一级学科下设立编辑出版学的博士学位授权点。这是华东地区第—个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博士点,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编辑出版学博士点之一。南京大学是国内综合性重点高校,该校在编辑出版学的教学和科研方面成果卓著,与国内外大学的编辑出版学专业、国内外的出版机构和研究机构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一编辑出版学的发展概论20世纪80年代,随着编辑学研究的迅速崛起,各高等学府的出版教育也得到了发展。1985年,编辑学专业开始在北大、清华、南开试办,取得了根本性的成就,那时编辑学专业与图书发行学专业同时并存。到目前为止,有40多个高  相似文献   

11.
我主要想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一下想法。第一,编辑出版学的发展历程;第二,北京印刷学院的编辑出版教育现状;第三,编辑出版院校未来的发展之路。我国编辑出版学教育历史与现状实际上,从我国出版专业的设置来看,它走过了大概50年的历程。首先是一个孕育的时期,这个时期是在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设立编辑出版系和图书发行系。之后是建立期。1983年,武汉大学率先成立图书发行管理学专业,后来这个专业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重视,陆续在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设立编辑学专业。第三是  相似文献   

12.
目前,俄罗斯高等教育领域培养编辑出版、图书发行人才的专业共有四个,其中包括图书学、出版事业与编辑、图书发行学和新闻学.图书学、图书发行学、新闻学三个专业是俄罗斯培养图书编辑出版、图书发行和报刊编辑人才较早的专业,笔者曾撰文对俄罗斯这三个专业培养出版专业人才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1],这里不赘述.  相似文献   

13.
今年以来,如何推动出版教育紧跟行业发展成为产学研各方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2013年4月,中国传媒大学编辑出版研究中心主任蔡翔教授应邀做客北京电视台《人才·焦点对话》节目时,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呼吁出版教育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据该电视节目引发的话题,中国传媒大学两位2011级研究生(编辑出版专业博士生汪曙华、出版专业硕士生张!)与导师蔡翔教授就当前的行业发展形势及出版人才培养与成长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畅谈。  相似文献   

14.
一、建立学界与业界的互动关系,实现学科建设发展的前瞻性 现在,有些新闻出版单位主管认为,非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对于编辑出版业务,最多一年就可以熟悉了,因此在人才招聘时录用其他专业人才而拒绝录用编辑出版学专业毕业生.这对于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建设产生了极大冲击,在课程设置上也出现了跟着市场转的局面,有些院校根据毕业生在寻找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需求来改动课程.这无形中贬低并且动摇了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武汉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二十年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分析研究了武汉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学科建设、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教材建设、出版科研及办学模式方面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5种编辑出版学专业核心期刊在3个时间节点上的论文主题进行了统计和分类,显示出文化创意产业与出版融合研究渐成新的研究大势。基于此提出3点具体建议:审时度势,打造出版与文创融合的新平台;优势互补,寻找出版与文创融合的经济增长点;融合创新,形成新兴学科和跨学科的出版研究契合点。  相似文献   

17.
编辑出版学专业面临的现实挑战是专业数量多、就业竞争压力大的问题。新设置的编辑出版学专业必须找准自身的专业生长点,创设本学院的专业特色,才是生存与发展的惟一途径。本文通过广泛调研各相关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情况,从专业教育与出版业对人才需求间存在的矛盾,学科现状定量调查分析,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问题和中外编辑出版教育比较研究等维度,对该专业学科体系与课程建设进行类比分析和研究,旨在为浙江传媒学院新设置的编辑出版学专业探寻专业建设与发展的策略和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8.
编辑出版学专业定位和培养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编辑出版学专业是现行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的规范名称,在1998年调整时,由图书发行和编辑学两个专业合并而成。这样,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就由原来两专业的课程杂合而成,专业定位弄得模糊不清了。  相似文献   

19.
为贯彻出版专业硕士生培养过程中的实践导向,完善"校企双导师"的培养模式,强化学界与业界的联系,尤其是了解当今出版行业对人才的特殊要求,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编辑出版系于2012年12月22日召开了该年度四川大学全日制出版专业硕士生行业导师的第二次工作会议。来自四川新闻网、四川党建期刊传媒集团、四川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编辑出版业界和学界对编辑出版专业理念内涵涉猎不多,专业理念含混不清,甚至存在一些误解,这对业界的长远发展非常不利.探讨与专业理念相关的问题,澄清现代出版理念的核心价值,即通过传播优秀出版物传承文明,实现公民权利和人类共同理想,推进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编辑出版人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火炬手,牢固树立专业理念,有助于民族和国家的精神健康乃至整个人类文化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