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周廷祥 《兰台世界》2012,(25):94-95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打开国门,西方来华传教士空前增多,为了迎合传教的需要,辅助西方资本主义侵略,他们陆续在中国开办教会学校。在教会学校里到底采用英语授课还是中文授课,这一问题引起了长期的争议。采用英语授课这一观点占了上风,几乎所有的教会学校都专门设置了英语课程,在自然科学这些学科门类中采用英语授课。教会学校第一次把英语纳入到我国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2.
清末教会学校的兴起带动了近代中国女子体育事业的发展。教会学校主办者对女子体育活动的重视,让女学生参与的体育活动内容丰富、盛况空前。  相似文献   

3.
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教会教育史上的关键时期,也是重要的转折点。这是由于当时中国风起云涌的非基督教运动、收回教育权运动与接二连三爆发的民族民主革命政治运动(如五卅运动、北伐战争等)交织在一起,对中国教会教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影响。以教会学校注册问题为核心,经过政府与教会学校双方的博弈,政府一方最终占了上风,从而加快了教会教育的中国化、世俗化进程。对于收回教育权运动对中国教会教育中国化、世俗化的影响,海内外学者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有的着眼于整体的研究,有的则是个案性的研究),但基本上都集中在这一运动中的新教教育,而忽视了当时中国的天主教教育。本文旨在以北京辅仁大学的注册问题为个案,研究收回教育权运动对中国天主教大学的中国化、世俗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一、庚子退款办学与清华大学诞生 自1877年至1900年间,美国曾在中国办了许多教会学校.当时清政府各省咨议局规定,官立学堂的毕业生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而教会学校毕业生则没有这个资格.因此美国官员感到"教会学校……从未得到官僚阶级的多少支持.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的各类学校都遭到了严重的损毁,教会学校也未能幸免,为了生存以求发展,这些学校纷纷选择迁移,本文查阅了国内外大量的资料,对抗战期间及战后在华教会学校的状况进行了全面的描述。  相似文献   

6.
徐毓 《兰台世界》2015,(5):90-91
中国早期英语教育从19世纪早期传教士来华兴办教会学校起步,本文通过研究早期中国英语教学起源及成因,总结早期英语教学的特点和发展过程;解析早期英语教育对中国社会、文化、教育、科技的影响以及对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产生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早期英语教育从19世纪早期传教士来华兴办教会学校起步,本文通过研究早期中国英语教学起源及成因,总结早期英语教学的特点和发展过程;解析早期英语教育对中国社会、文化、教育、科技的影响以及对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产生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五四运动前后的女子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梅 《历史档案》2001,6(1):101-106
中国自古以来,男子独享受教育特权,而占社会人口半数的女子中只有极少数女子在家庭中获得一些教育。近代以后,西方传教士来华举办教会学校,并招收了一些女生。国内一些有识之士将振兴女子教育与国家的存亡联系起来,呼吁并着手进行女子教育。清末学部颁  相似文献   

9.
教会学校是近现代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过境迁,所有的教会学校都在解放初期被关停合并而成为历史.如浙江杭州的基督教女子弘道学校①(以下简称"弘道"),就是由美国南北长老会及北浸会创办的贞才、育才、蕙兰三女学于1912年合并而成,俗称"弘道女中",曾经显赫一时."弘道"1952年停办,并人浙江省立杭州女子中学,存世40年.……  相似文献   

10.
近代以来,伴随着西方的基督徒、传教士和教会学校将西方公共图书馆理念植入中国传统社会土壤,中国知识分子积极因应时代变化,立足本位,取法西方,融会贯通,力求创革,为近代中国图书馆学知识生产作出突出贡献。本文以"文华共同体"为基点,从图书馆学知识生产集团形成和发展角度,对此问题进行历史考察。  相似文献   

11.
来华传教士涉及教育几乎是与他们的传教活动同时开始的,但早期由于学校数量及学生人数有限,学校多设于沿海地区或通商口岸,再加上当时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敌视洋人的情绪,教会学校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西方传教士对中国教育体制开始直接发生作用,可以说是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而其契机是,中国社会的变化,洋务教育的兴起.  相似文献   

12.
勒奈·笛卡尔勒奈·笛卡尔(1596—1650)出身于法国一个贵族家庭,八岁时被送入一所耶稣教会学校接受传统典籍教育,但他逐渐对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发生了浓厚兴趣。1612年在该校毕业后继续从事数学研究。在当雇佣军军官和旅游期间,到过荷兰、德国、瑞士、意  相似文献   

13.
苏全有 《兰台世界》2006,(16):51-52
在近代一个多世纪的历史长河中,教会学校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影响。我国近代教会学校的办学目标、宗旨十分之明确,那就是宗教传播,而教会学校的德育教育的效果之佳,又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馆藏上海教会大学档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美教会在上海举办教育最初的动机是传教。由于直接传教收效甚微,促使传教士去寻找传教的其他更有效的途径。建立教会学校,就是欧美各国传教士根据当时中国的具体国情而采取的一种变通的传教手段。在一般教会学校得到较为广泛发展的基础上又诞生了教会大学。开办高校的理由为:使上海的上等阶层皈依天主教或基督教,通过他们影响普通百姓等等。因此,早期的上海教会大学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所有学生,不管是否是教徒,都必须接受天主教或基督教教义和礼仪的严厉约束,大多数学校要求学生每年起码修习一门宗教课程,宗教课程是早期的沪江大学、圣…  相似文献   

15.
杨天地  马丽娣 《兰台世界》2016,(19):106-107
随着西方列强在中国所开办的企业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新式人才成为社会的主要需求,在客观上为清教会学校的创办及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清教会学校英语教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重要阶段,其课程体系呈现出两方面主要特征,一是使用英语来进行专业课程的教学,二是在英语课程设置方面遵循了由浅入深的客观规律。在英语教学中所采用的语法翻译法及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的评估方式对现今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1888年创建于广州的岭南大学(时称格致书院)作为近代中国曾经存在的十六所教会大学之一,为中国近代教育培养了众多人才,在其存在的六十四载(1888-1952)光阴中,岭南大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及鲜明的办学特色活跃于中国近代教育的舞台上,并闪耀着熠熠光辉.与国内其他教会学校,特别是其他高等学校相比,岭南大学有许多创新之举,如最早收回办学自主权(1927),最先实现男女同校等.  相似文献   

17.
教会图书馆是随着教会学校或文化机构的兴办而发展起来的,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阐述了山东教会图书馆创建、发展、终结的历史轨迹,深入探究其特定的读者群体、丰富而有特色的藏书、图书馆本土化等独有特性,进一步分析其对山东乃至中国中西方文化传播与交流、地方文献的搜集与保存、早期图书馆事业和当地人民思想启蒙所起到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丽萍  郭勇 《历史档案》2004,3(1):94-100
教会学校从清末至民国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其外貌特征并非一成不变,如宗教性的日渐削弱、西洋色彩的逐步淡化等。就中国文化的地位而论,传统文化(形式、内容、实质)在不断渗透,并有增强壮大的势头。举例来说,在有“教会堡垒”之称的华西协合大学,早期  相似文献   

19.
教会音乐是基督教崇拜仪式中的音乐,我国的教会音乐由西方传教士带入我国,并通过教会学校的音乐教学这一特殊形式加以传播。而音乐教育作为教会学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音乐教学模式对我国近代音乐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鸦片战争以后,借着不平等条约的保护,基督教传教士涌人中国各地开展传教活动.在遭到种种抵制之后,传教士们选择了创办学校作为入侵中国的突破口,湖南教会学校应运而生.甲午战后湖南人民的求变心理为传教士在湘办学提供了发展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