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跨学科学的理论基础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跨学科研究的驱动力分析入手,阐述跨学科研究的障碍、重要性和现实性,跨学科研究成为当前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分析期刊论文与学科交叉的关系,证实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来进行跨学科研究是可行的。为了取得跨学科学研究的成功,需要建立以学科交叉度为核心的跨学科测度指标,将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使跨学科理论与实践研究得以开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学者是开展跨学科研究的主体,学者跨学科交叉测度是交叉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才管理和科技创新的有效支撑。鉴于现有研究从学者发文和引文跨学科性等方面进行学者学科交叉测度的不足,提出从学者跨学科合作关系这一新视角对学者进行学科交叉测度。[方法/过程]在将作者进行跨语言对齐和中英文研究整合的基础上,依据中国学科目录和院系设置体系,对学者所在学科进行标识,并构建学者跨学科合作网络。在此基础上,提出跨学科合作丰富度、均衡度、差异度三种学者跨学科合作多样性测度指标,提出跨学科合作强度和密度两种学者跨学科合作凝聚性测度指标。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关联作者的中英文数据,构建中国人民大学学者跨学科合作网络,利用上述指标对学者跨学科合作交叉情况进行测度。[结果/结论]指标体系能够有效测度学者跨学科合作情况,提出的跨学科合作交叉测度指标体系是对跨学科测度研究的有效补充,对于了解学者跨学科合作的特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为促进学科交叉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文献计量的跨学科测度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跨学科研究是当代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式,理解和测度跨学科研究中涉及的学科交叉是当代计量学的难点和热点。经过深入总结和分析,从文献计量的角度对跨学科学进行研究和测度,构建以多学科度、专业度、学科交叉度和作者合作度为基础的跨学科测度指标体系。以8个科学研究领域为例,验证学科交叉度测度的有效性,并从学科交叉角度分析这些领域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面对科学知识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跨学科研究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式。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中,同一学者在不同时间变换使用基金代码会导致不同申请代码之间呈现共现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跨学科研究行为的存在。为此,本文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代码变换视角,挖掘跨学科研究模式与转移路径。首先,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科申请代码的层级结构,改进并优化了学者跨学科性测度指标;其次,基于优化后的测度指标,挖掘跨学科项目申请中跨学科研究模式与跨学科发生路径。研究结果发现,优化后的测度指标较现有指标能更准确地计算学者的跨学科性,学者跨学科性的高低与学者依托机构是否属于“985工程”存在显著相关性,学者开展跨学科研究与地方经济水平也存在显著相关性。此外,跨学科项目申请中存在典型的学科部类转移路径,89个一类学科之间存在明显的知识社群。本文不仅进一步丰富了基金项目数据的跨学科性测度指标,而且能够为推动学者跨学科项目申请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曾粤亮  司莉 《图书情报工作》2021,65(10):127-140
[目的/意义] 跨学科科研合作是新时代学术研究的重要形式和趋势,对科学创新和社会进步都具有推动作用,剖析其发展背景、现有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将为跨学科科研合作领域的深入探究奠定基础。[方法/过程] 以跨学科研究的产生与发展引出跨学科科研合作问题,阐释其与跨学科研究的关联,剖析跨学科科研合作的发展背景,进而通过国内外文献梳理总结跨学科科研合作的研究主题,并结合网络调查分析其实践进展。[结果/结论] 国外研究主题聚焦于影响因素、合作环节与内容、促进策略;国内研究涉及合作现状与潜在合作、影响因素、跨学科团队知识交互、跨学科科研组织模式与管理机制;在实践方面,近年来科研资助机构大力资助跨学科科研合作项目、大型科研机构积极组织跨学科科研合作项目、世界一流高校建设跨学科科研合作平台与项目、重要国际会议倡导跨学科科研合作;未来的研究需强调跨学科科研合作的问题导向性和需求导向性,深入探究其运行保障体系、运行模式和管理机制、合作行为与交互机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郑宏珍  初佃辉 《信息系统工程》2010,(11):114-116,138
通过分析交叉学科知识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提出了在我国工科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通过交叉学科课程的建设,可以实现研究生宽口径培养,使研究生能掌握更多的跨学科知识,提高创新能力。探讨了交叉学科领域研究和交流对研究生培养的作用,通过进行学科交叉与跨学科研究的教育,培养和强化研究生的学科交叉观念与跨学科研究的意识,提高研究生从事跨学科研究的能力和水平,使研究生能在更宽广的学科领域有所创新和突破。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社交媒体下非正式学术交流逐渐成为学者们学术交流的又一新天地,探索社交媒体下具有综合交叉学科性质的图书情报领域的跨学科特性,可以作为传统学术交流研究的一个补充与参考。[方法/过程]以科学网博客为代表,从用户好友关系、评论关系及推荐关系三个角度构造学科亲缘树,然后借用亲缘树的多样性指标分析了图书情报的跨学科特性。[结果/结论]通过本文研究,发现图情领域用户学科亲缘树与好友学科亲缘树之间存在强相关性,推荐对象的学科亲缘树与评论对象的亲缘树存在极强相关性;此外,本文还发现"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宏观管理与政策"是社交媒体上图情领域用户最亲缘学科。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 科学网络中的重叠结构代表学科或领域之间的交叉渗透,从重叠结构的角度研究学科或领域之间的交叉渗透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方法/过程] 通过构建ESI高被引论文的共被引网络,利用改进BGLL算法实现重叠结构探测,并结合Guimera和Amaral定义的Hub节点指标进一步分析具有跨学科属性的重叠关系链接。[结果/结论] 研究表明重叠结构可以直观地反映学科交叉的主题,并可以用于分析和探测潜在的跨学科领域。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为了更好地揭示主题研究领域跨学科发展的学科对象和研究内容,提出一种综合的跨学科态势分析方法。[方法/过程]首先,根据主题领域确定涉及到的所有学科类别,并定义学科影响力指数,构建学科影响力网络。然后,对学科影响力网络进行中心度、结构洞和可视化分析,识别核心学科类别。最后,构建关键词-学科类别共现网络,使用网络中心度分析获得由关键词表示的主题内容,并结合核心学科类别和领域专家意见获得跨学科主题内容。[结果/结论]实证表明提出的分析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主题研究领域跨学科发展态势,其有效性得到一定程度的验证。  相似文献   

10.
基于文献计量学角度的数据测度理论,获取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2018年图书情报学论文作为基础数据集,采用参考文献多样性指数测度及生态学Brillouin指数来测算文献的学科交叉强度,探讨当前我国图书情报学跨学科发展特质,表明图书情报学研究跨度广泛,学科中心集聚性强,领域学科群化知识融合态势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 学科交叉文献发现是进行学科交叉研究的重要前提,从海量的文献中快速、精准地发现领域相关交叉文献有助于研究人员快速地把握领域学科交叉动态,识别领域学科交叉研究热点与前沿。提出基于Rao-Stirling指数的领域学科交叉文献发现方法,并以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领域为例,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过程] 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下载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领域文献,构建期刊缩写-全称-学科类别对照表,利用Python编程构建文献参考文献学科分布矩阵,利用R编程计算每篇文献的Rao-Stirling指数进行文献的学科交叉测度,根据测度结果将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领域文献按照学科交叉程度分为三个水平,以发现领域学科交叉文献。[结果/结论] 基于Rao-Stirling指数的领域学科交叉文献发现方法可以实现领域文献水平的学科交叉测度,并发现学科交叉文献,且该研究方法也同样可扩展到其他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 旨在通过探讨学科交叉领域共词网络生成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揭示学科交叉领域的微观知识连接机制。[方法/过程] 结合网络嵌入性理论,将学科交叉领域关键词共现关系建立的影响因素归纳为网络结构因素(内生变量)和关键词属性因素(外生变量),进而借助指数随机图模型,选择学科交叉领域"医学信息学"开展实证研究。[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网络结构对共现关系生成的影响大于关键词本身属性的影响;择优连接机制和传递性机制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关键词节点倾向于与较新节点相连;医学信息学的关键词倾向于与基础学科的关键词建立共现关系,而基础学科的关键词却倾向于与自身学科关键词相连。  相似文献   

13.
认为文献、研究领域的学科交叉性一般使用其参考文献的所属学科分类(subject category, SC)来分析,而WoS(Web of Science)提供的参考文献数据并不包含学科分类,因此,有必要研究如何通过参考文献获取学科分类并分析学科交叉性。以图书情报领域为例,从学科分类的数量、分布以及差异性的角度分析图书情报领域的学科交叉性并以叠加图(overlay map)进行可视化。指出利用参考文献的学科分类分析学科交叉性的方法可以扩展到其他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总结跨学科信息查寻行为研究现状,提出跨学科信息查寻行为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过程]通过梳理国内外跨学科信息查寻行为的相关理论成果,在明确相关概念的基础之上,对跨学科信息需求、信息查寻渠道、信息查寻障碍、信息查寻行为模型等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结论]研究认为,未来跨学科信息查寻行为研究可在以下4个方面开展:①结合已有研究,系统发掘跨学科信息查寻行为的影响因素;②在D.Ellis经典模型的基础上,构建跨学科信息查寻行为模型;③结合创造心理学,探讨跨学科信息查寻对跨学科知识创新的影响;④针对跨学科信息查寻行为特征,改进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跨学科研究已成为现代科学创新研究的重要范式和必然趋势,探究跨学科领域中学科的发展模式与演化路径,对于揭示跨学科领域形成与发展的动态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以眼动追踪(Eye Tracking,ET)领域为例,对文献引文关系进行提取与学科标注,构建文献和学科层面的引文关系网络;计算各学科的他引比率、他被引比率和普赖斯指数,从宏观层面分析ET领域中主要学科的跨学科发展模式;考察不同阶段内部及不同阶段之间的学科引证关系,探究不同阶段各学科在跨学科发展过程中的关系结构与角色演变;基于引文的中介中心度识别连接不同学科关系的重要文献,考察重要文献、高被引文献以及参考文献之间的引文关系,从微观层面揭示ET领域发展的具体演化路径。[结果/结论] ET领域发展经历潜伏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并呈现独立型、交叉型和学习型三种学科发展模式;各学科之间的引证关系随阶段变化逐渐紧密且分布逐渐均匀,神经学、心理学和临床医学在跨学科发展和知识输出方面处于核心地位;ET领域纵向发展表现为独立型学科的基础理论创新,横向发展表现为3种类型学科的深度融合,并呈现出"独立-线性-网状"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针对企业实施技术创新战略时所面临的技术发展趋势不明朗、技术瓶颈难以突破的问题,提出一种跨领域寻找潜在技术方案的研究方法,引导企业利用跨领域研究方法解决复杂技术问题,保证技术创新的顺利进行。[方法/过程]以知识在技术领域间的流动为切入点,引入语义TRIZ中的知识发现理论,将专利摘要中抽取的SAO结构分别与P&S主题、技术领域进行匹配,绘制技术地图,描述技术知识跨领域应用现状,识别潜在技术方案。[结果/结论]以3D生物打印技术为例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问题和技术方案的种类不断增加,技术问题在追加技术领域中的分布较为分散,而技术方案在主要技术领域中的分布更为集中。识别出的潜在技术方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可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更为清晰的指导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意义]在总结“学术交叉研究测度与评价”沙龙主要议题的基础上,提出当前学科交叉研究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研究趋势,以期为学科交叉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过程]以学科交叉基本概念、学科分类标准、学科交叉研究的动因与目的及测度方法为主题,对沙龙主要内容进行述评,展示学科交叉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及有待探索的问题。[结果 /结论 ]当前研究一是缺乏对开展学科交叉研究动因和目的的深刻认识和探索;二是现有学科交叉测度研究所依据的要素或属性较为单一化和形式化,对学科交叉研究活动过程的分析仍不透彻。未来研究应以学科交叉研究活动本身为对象,在重点分析和描述学科交叉活动的动力机制与形成机制的基础上探索测度与评价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