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庆档案》2007,(3):F0002-F0002
6月11日,《中国档案》第十一届宣传工作会议在重庆雾都宾馆举行,国家档案局副局长、中央档案馆副馆长杨继波,重庆市政府副秘书长艾扬、《中国档案报》副总编王国武、重庆市档案局局长陆大钺亲临会场祝贺。来自全国各省区市档案部门的领导及通联组长80余人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2.
首先,对高等教育出版社在新的一年到来之前召开《中国编辑》工作研讨会表示赞赏。说到高教社与中国编辑学会和《中国编辑》的关系,我的印象是“三个非常”,即:对编辑理论建设非常重视,对编辑学会的工作非常支持,对办好《中国编辑》杂志非常尽心。高教社把办好《中国编辑》看成不仅是对全国编辑学科建设的贡献,而且是实现本社“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举措。这就把认识提到了战略高度。接受《中国编辑》出版任务以后,社领导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配备了精干的编辑力量,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今天又邀请有关领导、专家、学者来共同研讨,这些都是很好的兆头,  相似文献   

3.
曾记得,三年前,在中国编辑学会和业内人士的热心奔走和呼吁下,《中国编辑》杂志终于创刊了,从此,中国编辑学会有了自己的会刊。这是中国编辑学界和中国编辑行业一件值得庆贺的大事,在中国编辑发展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编辑》很有创意,他们让我谈一谈“比生命更长的书”。对于一个爱书人而言,这是一个绝好的题目;只是涉猎面宽泛了一些。面对自己的书架,《辞源》、《辞海》、《说文》最让我依恋;淡绿色的中华版《二十四史》最让我敬重;低价购得的《道藏》最让我骄傲;宋刻版《算经十书》最让我喜爱;还有《柏拉图全集》、《胡适全集》、《傅雷全集》、《朱白清全集》、  相似文献   

5.
时光荏苒,一转眼,我拖着一个和我一样大的包南下已经是十年前的往事了。1994年4月1日,是西方的愚人节,我毅然告别工作不到两年的黑龙江日报社,南下深圳,那种兴奋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当时,深圳特区报社和香港星岛日报准备合办中国第一家合资报纸——《深港经济时报》,以《深圳特区报》和胡仙小姐(现在已破产)当时的实力和魄  相似文献   

6.
一证走中国     
除了去银行,王学和很少用身份证干过别的事情。“我不像你,整天飞来飞去,还要住宾馆,那当然到处都要用身份证。如果有一天我也要出远门,那肯定得带上。”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  相似文献   

7.
《中图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到第四版改称《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它是在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的关怀和支持下,由北京图书馆于1971年2月提出倡议,全国36个单位赞助而组成《中图法》编辑组,经过二年的努力,于1973年3月完成初稿,并以《试用本》形式出版,1974年7月到11月,由编辑组在京六单位共同研究,对本分类法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检查和重点修订,于1975年10月交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8.
《编辑学理论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在《出版科学》分两期发表之前,我有幸读到中国编辑学会寄来的全并参加座谈会,为阙道隆同志的这篇力作终于修改定稿、能随即提供在编辑出版领域从事实际工作、理论研究和教学的人员参考使用而感到无比高兴。  相似文献   

9.
稿约     
《中国编辑》2006,(1):49-49
《中国编辑》编辑部特向相关各界人士约稿,欢迎大家踊跃投稿。投稿请注意如下事项:  相似文献   

10.
李岚 《历史档案》2006,(1):92-98
《申报》原全称《申江新报》,1872年4月30日创刊于上海,是最早的中文报纸之一(晚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经历了清末、民国直至上海解放,历时77年零26天,出版25600(25599)期的《申报》,是中国近代报刊史上存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在中国近代报刊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编辑起码     
2005年最后一期《中国编辑》,要开展“做一本比生命还要长的书”的专题讨论。大约是我为该刊上一期写过题为《一本书主义与一本书运动》的卷首语,在主张上彼此不谋而合的缘故,编者约我为此专题再写一篇东西。出版业内同好,相敬不如相应,况且前一篇写罢,有些意犹未尽,于是应承下来。  相似文献   

12.
我从事出版工作已十八年,算得上是一个老兵了。先后在旅游、辞典、综合编辑部工作过,现在的落脚点是《中国图书年鉴》编辑部。在《年鉴》编辑部工作也有八个年头了,回想起来确有颇多感慨。 《中国图书年鉴》的工作可以追溯到《中国图书大辞典》,这是一项浩繁的工程,是新中国成立至1994年  相似文献   

13.
文心 《编辑之友》2004,(6):16-21
《读者》(原名《读者文摘》,为了叙述方便,本文一律称其为《读者》)杂志的发行量在国内排名第一,2004年11月份月发行量达874万。正因为树大,所以招风,正因为引人注目,所以有各种各样的议论。《读者》杂志的发行量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排名第四,有广泛的国际影响,所以她不仅仅属于甘肃人民出版社,也不仅仅属于甘肃省,而属于中国。所以,人们对《读者》的期望值就越来越高:这些议论是否正确,这些期望是否切合实际,为弄清真相,笔者在中国编辑学会第九届年会在兰州召开期间同《读者》现任主编彭长城交谈了整整一个上午,并一口气读完了他赠送给我的师永刚著的《读者时代》,同  相似文献   

14.
童兵 《当代传播》2000,(6):55-56
靠“三把剪刀”起家的《中国剪报》,历 10年创业艰辛,获得发行 65万份并在全国渐有声誉的收获,在众多文摘报刊中走出了一条很有特色的新路。  翻阅《中国剪报》,很快会被她的一种不同于其他文摘报刊的特色所吸引,这种凝聚着编辑多向思维,以多报集萃的方式实现的创造性劳动,可以说是《中国剪报》的“特色菜”,尽博采精编之力,收梅开二度之功,实现了 1+ 1>2的积极编排效果。这表明《中国剪报》的编辑们已经走出剪刀加浆糊的窠臼,开创了文摘报刊再思考、再策划、再创造的新天地。真正做到了该报的宗旨:集千家精华,成一家风骨。…  相似文献   

15.
《中国编辑》2007,(1):92-95
2006年11月29日上午,《中国编辑》杂志编委会2006年度工作会议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召开。会议由《中国编辑》杂志主编张增顺主持。来自京、津、汉等地的二十几位顾问、编委出席了会议。桂晓风同志代表中国编辑学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宣布了杂志顾问和编委会组成人员名单。高等教育出版社社长刘志鹏介绍了高教社接办《中国编辑》杂志一年来的做法和对进一步办好刊物的要求。《中国编辑》杂志副主编郑惠坚、编辑部副主任陈虹汇报了一年来的办刊工作情况及今后的打算。与会顾问、编委就办好《中国编辑》杂志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下面是他们的发言摘要。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市报人》2004,(8):46-46
2004年6月10日,中国地市报人杂志社邀请在2003年本刊举行的征文活动中获奖的部分代表聚集湖北宜昌市。举行颁奖仪式。在座谈会上,大家畅所欲言,谈对《中国地市报人》的感情、叙与杂志社的友谊,也对杂志寄予了厚望,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本刊摘录整理如下(以发言先后为序),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高明 《图书馆杂志》2005,24(5):76-78
王穉登所辑《虎苑》一度被认为亡佚,因此一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作为陈继儒编辑《虎荟》直接利用的《虎苑》,在材料来源和编纂体例上有其独到之处。《太平广记》“虎八卷”和《太平御览》“虎二卷”与《虎苑》、《虎荟》在内容上有种前后相承的关系,可以说在中国古代“虎故事”至少有过北宋初年和晚明两个时期、四次大规模的结集活动。  相似文献   

18.
2005年2月28日,第三届全国地方报社管理先进单位表彰大会在京召开,玉溪日报社榜上有名,成为云南省唯一受表彰的党报。 同年12月12日,中国新闻出版总署派出《中国新闻出版报》副总编辑张秀平来到玉溪,就《玉溪日报》的办报理念、采编业务、经营管理进行采访和调研。2006年4月21日,《中国新闻出版报》第3版刊发《领导满意读者爱看市场接受——对话玉溪日报社党组书记、社长、总编辑师跃雄》,对玉溪日报社2000年以来的改革和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9.
胡德怀 《新闻窗》2006,(3):54-55
读《咬文嚼字》2004年合订本,其中《语林漫步》首篇,常义斌先生的《小心你们的笔——给央视节目主持人提个醒》。作者对《中国电视报》2003年8月11日刊出的获奖主持人文章,8月25日刊出的庆贺中央电视台建台45周年的主持人感言中赵忠祥、王小丫、李咏、梁艳的文字谬误进行了指正。并提出了“文章千古事,得失读者知”,“要懂得藏拙的重要”,“让那些似通非通的东西公之于世,不仅有损你们自己的形象,也会伤害我们的感情”的忠告。  相似文献   

20.
辛智文 《新闻知识》2006,(6):F0003-F0003
4月11日至14日,2005年度陕西新闻奖(报刊部分)评选会在省体育宾馆召开。评选会由省记协主办,由《当代陕西》杂志社承办。2005年度陕西新闻奖评选会@辛智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