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元文化并存、文化资源丰富是新疆文化建设的独特优势,但也易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文化认同不够、将民族和语言认同凌驾于国家认同之上的问题。通过电视文化建构国家认同的文化身份,是电视媒介独特属性与新疆地理人文条件的综合作用。通过对新疆多个民族的入户访谈,调查了解了电视文化对新疆少数民族建构国家认同的文化身份的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2.
消费社会的身份认同与价值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升梁 《新闻大学》2013,(1):106-112
共和国60多年社会大变局必然催生价值观大变革.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回答如下问题:消费社会人们的身份认同与价值取向应该如何?第一,传统与反传统:在解构中迷失;第二,身份认同的多元视角:碎片却真实;第三,消费社会的价值重建:我是谁?我们认为,只有把国家认同建立在公民身份认同(以品牌身份认同为代表)而不是民族认同的基础上,才是弥合各种价值差异的唯一途径.捍卫民族文化,不等于闭门造车,不可拒绝“世界的”,不能将民族国家看做是一座“孤岛”,而应在民族国家与世界之间建立起一座有机的桥梁.  相似文献   

3.
郜利静  赵怡 《新闻世界》2011,(11):77-78
大陆和台湾是是华语影视节目最主要的生产主体,也是全球华人最认同的精神家园,如何在两岸之间重塑中华民族多元统一的价值观?处于目前汉语相对弱势、制作水平相对落后、传播渠道相对狭窄的情况下,华语电视该如何在世界范围内打造一座华语电视作品的制播发行平台,继而建立全民族的精神家园?本文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4,(14):40-46
本文以央视直播糯康等人临刑为例,试从传播仪式观的角度探讨当今全球化时代下电视媒体对于具有强化身份认同的直播方式的日益惯常化运用所带来的深刻影响,特别检视电视新闻直播中过度充斥极易激发族群纷争的二元对立叙事话语所潜藏的身份政治陷阱以及导致的传播困境。本文认为,中国电视媒体若要建构全球性的传播对话继而促进中国国家形象的积极输出,则须打破陈旧的二元对立性身份叙事框架。也唯有如此,中国电视媒体才能最终实现维护本民族身份认同的初衷。  相似文献   

5.
朱巧梅 《今传媒》2024,(1):139-146
从东南亚各国移民的历史来看,泰国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移民的聚集地之一,华人百年来身份重构时间大体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华文教育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再中国化”,二是“断层阶段”,三是“再华化”。泰国华裔青年作为华语传承的中坚力量,随着中泰两国多渠道、多领域的合作与发展,其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得到了进一步强化,这有利于华语的传承与发展。本文对泰国华语传承的基本情况、泰国华裔青年华语传承的研究设计、调查结果汇总和分析,以及泰国华裔青年华语传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相关的调研数据得出:影响泰国华裔青年华语传承的因素主要有中国与泰国政治、经济的合作交流,泰国本土高质量的学校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身魅力及其流行因素,以及家庭语言环境教育,旨在助推汉语国际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电视媒介因其具有的文化属性以及特有编码、解码过程,能够在无形之中影响认同的构建.电视文化全球化时代,我国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面临着反文化渗透与重构民族国家认同的严峻任务.而电视文化受众的低障碍性和西部地区日益完善的电视网络基础设施.使得电视文化成为构建认同的首选.本文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李宇 《传媒》2017,(24):44-46
海外华语电视媒体是海外华文媒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基于媒体融合发展的整体趋势,海外华语电视主要指在中国境外制作和播出电视(视频)节目的媒体机构.海外华语电视媒体的传播主体包括海外华侨华人创办的媒体,中国大陆以及港澳台媒体机构和个人在海外创办的媒体,还包括海外非华文媒体机构和非华侨华人的个人在海外针对华人群体创办的媒体.海外华语电视媒体的播出渠道包括当地数字地面电视、有线电视系统、卫星电视平台以及网络电视平台等.随着网络电视的发展,传统海外华语电视在节目来源、受众需求、竞争格局等方面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亟需转型.  相似文献   

8.
王江生  梅黎 《新闻世界》2010,(10):36-37
湘西少数民族的身份认同是一个历时态过程,在这过程中媒介对于少数民族身份认同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传播主流社会价值观,发挥语言文化的教育功能,传播社会经济信息技术,促进了少数民族接纳吸收主流社会文化,有利于塑造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意识、国家认同意识。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7,(9):73-80
全球化、文化消费主义、新媒介技术等因素,导致海外华人华侨的民族文化认同日益受到冲击,加强海外华语传播是化解冲击和提升认同的不二选择。海外华语传播有多种渠道和载体,华文媒体是其中主要的一种。华文媒体可以充分利用语言所固有的文化特性,形成与受众之间的实践性互动;它自身也需要改进话语表达、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利用好新媒体的力量,这样才能使华语传播更深入华人华侨的心理世界,从而不断提升华人华侨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相似文献   

10.
1990年至1994年,我奉派美国洛杉矾熊猫电视台工作,对外身份副总裁.四年的工作经历,使我对电视节目对外宣传的重要性和针对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四年的酸甜苦辣,使我对洛杉矾华语电视的发展概况、运作方式和经营管理有了真切的体会.对于90年代初期洛杉矶地区华语电视,可以用两句话概括:“春秋战国”华语台风雨飘摇;背靠祖国.熊猫台一枝独秀。一、“‘春秋战国”华语台风雨飘摇作为电视大国的美国.从未给予中文电视应有的位置,但90年代的美国西海岸南加州首府洛杉矾却出现了一个少有的华人电视火爆局面.除了老牌的世华…  相似文献   

11.
华语电视走向世界的使命俞世瑾十几年以来.海外华语电视事业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海外华语卫星电视已具规模.各华语电视媒体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华语电视走向世界的大局已经形成。华语电视走向世界的必然性华语电视在国门内,足责无旁贷的。那么华...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综述主要将我国华语电视海外受众与传播效果研究进行整理综述,梳理已有的研究成果,其涵盖我国华语电视发展现状的文献资料,据此兼顾论述未来我国华语电视海外受众及传播效果研究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田昕 《东南传播》2023,(1):89-93
马来西亚华人身份认同的构建与提升应该从这三点找寻重点和突破口,第一,民族认同是研究马来西亚华人身份认同的重要基点;第二,文化认同成为提升马来西亚华人的身份认同的突破口;第三,利用网络传播平台构建、提升马来西亚华人的身份认同。了解与运用马来西亚华人在中国文化上的兴趣点增强华人自身的文化认同,是对马来西亚华人身份认同进行重建与稳固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从黄河故土到海外异乡,在奋争中崛起的华语电视传播事业,正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在世界电视发展的潮流中,开拓着自己的天地。世界华语电视业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北美及东南亚地区。今天,华语是全球最多人采用的一种语言,华语电视节目在全世界的收视观众达11亿多。全球华语电视业.尤其是亚洲的华语电视业,正呈现蓬勃的生机,迈向美好的前景。但是,日益发展的华语电视传播事业,也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1992年底,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5.
电视文化的意识形态建构功能要求电视的叙事、主题和视听语言等复合策略能够支持并维护显在的意识形态价值信息,电视媒体是民族文化的认同中心和国家意识形态的建构中心.电视作为一个共享的视听共同体,既要提供参与到民族共同体中的文化模式,也要实现意识形态的建构功能.电视文化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在推进当代中国的民族国家共同体实践进程中,应该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美国华语电视根据自身频道和受众定位以及当地的市场特点,在节目引进、编排、构成等方面有着相应的模式。美国华语电视与我国对外电视的发展密切相关,它在我国国际传播中扮演着接受者的角色,对于扩大传播范围和增强传播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其内容模式对于我国电视对外传播也有着重要的启发或借鉴意义。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研究:美国华语电视的内容模式、美国华语电视内容模式的成因以及美国华语电视内容模式对于我国对外传播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电视通过片段重组,建构虚拟的世界,使受众产生自我的想象参与,达到身份认同。广告文本和电视话语所营造的氛围,使受众将思想认同转化为实际物质消费。在收看广告、认同、消费这一过程中,电视向受众传播文化、价值和信仰。本文以iphone5系列广告为例,探讨电视语境下的广告与跨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8.
梁立维 《新闻世界》2014,(3):141-142
电视通过片段重组,建构虚拟的世界,使受众产生自我的想象参与,达到身份认同。广告文本和电视话语所营造的氛围,使受众将思想认同转化为实际物质消费。在收看广告、认同、消费这一过程中,电视向受众传播文化、价值和信仰。本文以iphone5系列广告为例,探讨电视语境下的广告与跨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9.
李宇 《传媒》2009,(2):61-63
海外华语传媒、华文学校和华人社团是海外华人的"三件宝".在海外华语传媒中,华语电视自诞生以来一直发挥着独特的作用.2008年海外华语电视就在中国南方地区遭受冰冻雪灾、西藏"3·14"事件、北京奥运火炬海外传递、四川汶川大地震以及北京奥运会等重大事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凝聚当地华人力量、沟通当地社会、抨击歪曲报道、传播正确信息等方面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文化记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共同记忆,是确立民族身份认同和建构"想象共同体"的重要根基.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和互联网的崛起,文化记忆在被不断地遗忘和解构.电视媒体作为主流媒体,肩负着重构文化记忆的重要使命.本文以央视推出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为例,认为《国家宝藏》从仪式化、符号化、娱乐化三个方面重构了文化记忆,用现代的方式激活了古老的文化基因,引导大众关注并传承历史文化,打造了文化综艺节目的新标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