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受种种条件的制约和影响,我国高校社科学报很难完整地实行初审、复审和终审的三级审稿制以及双向匿名审稿制。一般是初审后就直接进入终审,缺少复审这一必要的环节。互审则能弥补复审的缺失。互审就在初审的基础上,各责任编辑对初审出的稿件再进行相互审稿,互审后的稿件最后交付终审。在我国目前阶段,社科学报实行互审制已具备了基本条件,是可行的。互审制对于社科学报学术质量的保障和提升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介绍《材料科学与工艺》编辑部采用的2种审稿制度:"编辑部初审—专家外审—主编终审"和"编辑部初审—专家外审—专业编委审稿—当期责任编委终审"。从审稿流程、审稿周期、学术水平把关等方面分析各自的优缺点,指出了第2种审稿制度的优势以及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学术性科技期刊编辑初审的关键性原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献[1]规定,学术性科技期刊(其他科技期刊也基本类似)采用稿件必须经编辑初审(内审)、专家(或编委)复审(外审)和正副主编决审(终审),即所谓“三审制”定稿。“三审制”是编辑工作流程中重要的审稿程序,3个环节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然而,在审稿实践中,...  相似文献   

4.
科技期刊的审稿,是保证期刊质量最根本的环节。几年来,我们一直遵循编辑“初审”,送专家“外审”,执行编委“终审”的制度,使杂志质量不断提高,受到了专家和广大读者的好评。 1.责任编辑初审我们是双月刊,每年来稿量近3000篇,每个编辑每年看稿600~700篇。  相似文献   

5.
李明敏  蔡斐 《编辑学报》2017,29(3):271-274
审稿是学术期刊质量把关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目前常规的“四审制”流程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通过增加编委初审环节、完善审稿内容和优化审稿流程,不仅可以缩短审稿周期,节省审稿资源,提高审稿效率和审稿质量,而且能吸引优质稿源和优化学术成果,从而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品牌形象.同时,编委初审退稿还更具权威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申华 《出版科学》2007,15(2):27-29
初审是编辑出版三审环节中最基础的环节.初审编辑是初审工作的承担者,除了具备基本的政治、思想、专业知识等素质外,还应具备一定的价值鉴赏力、学术洞察力和哲学思辨能力,才能胜任稿件的把关工作.在初审工作中,应避免陷入崇尚权威和深奥、"关系情结"的误区,要妥善处理与作者的关系,综合运用各类审稿方法,形成有建树的审稿意见,为复审和终审提供进一步评判稿件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三审制的困境和出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明 《编辑学刊》2008,(3):16-20
三审,一个都不能少 三审制是"三级审稿责任制度"的简称,又称"三审责任制度", 指由编辑初审、编辑室主任复审、总编辑终审三个审级组成的审稿制度.从1952年<关于国营出版社编辑机构及工作制度的规定>到 1997年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对三审制的具体内容和要求都有明确的表述,并强调要"切实做好"三审工作,三审的"三个环节缺一不可";而且,"三审环节中,任何两个环节的审稿工作不能同时由一人担任".这项制度的出台和执行体现了图书编辑出版工作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8.
孙璐 《编辑之友》2011,(3):70-71
三审三校制是我国出版工作的基本制度,出版社都应执行三审制审稿程序。三审制即责任编辑(编审、副编审、编辑、助理编辑均可担任责任编辑)对书稿进行初审(一审),编辑室主任(副主任)或由出版社领导委托的编审、副编审进行复审(二审),社长、总编辑或社领导委托的编审、副编审进行终审(三审)。这种审稿程序,是一种递进制约的关系,初审、复审、终审三个审次可在学科、知识背景、编辑水平和能力上交叉互补,最大程度客观、公正地评价书稿,认真负责、有理  相似文献   

9.
医学期刊的审稿大都遵循“三审”制度,即内审、外审和终审。它是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保证。“三审”中尤以外审即送同行专家审稿最为关键,外审的结果是决定  相似文献   

10.
科技论文初审方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赵茜 《编辑学报》2007,19(4):273-274
科技期刊编辑每天要面对各个专业以及同一专业不同研究方向的来稿,要想准确地把握每一篇稿件是很困难的,但初审又是审稿活动中的基础环节,是提高稿件质量的关键.据此,提出5种初审方法,即审结构、审公式、审数据、审图表、审参考文献,以期提高编辑审读稿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学术期刊编者如何把好期刊的学术质量关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2  
蒋巧媛 《编辑学报》2006,18(5):357-359
论述学术期刊编者参与期刊学术把关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编者依靠辩证思维方法、专业学科知识以及编辑加工技能,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文稿的初审工作,准确选定审稿人,正确送审,实现高质量审稿,严格把住终审关,做一个合格的终审者,做好稿件退修,确保修回稿件质量,培养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撰稿队伍,从而实现对期刊的学术把关.要提高期刊质量,编者必须参与学术把关.  相似文献   

12.
夏爽 《编辑学报》2015,27(3):207-209
同行评议是保证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手段.编辑在审稿过程中应努力发挥主导性:在初审环节发现学术不端,初步评价稿件的科学性,提高论文写作的规范性;在外审环节与审稿人相互尊重、教学相长,从而提高审稿质量.  相似文献   

13.
利用批注功能提高学术期刊审稿效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同行评议的现状及学术期刊编辑缺乏专业知识的问题,提出批注式审稿的概念,并论述其在提高审稿质量、帮助编辑提高专业素养、增强学术期刊的可读性方面的优势.建议引导审稿专家采用批注式审稿方法,以提高学术期刊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14.
李二斌  宋雪飞  刘浩 《编辑学报》2014,26(6):570-571
我国目前学术期刊审稿工作中,存在着审稿专家责权利不清、归属感不强等问题,使审稿质量难以得到根本保障。认为有必要采用聘用制,签订审稿协议,明确责权利,从而建立一支学术水平高、审稿认真、审稿质量好的审稿专家队伍。  相似文献   

15.
与中文学术期刊相比,英文学术期刊对于审稿专家的遴选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如何快速、有效地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研究领域的稿件送达国内同行专家评审值得深入思考.以《重庆大学学报》(英文版)为例,分析2014年6月-2015年3月国内审稿专家的审稿行为,指出英文学术期刊在选择审稿专家时需首先考虑英文水平和年龄2个主要因素,同时综合其他因素,优先选择审稿周期短、审稿质量高的专家.  相似文献   

16.
从国际开放科学运动、国内科研评价改革的现实背景出发,针对我国现行同行评议面临的挑战,指出改革我国学术期刊同行评议的必要性。立足同行评议的目的,提出我国学术期刊同行评议改革应向减轻评议人负担、充分利用新技术、创新评议方式、建立事后评议机制4个方向发展,并提出净化学术生态、加强制度设计、设定行为监督、建立激励和反馈机制4条保障举措,最后对同行评议改革的模式和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鲁亚琳  史妍 《编辑学报》2013,25(5):419-421
针对科技学术期刊审稿要素多、审稿周期长的状况,为了提高审稿效率,提出分层次的标准化审稿方法。将诸审稿要素按照其相关性和特点归纳为宏观要素、中观要素和微观要素,将审稿过程分为初审—复审—终审—定稿4个层次。按照学术期刊审稿的内在规律,在4个层次中以不同力度分别处理这3类要素,达到细致、科学、全面、快速审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丁筠 《编辑学报》2018,30(2):145-147
预印本网站的风起云涌为传统的学术出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从分析预印本的特点出发,讨论其与学术期刊相比在促进学术交流和学术成果传播方面具有的优势及其未来发展存在的局限性,从而提出了学术期刊面对预印本带来的挑战应采取的措施,包括缩短同行评议周期、增加同行评议的透明度、实行开放获取和修订学术论文的评价体系等,以便更好地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科学研究对学术出版的新需求.  相似文献   

19.
论科技期刊审稿专家的选择与管理及其审稿积极性的调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燕平  游滨  陈移峰  侯湘 《编辑学报》2014,26(6):572-573
欲打造精品期刊,必须多元化选取合适的审稿专家,加强审稿专家队伍的管理,增强编辑与审稿专家的协作。加强与审稿专家的沟通,提高其审稿责任心。利用审稿专家的专业优势组约稿件,采取激励措施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论科技期刊审稿专家队伍的建设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聂兰英  王钢  金丹  张宁 《编辑学报》2008,20(3):241-242
审稿专家队伍的建设是保证学术刊物质量的关键环节。《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通过确定审稿专家的审稿方向、加强审稿专家数据库的动态管理、严把初审质量关、不定期召开审稿专家集体审稿会、控制审稿专家的工作量及不断提高审稿专家的工作热情等措施,正逐渐建立一支动态的高水平、高效率的审稿专家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