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郭延龙 《出版广角》2021,(21):65-67
英文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是国家科技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科研水平国际化程度的体现.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通过Cell Research与国际相关期刊成功合作办刊的经验,从平台、人才、机制三个方面入手,探讨期刊定位与布局方式、编辑人才队伍建设、期刊平台审稿机制等问题,以期提升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为我国英文科技期刊进入世界一流期刊行列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
陈平  宋启凡 《编辑学报》2023,(3):321-325
以智绘科服学术传播中心为研究案例,分析我国科技期刊集群平台的多模态学术资源融合与传播的路径。介绍了智绘科服学术传播中心在期刊集群加盟、资源平台建设、新媒体渠道拓展等方面的进展,针对入驻期刊展示与运营、短视频增强出版、开放科学数据分享、虚拟专辑策划、内容主动推送、线上学术直播等多模态学术资源融合与传播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并对平台的市场化运营策略提出了可行性经验。科技期刊集群化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对打造国际一流期刊、繁荣科技期刊产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落实中央《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推进科技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提高科技期刊对新媒体的认知能力,并着重解决在移动新媒体尤其是微信公众号的建设与运营过程中面对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需要深入了解我国科技期刊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现状,学习科技期刊融合发展尤其在微信公众号建设方面的优秀案例,探讨科技期刊在微信公众号运营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路径.目前,科技期刊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方面参差不齐,一些融合发展成功的期刊良好的微信平台建设方法与思路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当前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应践行互联网思维,实现与新媒体的互动融合,以实现更好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朱海玲  张品纯 《编辑学报》2019,31(3):339-342
在我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大背景下,科技期刊编辑需要具备极高的职业素养、专业素养、沟通策划能力和应用新技术新媒体的能力,才能胜任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5.
张海生 《编辑学报》2021,33(5):487-491
结合对"一流"和"创新"的理解,文章提出4种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建设模式:数据为王的建设模式、内容为王的建设模式、特色为王的建设模式和服务为王的建设模式.其中,数据为王的建设模式是一种围绕西方期刊评价指标体系而进行的短期的跟随与模仿,最不应该成为中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路径依赖;内容为王的建设模式,由于其更加强调学理成分而忽视国家和区域创新实践需求,因而也不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建设路径;只有坚持特色为王和服务为王的实践模式,才能将质量、特色、服务融为一体,才能创建具有全球学术引领能力的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此,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必须转变以往跟随和模仿西方的传统做法,在坚守质量底线的基础上,以服务国家科技原始创新和技术攻关为主要动力,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且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办刊理念,通过共建学术生态交互平台的创新实践,提升学术引领能力,走文化意义和生态意义上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模式,办真正意义上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  相似文献   

6.
王艳 《编辑学报》2021,33(2):197-201
结合对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政策文件的学习,思考如何加快发展《淮海医药》的问题.认为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的实质是培育而非评优,措施是通过深化改革促进我国科技期刊整体加快发展,而不仅仅是对少数期刊提供经费支持.建议在顶层设计的政策框架基础上细化相关措施,使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政策措施惠及所有科技期刊,推动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科技期刊差异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相关的期刊类别、期刊文种、评价标准和关键措施等问题进行思考,与业内人士分享认识、交流看法、碰撞观点、探讨问题,共同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8.
赵存如 《编辑学报》2019,31(1):7-10
钱学森院士对科技期刊事业极其重视,有独特的科技期刊办刊思想:一是期刊发展要与国家战略紧密相连;二是一流期刊必须引领学术潮流,勇于澄清学术混乱,敢于树立编辑学术地位;三是要树立精品意识、重视编辑队伍建设,强化和确保期刊发展。深入学习和研究钱学森科技期刊办刊思想,对于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方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普通科技期刊是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全面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综合实力的基石,不应缺席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本文在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背景下尝试给出我国普通科技期刊的范畴,估算总体规模,提出普通科技期刊的发展策略:找准定位,稳步向专业化期刊转型;集约化办刊、集群化发展;提高普通科技期刊的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10.
黄延红  严谨  彭斌  朱作言 《编辑学报》2019,31(6):638-640
如何加快中国品牌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已经成为新时代科技期刊建设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以《中国科学》系列和《科学通报》(以下简称为“两刊”)为例,从优化期刊布局、推动学部平台办刊、发挥专家办刊作用、提升学术质量和核心竞争能力等方面介绍“两刊”的改革举措与发展实践,并从集群化、国际化、专业化和数字化4个方面对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提出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丁佐奇 《编辑学报》2019,31(6):606-609
科技期刊是学术传播的重要载体,也是智库的重要知识来源。我国科技期刊与智库建设的水平相比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如何在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大背景下,充分发挥和提升科技期刊的智库功能,实现科技期刊与智库的功能融合,促进两者互动发展是需要认真审视的问题。建议重新定位科技期刊的价值和功能,挖掘科技期刊在提供咨询和评价、捕捉科技热点、培养和整合人才、搭建交流平台、打造全媒体宣传、促进学科建设、催生智库产品等多方面的功能,探索建设智库型期刊和媒体智库的措施,为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提供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乔璐  张进龙  朱冰 《编辑学报》2023,(2):187-192
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既是当前我国期刊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当前中国期刊目标是做大做强,由此掀起了国内创办期刊的热潮,而优质稿件是期刊能否走向世界一流的关键因素。基于此,分析学术期刊普遍存在的优质稿件不足的原因,结合《智能化农业装备学报》(中英文)的办刊实践,梳理了依托主管主办单位的行业影响力、编委会的学术影响力、策划热点专刊吸引稿件等组稿模式,最后总结了未来还需加强与国外出版集团、国际学者的交流与合作,拓宽新媒体的应用等思路。本研究以期为新创办学术期刊同行提供思路,共同做好我国的期刊事业。  相似文献   

13.
科技期刊在履行学术交流这一重要责任方面存在着较大不足。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有必要探索一种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取知识、提高传播效率的学术交流方式。《沉积学报》近年来通过新媒体社交平台,召开多期在线学术研讨会,不仅带动了期刊学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更加推动了期刊学术品牌的建设。在线学术研讨会是一种以期刊为主导的新型知识服务产品模式,也是一种科技期刊的增值服务内容,对推动学科建设、提升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在线学术研讨会作为新媒体环境下进行学术交流的新方式,其传播效果、选题内容、模式规范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入选期刊与一流学科建设的关系,本文以入选期刊为样本,研究"卓越计划"对我国一流科技期刊学科方向的布局特点、高校对"卓越计划"的学科支持,分析"卓越计划"入选期刊的学科分布与一流学科建设的投入之间的匹配度.研究发现,两者匹配度较高,"卓越计划"的优先建设领域大多也是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投入较高的学科.高校对"卓越计划"的学科支持作用不可或缺,一流学科建设必将助推"卓越计划"实现预定目标.  相似文献   

15.
胡前进 《编辑学报》2022,(6):673-676, 681
为了提升“智汇杰瑞”新媒体平台的传播影响力,本文采用内容和数据驱动模式,将多源信息与虚拟专题的理念相结合,首先构建科技学术期刊新媒体知识服务平台;其次重点聚焦虚拟专题在新媒体知识服务平台的策划与传播实践;最后对虚拟专题在科技学术期刊新媒体知识服务平台中的实践成效进行总结,并对新媒体融合环境下,虚拟专题如何发挥优势更好地为科技期刊服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文章研究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学术数据库的必要性、可行性,并提出策略建议。首先从知识传播的角度,论述一流学术数据库的建设比一流学术期刊建设更加迫切和重要;然后从我国现有学术数据库的基础、技术和经济支持能力及市场拓展前景三个方面论述建设世界一流学术数据库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策略建议,即明确世界一流学术数据库的内涵,站在建设科技强国的战略高度,整合多方力量以形成合力,以中文学术期刊走向国际为前提。  相似文献   

17.
高校学报在“双一流”建设中的机遇和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中,一流学科建设的任务和路径为高校学报在新时期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双一流”建设内容是高校学报发展的根本所在,“双一流”评价标准使得高校学报功能定位获得重新认知.根据“双一流”的建设路径,高校学报应该依托所在高校和学科,规划好近期建设任务和中长期发展目标,发挥学报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独特作用,从源头上推动我国期刊质量的提升,维护我国科技期刊的成果首发权,掌握学术评价主导权,进而提升我国在国际科技界的话语权,更好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于广大科技工作者.  相似文献   

18.
以中华医学会174种系列杂志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其微信公众平台开通和运营状况,总结这些微信公众号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为推动医学期刊数字化建设以及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