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6 毫秒
1.
关于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方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化出版是我国科技期刊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要朝着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期刊社要加强和数字出版技术商的合作,尽快开发出数字出版平台,运用开发存取的出版方式,并为其提供多种个性化服务,从而保证科技期刊在服务、内容和管理等方面都实现数字化.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的重要性,然后介绍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的常见形式,最后提出了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刘畅 《报刊之友》2010,(12):138-139
在数字化时代,我国科技期刊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其出版方式也已经发生重大变化。文章分析了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的现状,以及存在的标准不统一、数字化出版优势不明显和缺少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关问题,并指出,传统科技期刊和现代数字化科技期刊都是当代科技信息资源的重要载体,传统出版要积极主动利用数字化,融入数字化。  相似文献   

3.
分析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的发展现状,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面临的难题,发展趋势,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与印刷版科技期刊出版的关系,发展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的措施.数字化出版是未来出版工作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我国数字化专业科技期刊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 《编辑学报》2015,27(4):323-326
探讨我国数字化专业科技期刊集群这一新兴出版模式的形成与发展.基于集群理论界定我国数字化专业科技期刊集群的概念,梳理我国数字化专业科技期刊集群的现实格局.从基本因素和扩展因素2个层面阐释其集聚动因,从组织结构、形成动力和群内关系上归纳其集聚模式.对其未来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策略:数据融合与信息共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科技期刊的数字出版和体制改革的要求,科技期刊均尝试建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数字化设施.虽然国内外已经有相当多的科技期刊在数字化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积累了实践经验,但目前数字化建设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制约数字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数字化部件相对孤立、数字出版资源关注度差、新型数字媒体传播模式缺乏,等等.为此,需要建立适宜的互动模式来推进数字化建设,并为所有出版参与者服务.文章将数据融合、信息共享的理念应用于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建设中,采用高聚合、低耦合的方式来解决目前数字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张梅  翁志辉  林海清 《出版广角》2021,(21):62-64,87
融合出版是我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总结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平台建设的四种主要模式,结合《福建农业学报》的实践,分析科技期刊数字出版一体化平台中采编系统、XML生产系统、传播系统和增强出版系统四个模块的主要内容与构建特色及其相应的运行保障措施,以期为促进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泛在知识环境中科技期刊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曾建勋  刘华 《编辑学报》2010,22(6):471-474
作为未来知识型社会的一种全面的数字化信息基础设施,泛在知识环境对于我们未来的学术交流模式以及作为学术交流重要环节的科技期刊出版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讨论泛在知识环境中信息环境、科技出版模式和用户信息需求方式等学术交流模式所发生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分析泛在知识环境对科技期刊出版的核心竞争力和业务生长点等多方面所带来的挑战。针对这些挑战,指出我国未来科技期刊出版的发展方向:实现全方位的数字化出版流程;与用户共同建设一个网络知识社区;提供基于全文的知识服务;积极参与知识创新链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现状与存在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翠芳 《出版广角》2012,(12):72-73
随着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数字出版是时代大势所趋,期刊的数字化出版发展势不可挡。文章分析了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的现状,探讨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目前还存在的问题:科技期刊出版流程未完全数字化;产业链不完整,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数字化出版标准与法规体系不完善等,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陈竹 《编辑学报》2011,(Z1):7-8
数字化出版已成为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必然趋势。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出版应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期刊社应与数字出版技术商合作开发数字出版平台,采取开放存取出版模式,辅以提供不同需求的个性化服务等方式实现科技期刊的管理、内容、服务的数字化。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编辑模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杰  陆荣展 《今传媒》2012,(4):127-128
在互联网逐渐普及的今天,科技期刊传统的剪刀加浆糊的编辑模式也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键盘加鼠标的数字化办公模式。这种模式下,编辑的工作方式和工作重心都有很大程度的改变。科技期刊也逐渐由传统的纸质出版逐渐向数字化出版转变。  相似文献   

11.
分析现阶段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概念。发现存在的问题是,数字化水平低、进展参差不齐,数字出版标准的盲目和滞后,盈利模式不清、产业链模糊,行业标准及国家标准有待完善。参照国外著名出版集团的成功经验,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科技期刊加强自身网站建设,努力建成科技期刊战略联盟,积极加入已成型的论文数据库网站,与国际著名的大型出版集团合作;加快科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标准和国家标准建设的步伐;创新盈利模式,形成健康、完整的产业链;多途径扩充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2.
杨蒿 《编辑学报》2012,24(3):294-296
在分析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指出数字时代科技期刊编辑角色定位的重要性,探讨科技期刊编辑应如何实现出版意识的强化与转变,以适应乃至促进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出版。  相似文献   

13.
陈晓堂 《编辑学报》2018,30(3):251-252
知识付费为出版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科技期刊在数字出版转型中要突破传统出版的盈利模式,在知识服务中探索知识付费模式;参照出版业知识服务和知识付费成功案例探讨出版业尤其是科技期刊知识服务及知识付费模式,并指出实现知识付费的条件;科技期刊应从自身实际出发,依照互联网的用户特点实现知识服务和知识付费;知识付费将成为科技期刊新的盈利模式,并将成为新的出版业态。  相似文献   

14.
在系统综述数字出版的概念和特点、兴起和发展、数字出版相关技术的基础上,分析国内外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的盈利模式。针对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应对数字出版的4项措施,包括促进科技期刊出版业的整合、创新期刊数字出版盈利模式、重视并掌握"信息网络传播权"、建立科技期刊数字资源登记系统,以探索未来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的发展方向和思路,从而加快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探讨利用区块链解决科技期刊数字出版产业链中存在的问题,实现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的创新发展。文章通过分析基于区块链构建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平台的柔性基础、刚性保障和创新服务,从政策支持、行业支持和技术支持三方面分析如何推进我国区块链支持的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的转型,并提出基于区块链的科技期刊数字出版产业链新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16.
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发展变革断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晓青  王淑华 《编辑学报》2014,26(6):576-578
大数据时代正在到来,科技期刊业面临变革挑战与发展机遇。认为在4个方面将产生变革,即:数字化出版出现新的加速,期刊评价分类产生新的变化,编辑思维需要进行新的拓展,期刊转企改制将会出现新的机遇。同时认为,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应坚持固有的办刊宗旨和特色定位。  相似文献   

17.
我国科技期刊专业集群化网络出版平台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国内外科技期刊专业集群化网络出版平台的现状.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归纳总结我国科技期刊专业集群化网络出版平台的优势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专业集群化网络出版平台未来的发展,为我国科技期刊专业集群化网络出版平台今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孙涛 《编辑学报》2016,28(3):290-292
经过近1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期刊出版大国,但是科技期刊的发展在品种、数量规模与质量效益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现阶段,科技期刊的发展已从数量增长为主转变为以质量提高为主.文中分析了科技期刊如何围绕提高学术质量这一主线,从稿源、审稿、服务等方面形成一套办法和机制,实现整体学术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厉艳飞 《编辑学报》2016,28(4):354-356
随着科技期刊数字化的不断发展,如何运用数字化技术缩短出版时滞成为科技期刊思考的问题之一.在分析出版时滞的基础上,总结出同行评议以及等待出版是科技期刊出版流程中造成时滞过长的2个阶段.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同行评议专家库建设以及优先数字出版应用都取得显著进展,是目前科技期刊缩短出版时滞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我国科技期刊的内忧与外患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游苏宁  石朝云 《编辑学报》2011,23(3):189-193
科技期刊发展的主要内忧为:科技期刊功能的异化与弱化,对科技期刊的投入不足,科研工作者对科技期刊的支持欠佳,管理体制僵化,转企改制和运行机制未理顺,期刊运营能力较差,新型出版形式的冲击,出版产业人才结构失衡,拓展型、经营型的人才缺失,出版语言的限制等。外患为:科学研究评价中的不良导向,致使国内优秀科研成果大量流向国外科技期刊发表;跨国出版集团加速进入中国,进一步掠夺国内优秀稿件;国内期刊既无能力与国外期刊竞争,也未找到平等互利的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