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卖身救母”是2005年末网络制造公共事件的一个典型案例,它以谁也没有预料到的结局落幕。在事件的变化发展过程中,网络舆论起了甚为巨大的作用。而这与网络BBS的传播特性是不可分割的。本文结合该案例从私人议题容易演化成公共议题、信源缺乏权威性难以有效引导舆论、受众容易“群体极化”三个方面分析了网络BBS的传播特性。  相似文献   

2.
BBS议题的形成与衰变——对人民网强国论坛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BBS上的舆论传播是传统大众传播媒介之外的重要民意表达渠道。本研究通过对强国论坛日常议题形成与衰变过程的个案研究 ,发现了 (一 )BBS议题形成的动力 :议题最初来自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原始帖子、海外媒体或其他网络媒体 ,并在观点的冲突中形成 ,本研究提出议题讨论的五种相互作用模式 ;(二 )议题发生衰变的原因 :新事态的发展 ,人们情绪的缓解 ,新议题的出现以及BBS上的群体传播缺乏交流的连贯性 ;(三 )BBS议题的发展中有内在的趋同性 ,有试图控制舆论和逃避监管的现象 ;(四 )BBS具有“社会安全阀”功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高校BBS的特点和现状,探求校园BBS对构建和谐校园的作用及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BBS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4.
高校BBS作为校园网络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的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中扮演了独特的角色.同时,由于它在开放性、匿名性上具有不可避免的缺陷,BBS也会对校园文化建设产生某些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校BBS在危机管理中的传播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慧敏 《新闻传播》2010,(5):114-115
针对高校BBS在校园危机管理中的特殊地位,本文从其传播过程的各阶段出发.探讨了高校BBS在危机管理中的监测预警、应对响应和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6.
论网络BBS的议题特征及议题建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网络BBS的日常议题进行探讨,以水木清华论坛、强国论坛、西陆论坛为分析对象,探讨BBS的议题环境,其公共领域特征;BBS的议题内容,其意见的分散多元、对生活政治的关注、感性化与情绪化等,以及BBS议题建构与引导的具体方式,即BBS的技术控制与人工把关、BBS软件环境与硬件环境的建设、建构BBS良好的激励机制等等。从而在理论上呼应了目前政府极为关注的网络舆论引导问题。  相似文献   

7.
高校BBS随着高校网络的建设在不断普及,成为高校民主化进程的一个突出表现,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自由畅说的平台.在2006年全国高校百家网站评选中,BBS水木清华站、上海交通大学饮水思源BBS、华南木棉BBS、南京大学小百合BBS、白云黄鹤、日月光华、西安交大思源兵马俑站、学思湖畔BBS、我爱南开BBS、天大求实BBS获得了"十佳校园BBS"的称号.在高校BBS中,受众是那些?编辑的分工是什么?编辑在发挥什么作用?下面从编辑社会学的角度具体来分析.  相似文献   

8.
张淇鑫 《传媒》2015,(24):46-48
BBS,即Bulletin Board System,中文翻译为"电子布告栏系统"或"电子公告牌系统".目前,我国的BBS已发展为供网民通过网络来结交更多朋友,表达更多思想的平台.BBS网站的分类一般分为校园、商业、专业、情感、个人等五类.在Web2.0时代,BBS的传统界面与功能借助技术得到优化和升级,发展出一些具有虚拟社区特性的网络论坛.而具有网络社区性质的新时期网络论坛就是以BBS为雏形,在网络论坛的技术基础上升级的第二代网络BBS.  相似文献   

9.
在BBS中,使用者可以阅读他人关于某个主题的最新看法,并可以将自己对该主题的观点贴到公告栏中。这样,通过"发帖"和"跟帖",BBS以一种类似于交谈和讨论的方式将共同话题维持下去,并使参与者的意见得到广泛的交流。  相似文献   

10.
网络媒体强大的舆论功能有效地影响了"哈尔滨宝马案"、"周老虎"等事件的发展进程,起到了传统媒体难以企及的作用。经历了自发的草根舆论之后,网络舆论已逐渐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网络舆论形成的主体之一,网络BBS在典型社会事件中的导向作用,已成为学界关注和讨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微博是近两年来继BBS、博客新兴起的一种最具诱惑的新媒体交流平台。微博这种集新闻与社交于一体的新兴传播交流渠道急剧地改变着人们的交流方式,其对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包括互联网在内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微博具有一些不同于传统大众媒体及互联网其他媒体的传播特点,微博的议题设置过程也就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2.
高山 《东南传播》2018,(6):94-97
本文以北京某高校M校中"公共研讨空间缺失"等公共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的方法,了解这一议题表达的舆论现状。研究发现,学生对"校园公共研讨空间的缺失"的表达仅止步于"潜舆论"阶段,尚未发展成为规模化的"显舆论"。据此,本文探究了"潜舆论"状态形成的多方因素,包括议题性质、学生心理和思维方式、宏观制度环境等因素。最后,本文反思了致使舆论形成的若干可能性条件,并尝试提出"舆论表达的机会结构",以此理解公共议题的潜舆论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13.
BBS作为现在大学校园中流行的交流互动方式,是学术讨论与信息交流的一个重要场所,也是各高校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和培养高校BBS校园文化有利于高校建设的整体提升,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和正确评估BBS,根据其特点加强对校园BBS的建设与管理,促进BBS校园文化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武汉300位大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囿于媒体传播与科学信息传播间的错位以及科学家的缺位,媒体在转基因议题风险沟通中的传播效果十分有限;而大学生的科学知识水平、政治面貌与社会资本对于转基因议题的接受度大致成正相关。为提升"转基因议题"的媒介传播效果,需关注大学生对媒介由"偏听偏信"到"普遍不信"极端化发展趋势的潜在风险;政府与科学家应主动公开发声、与受众互动沟通,成为"转基因议题"知识生产的核心信源,还原其科学问题本质;需厘清媒介传播与媒介科学信息传播间的异同与障碍,改变媒体报道框架、增强公信力;在风险传播实践中还应重视大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群体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BBS传播特性的角度,探讨BBS对品牌传播效果产生偏差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一些传统的传播理论在网络传播时代受到了质疑.如业界人士对群体极化效应和"沉默的螺旋"这两个理论在网络中的表现程度,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尤其在网络BBS中的表现,这两个理论争论地更加激烈.笔者就从网络BBS出发,对网络中的群体极化现象和"沉默的螺旋"效应进行相关比较和总结,笔者认为网络BBS中的"沉默的螺旋"效应和群体极化效应事实上具有相似性,都是网民群体压力心理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BBS与报纸之间的议题互动探讨——以“芙蓉姐姐”为个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宁 《新闻界》2005,(6):118-120
一、前言 2005年上半年,一位人称“芙蓉姐姐”的女子迅速窜红。7月17日,在百度中以“芙蓉姐姐”为关键词搜索可得到2,570,000个相关结果,三天后这一数字就增长到2,620,000。“芙蓉姐姐”原本寂寂无名,2004年她开始在水木清华BBS的Picture版贴图,因照片中的姿态与说明文字别具一格,引发了众多的回帖与讨论。不仅如此,“芙蓉姐姐”的文字和照片还被从校园BBS上转贴到了其他论坛,“从一种校园式的隐秘小天地进入了更广阔野蛮的外部网络世界,这让她大大的出名了”。2005年5月,“芙蓉姐姐”开始受到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关注。至此,天于“芙蓉姐姐”的报道更是此起彼伏,形成了风靡一时的“荚蓉现象”。  相似文献   

18.
据《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网民对各类网络应用的使用率中BBS占到26.5%的份额,与前几年比,占比虽有下滑但人数并没有减少。但在BBS中曾经非常重要的一类——高校BBS的用户人数、用户使用时长等均已出现明显的下降,新增用户(主要是每年新入学大学生)也只是将其看作是获取校内通知的一个渠道,他们在毕业后,不会像以往的学生一样保留校园BBS的用户身份,高校BBS上已经不复当年人声鼎沸的盛况。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近一年的五个公共议题为对象,测量了网络公共议题中不同信息的敏感度,以及网民获取信息时使用网络渠道的情况。本文发现,敏感度越高的信息,越趋向在互动程度高的传播渠道(如微博、SNS网站)中传播;敏感度越低的信息,则趋向于在互动程度较低的渠道(如门户网站)中传播。本文据此总结了网络公共议题中敏感信息的渠道模型,称之为"敏感的螺旋"。  相似文献   

20.
浅析网络议程设置的特色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议程设置理论的提出基于传统媒体环境。强有力的传播者、处于被动状态中的受众和传统媒体的有限性为实现媒介的议程设置提供了主、客观的保障。然而 ,网络中传播权泛化、信息获取高度自由、时空无限将“议程设置”理论的传统基础一一打破。但打破并不意味着网络不能设置议程。本文分析了网络传播中议程设置在议题设置者、议题内容及议题设置所依赖的技术三方面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