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以虚拟学术社区这一新型网络学术交流平台为研究对象,基于对社区知识共享过程的思考和构建,将引导者、回应者、学习者和评价者4类社区成员类型划分为知识提供者、知识接受者和知识评价者,分析3种主体进行知识共享过程的特点,指出对于知识共享系统来说,知识共享过程中的社区主体间关系是一个非线性的复杂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过程的参与主体间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2.
学术虚拟社区知识共享主体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样本数据的收集,发现学术社区知识共享主体具有身份的相对稳定性、交流内容的专业性、交流态度的严谨理性等共性,同时,人文管理类与理工类社区在话题来源、语言风格以及对知识权威的认同等方面存在差异。引入基尼系数对社区主体间知识共享不均衡程度进行分析,发现人文管理类社区主体间不均衡程度明显高于理工类社区;使用社会网络分析对学术社区知识共享主体构成进行分析,发现两类学术社区都存在中心势过低的现象,同时人文管理类社区更容易形成社区核心。  相似文献   

3.
基于主题图构建知识专家学术社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目前分众分类法的缺陷,提出主题图Topic Maps这一解决策略,并对国外主题图驱动的标签网站Fuzzzy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主题图构建知识专家学术社区的原型。知识专家学术社区是学科专家和学者进行学术交流、知识共享的虚拟社区,通过这一网络平台可以将知识个体融入到社会当中,实现学术研究过程的协同和合作,解决目前学术人员的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相对滞后的问题,促进知识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以和金生提出的知识发酵为理论基础,从生物发酵和知识共享过程的相似性出发,通过与知识菌株、母体、知识酶、发酵吧等要素进行对比分析,提出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的影响要素,同时构建以知识提供、知识发酵和知识存储为阶段的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过程模型,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探究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发酵过程以及多主体参与下知识共享的实现机理。  相似文献   

5.
科研活动日益重视知识交流与共享,学术博客为实现科研人员的知识分享提供了新平台.识别学术博客社区中影响个体知识贡献行为的心理因素成为社区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社会交换理论以及公共物品困境理论,本文提出了学术博客社区知识交流与共享行为的心理诱因理论模型;进一步以科学网博客社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在线问卷调查获得229份有效问卷,使用PLS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在学术博客中,人际信任和乐于助人有助于促进科研人员的知识交流与共享行为;私欲使个体不愿意与他人交流与共享;人际信任则对私欲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而声誉、忧虑感和价值怀疑与个体的知识交流与共享行为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社会资本理论和技术接受模型,构建学术虚拟社区持续知识共享的结构方程模型,深入探究学术虚拟社区用户持续知识共享的关键影响因素.以科学网社区用户为调查对象,通过网络调查获得370份有效问卷,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均对学术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知识共享的满意度显著地影响持续知识共享的意愿.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建构理论,阐述了高校虚拟学术社区学术共享的组成要素,探讨了高校虚拟学术社区的建设原则,对我国高校符合建构理论的虚拟学术社区进行应用实例分析,对高校虚拟学术社区研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Web2.0时代,虚拟学术社区作为知识交流和共享的重要平台,在科研合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探究虚拟学术社区中用户社区认同感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挖掘用户持续使用社区的深层次动机,推进虚拟学术社区的建设。文章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使用过虚拟学术社区的相关用户基于半结构化访谈提纲进行深度访谈,运用质性分析软件NVivo12对访谈资料进行开放式、主轴、选择性三级编码,识别出虚拟学术社区用户社区认同感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虚拟学术社区用户社区认同感的核心因素有3个:社区平台因素、个体认知因素和人际因素。社区平台因素包括社区运营、社区功能、社区品牌效应、社区活跃度和社区氛围等,个体认知因素包括感知质量、感知易用性、感知成本、感知信息安全、主观规范、自我效能感和期望确认等,人际因素包括交互关系、信任关系和互惠关系等。在因素识别的基础上,为虚拟学术社区运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有学术社区用户参与不足,知识交流、共享与协同的形式较单一等问题,采用Web2.0的理念和技术构建学术社区。在系统论述基于Web2.0的学术社区构成维度和关键特性基础上,构建了基于Web2.0的学术社区的体系框架,阐述了体系框架中各构建部分的功能与作用,深入探讨了该框架中的知识事物元模型构建和知识动态组合调度两个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开放式创新社区创客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意义]探究开放式创新社区创客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对活跃社区知识共享氛围、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构建开放式创新社区创客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模型,提出研究假设,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假设验证和分析。[结果/结论]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助人愉悦感、物质利益、面子和声望等因素与开放式创新社区创客知识共享行为呈正向相关关系,知识所有权和感知知识权利丧失等因素与开放式创新社区创客知识共享行为呈负向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学术社区成为科研合作的重要平台。科研人员基于虚拟学术社区构建了虚拟科研团队,对成员合作行为进行研究,有利于促进虚拟学术社区的健康发展。文章将虚拟学术社区科研团队成员划分为任务角色倾向型、关系角色倾向型和自我角色倾向型3种类型;利用三方博弈理论,对这3类成员合作行为的演化博弈关系和过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虚拟学术社区科研团队成员的三方博弈结果依赖于各参数取值,反映出结果的复杂性,根据不同类型的虚拟科研团队成员,需要制定不同的策略,以发挥虚拟学术社区在科研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系统地研究用户采纳虚拟学术社区的影响因素,获取用户对虚拟学术社区的态度、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对推广虚拟学术社区、方便虚拟学术社区用户学习或科研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UTAUT模型,结合用户采纳虚拟学术社区的基本特征,构建虚拟学术社区用户采纳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开展问卷调查分析,进行模型验证。研究发现,绩效期望、努力期望正向显著影响用户采纳意愿,努力期望正向显著影响绩效期望,便利条件正向显著影响努力期望。  相似文献   

13.
There is ongoing discussion about the value and reliability of information produced by experts and organized by digital libraries in universities versus information produced by the crowd in virtual communities. This study compares users' perceptions of digital libraries and virtual communities in terms of affinity. In this study, affinity with digital libraries or virtual communities is defined as the degree of importance that users place on digital libraries or virtual communities. Data collected from 334 users of digital libraries and virtual communities were used for data analysis. The statistical method of 'compare means' is employed. We find the mean of affinity with digital libraries is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that of virtual communities, suggesting users are likely to perceive higher levels of affinity with digital libraries than with virtual communities. More analysis oriented to different groups is also conducted. The finding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虚拟社区的迅猛发展受到广泛的研究和关注,文章从虚拟社区的概念、虚拟社区及用户的分类、虚拟社区用户信息行为四个方面,综合分析了国外关于虚拟社区在理论与实践上取得的成果,提出国内学者需要推进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The virtual library is presently being investigated across disciplines, often with a strong technological emphasis. The present study takes an organizational approach by placing the virtual library in the context of the academic library, and focusing on opinions of the library directors concerning the virtual library. The problem investigated refers to the propensity of academic libraries to become organized as a virtual library, which is conceptualized in terms of four general models. Directors of academic libraries were surveyed, and the literature on changes in the library organization was reviewed. It has been found that academic libraries exhibit visible organizational changes. When the virtual library is concerned, however, library directors tend to understand it just as digital technology, are mainly supportive of such library, and demonstrate a number of limitations that prevent them from thinking of virtual libraries in more radical terms.  相似文献   

16.
高校图书馆虚拟参考服务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拟参考服务是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的发展趋势。文章通过对我国“211工程”高校图书馆的调研,分析了当前高校图书馆虚拟参考服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高校图书馆虚拟参考服务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Web2.0环境下,虚拟社区作为社区成员进行情感交流、信息传递、知识共享的平台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只有少数虚拟社区能成功地保持成员数量并激发其进行知识创新,因此研究虚拟社区中知识创新的影响因素对提高知识创新服务尤为重要。基于社会资本论,并结合前人相关研究成果,本文研究虚拟社区中知识创新的影响因素,建立假设模型,然后通过实证数据分析,揭示出个人价值、声誉、群体交互和认可感对知识创新数量和质量有显著正面影响。本研究成果将有助于虚拟社区更好地开展知识创新服务。  相似文献   

18.
将研究者通过Web2.0的方式结识并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描述为2.0式学术合作,将这种合作中两人及以上相对稳定的群体视为虚拟学术团队。以"图书馆2.0工作室"、"图林五散人"为个案进行分析,认为虚拟学术团队能弥补当前多数图书情报机构面临的团队力量薄弱、难觅科研合作者等困境,成员间通过学术讨论、资源共享、论著评审和著述合作等方式,可以构建结构松散但力量强大的研究团队,并认为鼓励图书馆界发展虚拟学术团队,能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虚拟学术社区科研合作的建立阶段直接影响到合作的形成与成效,对虚拟学术社区科研合作建立阶段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至关重要。文章基于相关理论,归纳出虚拟学术社区科研合作建立阶段的影响因素列表;提取及整理丁香园新站友成长版的用户数据,利用质性分析软件NVivo11对其进行开放性、主轴和选择性编码,识别出虚拟学术社区科研合作建立阶段的影响因素。识别出包括3个主范畴、14个副范畴在内的虚拟学术社区科研合作建立阶段的影响因素,分别为个人因素、人际因素和社区因素。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用户建立合作时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且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