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生于元朝末年,其出身贫寒,幼年曾为地主放牛,饱受欺凌.17岁时,失去了父母和兄长,以乞讨为生.他对贫民百姓的疾苦感同身受,对贪官污吏恨之入骨.他深知,曾经辉煌一时的元朝之所以那么快土崩瓦解,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官吏普遍贪污腐化.因此,在明朝建立之初,面对经济凋敝、百废待举的境况,朱元璋以铁腕惩治贪腐,整顿吏治.  相似文献   

2.
(续上期)二十一、利用文书杀人最多的皇帝利用文书杀人最多的皇帝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洪武十五年(1382)发生了空印案.朱元璋发现后,下令将地方衙门主印的长官一律处死,佐贰官杖一百充军边地,杀死几万人;洪武十八年(1385)户部侍郎郭桓利用文书,少报多收,多收少报,被朱元璋发现,便命令从户部侍郎以下都处死刑,被杀的又有几万人.文书中因为没有避讳  相似文献   

3.
某家知名出版社正式出版的一本历史题材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洪武帝驾崩,子朱允(火文)即位,为惠帝。朱元璋的弟弟朱棣发动政变,带兵打进南京篡了侄儿的帝位,史称‘靖难之役’。”短短的两句话中竟存在两处重大错误:朱允是朱元璋的孙子而非儿子,朱棣系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而不  相似文献   

4.
朱元璋一直是中国古代最受争议的历史人物之一,他是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但是为了朱家的天下,朱元璋并不在乎把任何人推进火坑与地狱.  相似文献   

5.
彭晔 《兰台世界》2013,(11):87-88
十四世纪时期明太祖朱元璋开展了一系列的海禁运动,简称为明朝海禁.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防止沿海军阀余党的叛乱以及海盗滋事,下令实施海禁.  相似文献   

6.
"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面对明初断垣残壁,一切待兴的衰景,朱元璋采取了以"安养生息之"的对策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针。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和社会效应,甚至就当今来看,都具备可研究分析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南京坐落在长江下游,西北据长江之险,东南山脉环绕,形势险要,龙蟠虎踞,史称六朝古都,三国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五代十国的南唐都曾以此地为都城。元末农民战争中,朱元璋与群雄争霸,选择今南京一带作为根据地。朱元璋在1355年由滁州进兵和  相似文献   

8.
文渊阁为明清时期中央藏书之所,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图书馆。朱元璋建国之初就命其将领要接收元代全部藏所并妥善收藏,大部分图书藏于文渊阁。  相似文献   

9.
话说朱元璋     
近日,笔者翻开史籍,读了有关朱元璋的记述,觉得朱元璋这个开国皇帝,还是很有作为的,特别是在惩贪方面,是值得后人借鉴的.  相似文献   

10.
冤狱与人证     
三木之下,何求不得?人不是钢铁,酷刑之下,没有几个人能挺得住,熬不住刑,只能乱招 明太祖朱元璋和清朝的康熙、乾隆皇帝,都喜欢制造冤狱,.但他们的侧重点不一样,康熙、乾隆喜欢弄文字狱,借关碍文字杀人,有模有样。朱元璋虽然也制造一些文字狱,但水平多半不高,无非是有几个酸儒拍马屁,用的词碰到了朱元璋的忌讳——曾经做过和尚,造反起家等等,于是把他们拿来砍头,不像清朝的文字狱,多数都着眼于思想统一,肃清异端,刀刀见血,被抓出来的文人,多多少少都有那么点“不规矩”。朱元璋制造的冤狱,多丰借机杀人,同时也顺便敛财。屡兴大狱,罪名都是谋反,当然,是莫须有的谋反,每个被杀的人,比窦娥还冤。窦娥的冤狱,毕竟还有人死了,人家把凶手栽赃栽在她头上,而朱元璋的冤狱,连苦主都没有一个。但是却有“凶手”成千上万地被杀掉,杀了之后,还要编“奸党录…‘逆臣录”,把他们的口供纪录在案,“铁证如山”,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  相似文献   

11.
姚旎 《兰台世界》2013,(12):24-25
元朝的历史,由1206年成吉思汗在北方草原建立大蒙古国算起,到1368年朱元璋军队攻下大都、元朝末代皇帝顺帝北逃为止,总共162年,先后有14位皇帝.元朝的早亡,其原因之一是由于制度原因导致的吏治腐败.  相似文献   

12.
对朱元璋研究得比较仔细 1964年5月,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明史》我看了最生气。明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不识字的两个皇帝搞得比较好,明武宗、明英宗还稍好些以外,其余的都不好,尽做坏事。”  相似文献   

13.
廉洁从政,一个古老而又现代的话题.翻开历史的长卷,惩恶扬善、治贪尚廉、祛邪扶正,始终是社会的愿望,国家的意志,人民的期盼.历朝各代,诸子百家,对此也纷纷作以精辟而形象的论述.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曾有过这样的比喻:为官之人守着自己的奉?过日子,就犹如守着"一口井",井水虽不满,但可天天汲取,用之不尽.反之,如果因嫌水井不满,而不择手段贪污腐败取大江大河之水的,则多会被滚滚而来的不义之财冲得家毁人亡.这时候,不仅大量的金钱财宝享受不到,就连喝一口井水的权利也丧失了.朱元璋的比喻十分精准、恰当.古往今来,因为守不住自己那口"井",滥用权力,贪污腐败,而被法办的贪官不在少数.  相似文献   

14.
元末明初,由于特殊的际遇,以宋濂、王袆为代表的婺州文人,其命运紧紧地与朱元璋连在了一起。他们在明开国前后受到了朱元璋的重用,从而表明了明初以来文学走向的必然性。然而,他们的结局也相当悲惨,两百多年来师教乡习、濡染成风,前后相继,文脉可寻的婺州学派经过朱明王朝的打击,从此走向衰弱。所以,考察婺州文人与朱元璋的关系,对于研究明初政治、文学以及地域文学的盛衰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古代帝王都是通过从中央到基层各个官吏来稳固其统治的,因此官吏是链接帝王与民众之纽带,直接管理社会与普通人民。所以,管理治理的好坏对封建专制政权的兴衰有关键性作用。一、明朝初期惩处贪官污吏的法律规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尤为注重封建法制制度的建设。他想通过构建完备的封建法制,将各个官员的日常管理行为都走入法制  相似文献   

16.
朱元璋惩贪     
柯云  丽阳 《湖南档案》2008,(1):34-35
明太祖朱元璋(1528-1598,幼名重八,又名兴宗,字国瑞,安徽风阳人)登基之后,认真吸取了历代皇朝,尤其是元朝纪纲废驰、吏治败坏被灭亡的教训,建国不久,就颁布《明律》,明确规定各级官吏的职权、任务以及对违法乱纪者的惩治办法。朱元璋认为,“吏治之弊,莫过于贪”。凡官吏贪污获赃60两以上者,处以“枭首示众,剥皮实草”重刑。  相似文献   

17.
宋爱伦 《大观周刊》2012,(41):11-13
南京在1368年以前作为朱元璋政权的政治中心,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明王朝建立后,由于南京城的风水问题等原因,朱元璋始终不愿意以南京为帝国的永久首都,而欲北迁首都于关中。但是,中国北方因战争饥荒而衰败,朱元璋生前未能完成迁都大业。朱元璋的迁都愿望成为明成祖迁都北京的前奏。  相似文献   

18.
<正>明朝时期开国皇帝朱元璋对文书档案的管理非常重视,他深谙治乱之道,在其即位后就非常重视礼乐的重要性,重视修明典章及编史修治工作,特别注重加强及完善自秦朝、汉朝以来的文书档案工作的修订与制度建设,最终使得这项制度在明朝的政务工作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朱元璋在建立明朝政权过程中就非常重视文书及档案的  相似文献   

19.
微记录     
正@历史微距:"一代宗师"叶问(1893~1972年),7岁起便拜"咏春拳王"梁赞的高足陈华顺(人称华公)为师学习咏春拳并成为陈华顺封门弟子。以一人之力,把咏春拳推广到世界各地,故被门人推举为"一代宗师"。但他最为名扬海外还是在于晚年收了一个比他更出名的关门弟子李小龙。@凤凰网历史:朱元璋为何不把皇位传给朱棣?嫡长子继承制在中国延续几千年,朱元璋跳不出这个框框。只有嫡长子继承皇位,大家才拥护。朱棣不是马皇后的亲儿子,所以经过权衡,朱元璋作了一  相似文献   

20.
庾晋 《档案时空》2006,(3):45-47
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之一。然而因为朱元璋的自卑心理在作怪,进而导致了人格的扭曲,中晚年导演了一幕幕暴行。终朱元璋一生,其生活轨道是由卑贱走向富贵,而其心路历程却是由自信走向自卑。猜忌变得神经质早年朱元璋被迫到皇觉寺为僧,曾饱尝世间冷暖,后投效郭子兴部下,成为一名战将。朱元璋善于挖掘人材,很快就聚集了一批猛将谋士。他们为朱元璋冲锋陷阵、出谋划策,推翻元朝统治,逐一扫除了其他的农民义军,并于1368年建立了大明王朝。可悲的是,朱元璋在开创天下时,尚能广招天下文人贤士,并放心任用手下部将。一俟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