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0 毫秒
1.
社会记忆重构能帮助人们找寻历史及文化记忆,研讨社会记忆重构的档案著录工具及知识关联方法有助于更全面准确实现记忆再现,为数字记忆提供方法支持.首先从档案著录定义及标准引出ICA-AtoM著录工具及其社会记忆重构应用;其次,提出档案数据化趋势下社会记忆重构面临的新需求;最后,提出融合档案著录及知识关联的社会记忆重构路径.研究结果发现,档案著录可以作为社会记忆重构的工具,但以检索为目标的档案著录项目不能满足记忆重构内容的具体化和细粒度化;在档案数据化趋势下,知识关联是更好实现基于档案数据的社会记忆重构所应该考虑的关键环节;可考虑在档案著录工具基础上加入语义分析等技术,获取社会记忆逻辑要素及其语义关系,形成社会记忆的知识关联,支持记忆重构及再现.  相似文献   

2.
张钰桐  徐健 《档案学研究》2022,36(5):94-101
数字人文为家谱档案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对知识组织逻辑分析与重构,提升家谱档案的知识发现深度与价值呈现维度,使家谱档案在瞬息万变的文化浪潮中维持持续生长的空间与养分。本文从数字人文视域下的家谱档案资源重构价值呈现出发,将档案内容分为记忆单元、记忆层面、记忆空间三个层级,构建其知识重构逻辑与技术实现框架。基于数字人文的多粒度知识组织逻辑和技术实现框架,为家谱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3.
"城市记忆工程"是从建构城市记忆的视角,对城市记忆档案资源进行整合、激活、再现、传承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基于构建城市记忆的视角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序、路径进行重新解读.档案信息资源在"城市记忆工程"中的分布、构成和地位如何,"城市记忆工程"中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手段方式、程序有何变化,本文就这些问题做一些粗浅地探讨.  相似文献   

4.
灾害档案在灾害研究、决策咨询、社会记忆建构等方面具有重大开发价值,在如今的数据驱动型社会,灾害档案信息收集、管理和利用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分析大数据应用于灾害档案开发利用工作的优势,从目前灾害档案开发利用工作中现存的标准化体系、馆藏档案研究、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立卷归档标准、档案工作协同机制、信息共享平台等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深入挖掘红色档案价值、建构红色记忆,对于传承红色基因、增强红色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社会记忆再生产理论为红色档案开发路径提供了整体性框架,即通过隐性记忆显性化的收集过程、碎片记忆整体化的加工过程、个体记忆群体化的宣传过程、群体记忆重构更新的反馈过程四个环节能够推动红色记忆的循环上升。基于这一理论框架,为助力红色记忆的再生产,文章提出了建构主体联盟、提升数字赋能、实现渠道拓展和促进反馈迭代等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6.
数字时代,档案资源创新开发利用呼吁3个转变:视角转换、路径转型、实践转向。本文首先提出数字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应从记忆技术(关注存管)走向技术记忆(关注内容),实现视角的转换;进而基于技术记忆视角,分析数字档案资源开发利用路径转型,表现在3个方面:档案开发从表征向深度复杂计算转型,档案利用从单一向高阶多维价值发现转型,关键技术应从分布离散应用向融合协同创新转型,最后探索面向数字人文的档案资源创新开发利用,推动实践转向。  相似文献   

7.
档案具有其本身的信息价值特征和特定功能优势。在以信息、知识为生产力主导要素的现代社会,可以开发利用档案资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因此,档案部门在新的历史时期应该加强档案开发利用,促进档案价值实现。  相似文献   

8.
社会记忆视角下档案记忆建构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社会记忆视角分析了档案建构社会记忆的功能及其建构特点、权力对档案建构社会记忆的影响等问题,并对全面构筑社会记忆提出了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9.
档案记忆观对社群档案的开发利用具有理论指导和方法创新的意义。通过从视角、主体、内容、手段四个方面分析档案记忆观对社群档案开发利用的影响,提出档案记忆观视野下社群档案开发利用应在理念层面采用多元理念创新开发利用方式,在视角层面运用多维视角把握开发利用内容的侧重点,在模式层面建立档案馆与社群、公众和其他文化遗产机构之间的多方主体合作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0.
在档案记忆观理论中,档案在社会记忆建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由于社会记忆的形成和传承必须依赖于系统的社会框架,所以分散、无序的档案材料不具备系统记忆的功能,只有经过系统编纂整理的档案才能作为具备记忆特征的资源参与到社会记忆的建构中去.论文从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思想性出发,通过阐释档案文献编纂与社会记忆之间的关系,介绍了档案作为建构社会记忆的重要资源的合理性,并就在社会记忆的视角下如何改进档案文献编纂工作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本研究旨在对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图情档学科和专业发展的主要趋向进行评析。[方法/过程]本研究基于对2020年度发表的图情档新文科建设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立足于社会认识层次论,对图情档新文科建设的内在逻辑进行了理论解析,并解读了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图情档学科建设、专业发展和课程模块。[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图情档新文科建设的基本趋向是:积极对接数据科学、数字人文,进一步培养从业者在文化服务中的人文情怀,扩大对数字记忆工程的参与度,提升对传统文化资源保存、组织与研究的力度。  相似文献   

12.
陈忻  房小可  孙鸣蕾 《山西档案》2021,(1):80-87,79
【目的/意义】目前针对社会记忆构建的具体方法较少,尚不足以揭示红色记忆中的细粒度关系,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与主题挖掘方法可以挖掘红色档案编研成果中的细粒度关系,有利于红色记忆的重构并对社会记忆构建方法实现有效补充。【方法/过程】本文选取北京香山革命纪念馆红色档案编研成果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预处理;立足于语义层面及主题层面,通过LDA模型对其展示成果中的五个红色篇章分别深入进行主题挖掘;通过命名实体识别及主题相似度计算的方法抽取其概念、关系与属性,最后构建篇章本体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结论】文章利用主题模型对红色档案编研成果进行细粒度挖掘,进而进行本体构建,从而体现其中细粒度关联,实现社会记忆构建,力求实现记忆的映射和更好的呈现以加强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3.
应用历史地理信息系统、知识图谱、虚拟现实等多种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城市历史时空的逆向建模和回溯是推进档案资源深度开发、智能化档案数据服务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多重需要。本文在介绍欧盟“时光机”等城市时空回溯类数字人文项目的基础上,综合“城市记忆工程”和“逆向工程”理念,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逆向记忆工程”概念并对其学术内涵、理论基础、实践策略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剖析。“城市逆向记忆工程”是城市档案管理部门及公共文化机构以收藏和保存的历史档案文献为依据,通过语义数据反向推导和关联融合,在网络空间重构城市空间格局,模拟社会活动过程,构建城市时空本体数据集,并通过多种形式呈现和利用的过程,是我国城市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前沿领域,具有城市历史文化传承和人工智能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双重战略价值。  相似文献   

14.
大数据背景下发掘档案社会化媒体信息资源,既是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战略性步骤,也是有效开发与利用的必然选择。档案社会化媒体的信息组织和信息服务值得探讨:对档案社会化媒体信息组织的元数据构建开展研究,建立档案社会化媒体信息的元数据及分类设计方法,构建档案社会化媒体信息整合的元元数据设计;对档案社会化媒体数据集成的整合系统架构开展研究,组成采集工具、分析工具、检索引擎和数据信息展示平台的档案社会化媒体信息整合系统架构,优化整合中的信息抽取、重复性分析和关联度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档案数据化阶段,档案利用与服务需要满足用户在数据层级的需求,突破页面级阅读和文件级利用的限制,这就要求在组织环节构建起语义层级的档案组织新模式,以实现对档案内容、背景与结构数据的细颗粒分析与挖掘,面向档案资源增值、开发与智能化知识服务做好资源、方法与技术的准备。[方法/过程] 采用文献调研与案例分析等方法,立足档案数据化阶段特征,分析档案语义、语义关联和语义组织的基本内涵,比较分析档案与其他信息资源在语义组织过程中的区别与特性,探索在语义完整、链式关联以及网络多维原则下开展档案语义向内组织与向外组织的基本原理。[结果/结论] 档案语义组织是基于数据的含义与关联开展的档案组织新模式,旨在从档案资源的内容、背景与结构数据中发现语义与语义关联。档案语义组织是实现档案数据化的核心环节,是实现档案机器可理解、机器可操作的关键一步。通过档案语义组织,原本离散、分布、领域依赖的档案内容、背景与结构数据能够含义明确化、编码形式化、关系链接化,档案数据得以被机器可理解、可操作,档案自动化关联组织、存储与提供利用成为可能,从而最终支持基于人机交互、机机交互的档案资源智能化获取、利用与服务。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档案开发利用的主体及受众角度,对档案开发利用参与者从古代具有"君本位、相对单一",到近代"官学并行、史学界作用凸显",再到当下"参与者范围逐步扩大、‘以人为本’成为最主要的指导思想"等特点进行阐述,并着重对当下档案开发利用参与者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将受众纳入社会档案资源建设及开发利用的主体中""理论研究主体与实践主体有效结合""‘以人为本’,扩大视野"三个角度提出当下档案开发利用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国内档案数字资源的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逐渐形成了海量的档案数字资源。传统的档案管理系统提供了档案数据的存储、管理等功能,但并不支持海量档案数据的挖掘分析,无法充分利用档案数据隐含的价值提升档案管理和公众服务水平。语义网技术的发展为档案数据的管理和利用,提供了新的应用研究方向。本文将针对档案数据的特点,深入分析语义网技术在档案数据挖掘分析中的作用,最后探讨将来档案管理系统可能的建设方向和存在的问题。将语义网技术引入数字档案馆建设,将为管理部门提供有效的高效管理工具,也将为公众提供更好的公共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8.
张玉昭 《档案与建设》2021,(2):37-40,13
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数字档案资源开发是数字时代档案资源开发的新形式,为档案资源开发模式转型提供了新契机。在梳理多元主体关系对其重新进行角色厘定的基础上,文章构建了多元社会主体共同参与开发与建构社会记忆的框架,包括档案主管部门主导下的协同参与、档案开发部门引导下的开发深化、公众交流合作推动下的知识转化和多元主体行动下的社会记忆构建四个阶段,并从主动开放数字档案资源、协同建设数字档案资源库、以信息技术优化开发效率和完善多元主体权利保障机制四个角度提出了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档案作为记录社会活动的原始性凭证,蕴含族群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集体记忆和身份信息,是族群认同的关键性材料,彰显记忆价值、认受价值和文化主体价值。本文基于档案在族群认同中功能展开的观察元框架,通过明晰个体与群体之间的认同传递机制,解析个体通过“刻写实践—共谋筛选—档案保管”向族群传递认同的交互行为,以及族群经由“仪式展演—情感交互—情景识记”联结个体认同情感的过程,进而分析档案层垒与族群认同的记忆空间,同时引入时间轴概念,完整揭示族群认同的历时性传递与档案价值之间的同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