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意义]信息茧房现象的存在,对用户使用移动知识服务具有一定影响,不利于用户对知识的学习与汲取。为探究信息茧房对用户使用移动知识服务的影响,以高校师生为研究对象,研究信息茧房效应下影响移动知识服务的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旨在为突破信息茧房、完善现有移动知识服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信息茧房的主要成因为研究变量,构建信息茧房效应下用户使用移动知识服务的影响因素初始模型;利用问卷调查法收集相关数据,对初始模型进行分析检验并建立回归方程。[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用户特质(如心理动因和个人素养)、服务平台(如算法推荐技术)、信息内容(如内容权威性和有用性)和移动环境这4个方面均对用户使用移动知识服务产生影响。其中,用户特质对移动知识服务使用的影响最大;服务平台对移动知识服务使用也产生较大影响;此外,信息内容与移动环境也对移动知识服务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增强现实技术作为新兴信息技术具有很大的研究和发展空间。增强现实环境下用户信息行为的国际相关研究对于提升我国的增强现实产业发展和指导图情学科开展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方法/过程]基于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的方法,对增强现实环境下用户信息行为的国际研究进展进行起源和发展脉络分析和研究热点的知识图谱分析,并对未来图情领域在此方面的研究趋势进行洞察和分析。[结果/结论]增强现实环境下用户信息行为的研究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其研究热点所涉及的信息行为包括信息采纳行为、信息接受行为和信息交互行为。增强现实环境下图情领域的研究未来可从用户基于不同场景的交互体验、增强现实在图书馆建设中的应用、增强现实对图书阅读方式的革新3个领域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3.
毕强 《图书情报工作》2017,61(4):138-142
[目的/意义] 对刘冰著的《网络环境中基于用户视角的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做出评价,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方法/过程] 主要运用客观评价方法,从理论基础、理论体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个方面做出客观评价。[结果/结论] 刘冰著的《网络环境中基于用户视角的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站在网络环境与大数据时代前沿,以用户视角的信息质量基本内涵的重新系统阐释为基础,构建形成网络环境中基于用户视角的信息质量评价理论体系。该书具有概念模型构建逻辑缜密、理论体系完整、实践价值高的特点,是一部网络环境中信息质量评价研究的佳作。  相似文献   

4.
在线健康社区用户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意义]在线健康社区是健康问题关注者交流经验、知识和情感的重要平台,而用户参与是社区发展的关键。对用户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述,可为这方面研究提供系统参考。[方法/过程]从信息生态系统的综合视角出发,分别从信息人、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环境4个维度,系统评述用户参与行为影响因素和影响机理的主要成果和研究现状。[结果/结论]用户参与行为受到信息人、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环境各维度的综合影响,相关成果比较丰富,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研究主题。从社区类型、用户类型、持续参与等方面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认知建构视角下交互式信息检索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信息检索本质上是一个认知过程,研究促进用户认知的交互式信息检索模型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设计/方法]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促进用户的认知发展为研究目标,构建了以信息空间层、用户空间层和界面交互层为顶层分析框架的交互式信息检索模型,并开发了原型系统。[结论/发现]实验结果表明原型系统能有效地促进用户对信息空间的探索与挖掘,帮助用户积极主动地进行认知建构,发展认知空间。[创新/价值]将认知建构理论运用于信息检索领域,从交互设计方面对检索系统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更好地提供认知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文章基于媒介依赖理论,分析不同社交媒体依赖程度的用户所采取的社交回避策略对移动阅读效果的影响,将社交信息回避作为一种积极主动性策略进行研究,对提升用户阅读体验、助力深度阅读、破解移动阅读茧房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结合媒介依赖理论,采用准实验设计的方法,使用实证分析研究社交媒体依赖程度和社交信息回避策略对移动阅读效果产生的影响。[结果/结论]社交信息回避策略对移动阅读效果有正向影响,但是对于不同社交媒介依赖程度的用户,各社交信息回避策略的效果不同。在同样的回避策略下,社交媒体低依赖人群阅读效果优于社交媒体高依赖人群。值得注意的是,社交媒体高依赖的人群在选择性社交信息回避情境中的阅读沉浸体验优于完全性信息回避情境,这对提高信息服务效率和信息产品的研发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移动阅读用户接纳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意义]移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消费的发展为图书馆移动阅读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研究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用户接纳行为影响因素对推动图书馆移动服务功能建设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TAM和ISSM,构建图书馆移动阅读影响因素模型,运用问卷调查法和结构方程法,针对典型用户群体发放问卷,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结论]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信息有用性、内部环境质量、外部环境质量均对移动服务阅读使用态度产生正向影响,信息时效性对用户采纳态度不产生影响;用户移动服务阅读使用态度对移动服务阅读采纳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分析结果可为我国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了解移动阅读中的用户行为特征,采取相应的转型升级策略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移动社交媒体环境下用户信息焦虑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静  李柯 《图书情报工作》2020,64(11):133-144
[目的/意义] 移动社交媒体在给用户带来极大便利和丰富体验的同时,其信息过载、重复、冗余等特点也使得用户倦怠、信息焦虑等负面情绪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因此,对移动社交媒体环境下的用户信息焦虑行为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方法/过程] 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从信息焦虑行为阐述、成因分析和研究对策等方面对移动社交媒体环境下的用户信息焦虑行为研究进展进行探讨。[结果/结论] 强迫使用、信息倦怠、抑郁情绪等都与信息焦虑行为相关,移动社交媒体下的用户信息焦虑行为表现为信息寻求焦虑、信息错失焦虑、信息安全焦虑、信息贮存焦虑。用户个体因素、信息资源因素、技术环境因素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当前研究主要从构建信息焦虑行为量表(IAS)、开展实证研究、提出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国内外在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不同之处。后续需要进一步开展实证研究、关注特殊群体的信息焦虑行为、为每一种类型的信息焦虑行为构建细化的量表、验证信息焦虑行为消解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新媒体平台与用户进行信息交互成为很多企业或组织了解用户需求和获取消费行为规律的新渠道,在信息交互过程中哪些因素影响到用户的交互意愿对企业有效服务消费者和挖掘消费者需求有重大的意义。[方法/过程]以用户感知价值接受模型为基础,基于信息生态理论建立新媒体环境下用户信息交互意愿的影响因素概念模型,并以汽车行业新媒体交互平台为研究样本,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进行实证研究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结论]数据结果表明,外部变量对新媒体信息交互意愿影响因素的大小依次为感知易用性、感知价值、信息有用性和感知风险。其中,感知易用性、感知价值、信息有用性对交互意愿产生正向影响,感知风险对交互意愿产生负向影响;在感知价值分析中,社会娱乐性对感知价值产生正向影响,信息感知成本对感知价值产生负向影响。本研究可以帮助新媒体信息服务平台更好完善与用户的信息交互功能,对新媒体平台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 用户隐私信息保护是图书馆用户信息资源化的前提和基础。[方法/过程] 采用文献调研和访谈法研究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用户信息资源化各环节中的信息安全问题。[结果/结论] 提出在开发利用用户个人信息过程中,图书馆通过合法采集、妥善加工保管、合理使用、受控共享等方式保护个人信息特别是敏感信息或隐私,增进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相互信任,密切两者之间关系,实现图书馆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 图书馆用户信息模型是对用户及其与图书馆互动过程中各种属性的描述,也是用户信息资源化的前提与基础。[方法/过程] 在分析并借鉴几个学习者信息模型基础上,构建出图书馆用户信息模型框架。[结果/结论] 在保护用户隐私权的前提下,如果图书馆将用户信息通过关联数据方式发布,那么各种知识生产与服务系统便可以利用它来扩展服务,从而实现图书馆用户信息资源化之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 针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的问题,探究用户的技术焦虑对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影响机理,建立技术焦虑对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影响的中介模型,引导图书馆更好地开展移动信息服务,提高服务质量。[方法/过程] 以用户参与为中介变量,分析技术焦虑与用户参与、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的作用关系并构建研究模型,通过分析调研数据对模型进行严格的实证检验。[结果/结论] 结果表明,技术焦虑对用户参与存在显著的反向作用,用户参与对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存在显著正向作用,技术焦虑以用户参与为部分中介对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产生反向作用,技术焦虑的个人维度对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影响比图书馆维度更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针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向校外用户提供借阅服务时收取押金的现象,寻求可覆盖大部分用户的免押金信用借阅体系。[方法/过程]分析高校图书馆所遇信用问题的产生原因,对比国内外高校图书馆面向校外读者的借阅制度。[结果/结论]在信息化社会中,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中的用户信用体系由用户信用信息体系、用户信用评价体系、用户失信惩罚制度、用户信用教育体系、信用风险转嫁机制等构成。  相似文献   

14.
因果要素关联视域下社交媒体倦怠用户画像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意义]探究社交媒体倦怠的原因要素和结果要素标签,分析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扩展用户信息行为的理论研究范畴,为企业深入了解用户社交媒体倦怠发展态势提供指导。[方法/过程]基于信息生态理论,提取"信息人、信息、信息环境和信息技术"4个信息生态因子维度的社交媒体用户画像标签;根据用户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抽取用户画像情感和行为标签,构建社交媒体倦怠用户画像模型。[结果/结论]透过社交媒体用户消极使用和负面情感变化的典型社会现象,对用户画像模型进行整合分析与关系凝练,证明本研究社交媒体倦怠用户画像模型与S-S-O理论框架具有一致性,并根据实际进行理论上的拓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探讨在用户信息作为共享资源基础上的图书馆合作问题,为广泛合作提供一种新视角。[方法/过程] 采用文献调研和专家访谈方法,并借鉴图书馆传统合作经验,提出在用户信息共享基础上的图书馆合作新模式,即以共享的用户信息作为"胶粘剂",将图书馆与用户、所属机构内部其他部门、其他图书馆、商业信息/服务提供商等关联起来,进行广泛地合作。[结果/结论] 与传统图书馆合作模式相比,图书馆合作新模式在合作对象、合作规模等方面都凸显了用户信息共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从用户视角分析图书馆帮助民众有效消减信息搜寻焦虑的作用机理,自下而上地评估图书馆在信息社会化进程中为民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实际成效。[方法/过程]通过对708位图书馆用户进行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个体特征、图书馆使用行为、图书馆使用体验和信息搜寻焦虑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实证检验。[结果/结论]个体的教育、经济差异通过中介变量对信息搜寻焦虑产生显著影响,表现为教育水平较低、经济收入较高的两组群体焦虑感更强;图书馆使用体验越好,越有助于消减用户日常信息搜寻活动中产生的焦虑感;图书馆使用行为对信息搜寻焦虑不存在显著影响,但对其子维度认知能力障碍与信息利用障碍存在间接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的快速发展,用户画像的研究悄然兴起,回顾和梳理其研究现状,对于促进用户画像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方法/过程]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运用Citespace、Vosviwer等可视化工具对目前图书情报领域用户画像研究的发文量、研究机构、被引期刊、研究热点和研究热点的密度等内容进行定量分析,运用思维导图对国内外图书情报领域用户画像的研究主题、研究算法和技术、模型构建和用户画像的实践与应用进行具体阐述。[结果/结论]作为新兴的研究工具,我国关于用户画像方面的研究还较为薄弱,具有较大的探索空间,用户画像未来的研究应注重:拓宽用户画像的研究主题,重视用户画像的行为分析,优化用户画像的研究模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探究学习小组在线知识协作中的用户角色及其行为与分布特征。研究将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学习小组在线知识协作中的用户角色特征,帮助信息服务提供方为不同角色的用户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方法/过程]通过社会网络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某课程在线学习协作平台的1096份协作日志进行分析。[结果/结论]学习小组在线知识协作中,领导者起到带头和引导的作用,实质内容提供者专注于提供内容,存在内部微协作之外但较少与其他用户进行沟通交流,管理维护者纠正协作中其他角色的编辑漏洞和失序行为并与小组中的关键用户保持较为紧密的联系,社交连接者在协作中起到的沟通连接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 厘清图书馆用户信息资源化概念内涵及外延,建立图书馆用户信息资源化研究的理论框架。[方法/过程] 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解析图书馆用户信息资源化概念的内涵、特征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借鉴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组织、知识管理等理论,初步建立一个图书馆用户信息资源化研究框架。[结果/结论] 图书馆用户信息资源化是一个系统动态过程,图书馆用户信息来源及类型、图书馆用户信息资源化的价值、图书馆用户资源化的关键技术与方法、图书馆用户信息资源的应用领域是图书馆用户信息资源化理论研究的4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