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意义] 为完善学科知识结构的揭示过程,将隐含的、抽象的学科知识结构具象化,形成较为严谨的方法规范和理论范式。[方法/过程] 对揭示学科知识结构所调用的相关理论、方法、技术等进行系统分析,将"三计学"理论(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学科知识结构理论和知识图谱技术进行集成优化和协同整合。[结果/结论] 构建学科知识结构揭示模型,即以"三计学"模块为基础、社会网络分析模块为支撑、学科知识结构模块为牵引、知识图谱模块为输出、四大模块交叉融合的"233-1理论模型",为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也为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 提出3种主题演化模式:主题全局演化、主题团簇演化和主题协同演化,以期梳理学科知识结构的演化模式,进一步丰富揭示学科知识结构的研究范式。[方法/过程] 以Web of Science中2001-2015年间图书情报学领域的核心期刊文献数据为研究对象,以"计量学"为研究主题,基于时序分析、主题-关键词共现分析构建2-模网络,利用NetDraw对各主题演化模式进行可视化呈现。[结果/结论] 通过深入比较3种演化模式得出:主题全局演化可以直观、系统把握学科的历史轨迹和研究路径;以"团簇状"为子网络单元的主题团簇演化模式,可以更为细粒度、挖掘深度更高、更全面系统、真实具体地仿真主题演化;而主题协同演化,结合全局演化和团簇演化的优势,能以"联系与发展"的视角揭示主题在演化过程中彼此之间的关联程度及其融合与独立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 针对可视化背景下科学计量学的研究现状,从空间和时间维度出发,梳理当前主要的研究内容,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从空间和时间维度提出学科可视化分析,包括学科结构可视化分析和学科演化可视化分析,根据不同文献粒度的选择和分析单元的类型以及研究目的将学科结构的内容主要分为学科合作结构、学科主题结构、学科引文结构、跨学科和学科知识结构,将学科演化的内容主要分为学科合作结构演化、学科主题结构演化、学科知识基础、学科研究前沿和学科预测,并按照学科可视化分析的基本步骤对各部分研究内容展开论述。[结果/结论] 以空间和时间为基本维度并依据学科可视化分析基本步骤为内在主线梳理当前研究是一种新颖有效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已有的图书馆借阅数据分析主要侧重于大学生借阅图书的学科分类等表象信息。本研究旨在从自我完善的角度出发分析图书馆借阅数据,揭示大学生借阅行为的差异对大学生意识层面体现出的相同或不同。[方法/过程]基于大学生的课程表内容信息、借阅记录等数据,构建自我完善学科知识结构的意识、意识的程度及能力测评数学模型,并以某高校两届本科生的课程表、借阅数据以及该校图书馆馆藏数据为样本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结果显示,利用本研究所构建的基于大学生馆藏借阅数据的自我完善测评数学模型,能够透过大学生们千差万别的借阅行为了解大学生自我完善学科知识结构的意识与能力情况。多数具有自我完善学科知识结构意识的本科生,其自我完善意识的程度及能力普遍不高;借阅图书数量不同的学生,其所表现的自我完善学科知识结构的意识和能力可能没有太大差别;学生通过选修课程或自主阅读完善不同学科知识结构的意识程度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 评价《替代计量学理论、方法与应用》一书在完善与发展"五计学"学科体系方面的重要学术贡献。[方法/过程] 从Altmetrics理论、工具、方法和应用四个层面剖析该书在"五计学"学科体系的完善与新发展方面的核心价值。[结果/结论] 该书作为计量学研究丛书之一,论证了Altmetrics与"五计学"的紧密联系,对推进Altmetrics的未来应用与发展具有特殊的学术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提出基于引文耦合和概念格的学科交叉知识结构探测方法。[方法/过程]利用Sci2工具获取情报学与计算机科学的学科交叉耦合文献,利用ConExp1.0工具构建两学科交叉知识概念格;通过概念格关联规则挖掘和层次聚类,将两学科的学科交叉知识结构细分为8个研究主题,揭示各研究主题的关联特征和对应的核心作者。[结果/结论]与传统的聚类树相比,该方法结合人类的认知规律描述概念与主题之间的关系,不仅具有较好的层次性可视化效果,而且意义更易于理解,具有更好的解释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为改善作者共被引分析(author co-citation analysis,ACA)在识别学科领域知识结构中缺乏内容信息的不足,将文献内容信息(题名、摘要、关键词)引入到作者共被引分析中,提出一种新的作者共被引分析方法,即"内容与ACA融合的方法(content and author co-citation analysis,C-ACA)"。[方法/过程]以"学科服务"主题领域为例,分别建立ACA作者相似矩阵Aij、作者-内容矩阵并转换为作者相似矩阵Bij;通过构建线性融合函数实现作者文献内容与ACA的融合;最后通过提取作者主题因子成分并在NetDraw环境下进行2-模图可视化,挖掘并呈现学科服务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结果/结论]与传统ACA方法比较,C-ACA方法能够更准确、更细致地挖掘和揭示学科领域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提出高校图书馆情报实证研究与服务策略,推动服务的普及和拓展,为高校图书馆开展类似服务提供服务范式与方法路径参考.[方法/过程]主要运用实证研究法、归纳法、文献调研法等多种方法开展研究.以学科建设进程中的"队伍建设""创新引领"和"绩效提升"三大应用场景为核心,提出与之相适应的三大服务模块:助力一流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知识图谱通过对期刊论文、专利报告等抽象信息的可视化分析来揭示学科领域的发展进程及其结构关系,自2005年至今在国内的研究与应用方兴未艾。但目前相关研究中还存在着概念不清、学科定位模糊的问题,急需梳理和澄清。[方法/过程]通过文献调研、概念比对的方法,界定知识图谱的概念范畴,澄清它与知识地图之间的关系,并明确知识图谱的学科定位。[结果/结论]知识图谱与知识地图之间存在着交叉,但并不完全等同,它是一种信息可视化方法,主要用于科学计量学中对科学知识结构特征的揭示,这一结论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知识图谱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洋  庞进京  母丹 《图书情报工作》2020,64(23):141-150
[目的/意义] Altmetrics诞生十周年之际,对其前期发展情况进行总结,有助于推动其往积极方向发展。[方法/过程] 利用文献计量方法进行量化研究以展现Altmetrics领域的总体研究和发展情况;从术语变迁、定义等方面揭示其内涵;提出三种理论假说寻求Altmetrics存在合理性的理论支撑;划分不同阶段梳理其发展程度;分析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以明确学科属性及价值。[结果/结论] Altmetrics为计量学提供了一种新思维、新方法;开放科学假说、数字学术假说和学术传承假说符合新环境Altmetrics发展的新特点,有效支撑了Altmetrics的存在与发展;Altmetrics发展迅速,但现阶段处于发展初期,且国内外发展程度存在差异;在辨析与其密切相关学科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认为需推动Altmetrics自身学科纵深发展以及加强跨学科的合作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 基于"233-1理论模型",对国外图书情报学(LIS)领域学科动态知识结构进行实证研究。[方法/过程] 以Web of Science中2006-2015年间近10年LIS领域的核心期刊文献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时间-关键词共现分析构建时间-关键词二维矩阵,采用聚类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时序词频统计和主题分类4种方法对时间-关键词二维矩阵进行可视化,根据gCLUTO对时间窗的划分结果,将时间窗,划分为3个阶段并结合各时间段高被引论文的关键词对LIS领域学科动态知识结构进行多维度分析。[结果/结论] 国外图书情报学领域近10年的动态知识结构呈现4种维度,即从孤立到融合、从管理到技术、从信息到知识、从理论到实践的不断嬗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 系统梳理我国图书馆书评研究情况,从理论上推动书评本体性深入研究,从实践上推动图书馆的书评工作实践,将书评的三个层面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方法/过程] 以CNKI全文数据库2000-2014年图书馆界书评或书评工作相关论文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发展进行阶段性深入分析。[结果/结论] 图书馆书评相关研究在这15年间,经历了初始期、深入期、稳定期三个较显著的发展阶段,显示出整体研究低迷、本土研究占主流、鲜明的主题性模块式研究范式、凸显时代性与便捷性等特征,同时存在一些制约发展因素。从提高研究数量与质量、借鉴国外研究成果、提高理论与实证研究比重、开发新的主题性研究模块、关注与书评工作相关的隐性环节与问题等方面提出加强图书馆书评相关研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对数字化科学共同体的形成方式、范式转换及其知识增长结构进行剖析,以深入了解数字化科学共同体的构成、特征及其变化规律,为促进科研创新和社会进步提供基础。[方法/过程]通过文献归纳及对比分析法,阐述数字化科学共同体的形成方式、范式转换特征以及知识增长结构。[结果/结论]数字化科学共同体的形成是在元科学和科学方法论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由外及里的变革过程。库恩语境范式向格雷语境范式的转变是数字化科学共同体范式转换的主要特征。信息理性开始取代数学理性是数字化科学共同体知识增长的新结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数据驱动的科学研究第四范式凸显了科学数据监管(data curation)的重要性。科学数据监管是一项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持续改善过程,亟需系统的知识体系来规划、指导具体的管理工作。[方法/过程]在分析科学数据及其监管要素的基础上,对国际数据管理协会划分的数据管理体系进行归类和精简,从管理的视角提出包括4个核心职能、4个辅助职能和1个综合管理职能的科学数据监管体系的概念模型,并详细解析每个管理职能模块的功能结构以及输入、输出和主要管理活动。[结果/结论]与其他监管体系相比较,本文所提出的数据监管体系针对性较强,重点突出并充分体现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特点,结构化的描述方法使科学数据监管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步骤更加条理化、系统化、图像化和科学化。这一监管体系构架可为我国科研机构、图书馆及企业有效进行数据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刘畅  李建华 《图书情报工作》2019,63(10):143-150
[目的/意义]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情景,探究企业知识整合,为提升企业知识整合效果、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供新视角。[方法/过程] 通过对创新生态系统和知识整合进行理论回顾,围绕"创新性"和"生态性"两个本质特征探究知识整合过程与动力,并提出保障措施。[结果/结论] 在创新生态系统情境下,企业知识整合历经对外知识摄入和对内知识同化两个阶段,在企业创新源动力、产学研合作助动力以及创新环境驱动力的协同作用下实现知识的有效整合。文章从创新环境、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企业三个层面为知识整合的有效实现提出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 在科研过程中,知识流动的内容是多样的,而学科知识流动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面。从区别于基于引文的学科知识流动分析角度,从科研合作角度出发,期望从合著论文中分析出因科研合作过程而产生的学科知识流动特征。[方法/过程] 基于合著论文的参考文献的学科分布确定此论文的多学科共现属性,并根据此属性构建合著论文的多学科共现网络,即基于合著论文的学科流动网络。通过网络的整体特征和网络的节点特征两个方面对合著论文的学科流动网络进行特征分析。其中,网络整体特征包括学科流动的广泛性、学科流动的有效性、学科流动的新颖度、学科流动的流通度;网络节点(即学科节点)特征包括学科流动的核心性、学科流动的连续性、学科流动的一致性、学科流动的差异性。[结果/结论] 以"药物化学"学科为例,通过前后5年各个指标的数据对比,得出在科研合作中"药物化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流动趋势是逐渐增加的,其流动的质量也是不断提升的,学科间的交流在不断地加深。同时,中美日3个国家在此学科的不同时间段均具有各自不同的表现。运用基于合著论文的学科知识流动网络分析方法能够反映科研合作中"药物化学"学科知识流动的情况,但是需要研究论证此方法在其他学科的应用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