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朱永琼  宋章通  方浩 《传媒》2023,(3):55-57
随着“文旅元宇宙”的提出和发展,作为其核心要素的虚拟数字人为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个性化、有温度的交互体验和文旅服务。本文针对当前“文旅元宇宙”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虚拟数字人加速“文旅元宇宙”技术的应用落地、优化其产品体验方式、重构产业生态三个层面探索虚拟数字人在“文旅元宇宙”中的应用,期望能为实现“文旅元宇宙”乃至整个文旅产业的升维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元宇宙的诞生标志着虚拟世界从想象走向现实,人类迎来了一个全新的空间。作为现实世界的延伸和映射,“虚拟数字人”也意味着一种新的生命形态的诞生。文章在虚拟数字人的数字记忆概念模型——“记忆数字人”的基础上,讨论元宇宙中“真人数字人”(也即真人“虚拟化身”)的数字记忆建构与数字身份认同和价值体系的建构问题。真人数字人是未来元宇宙世界中的行为主体,既具有现实世界真人的身份信息,也具有作为数字的虚拟化身可以不断更新和迭代的特征。当真人数字人相关的资源集和数据集在元宇宙中不断生长且作为其“数字记忆”被独立看待,并成为可保存、可追溯、可计算、可评价、可循证的对象时,真人数字人的数字身份也就完成了从“媒介”到“对象”的超越和转变,成为记忆数字人。尽管理想中元宇宙的世界里所记录的一切都可追溯,不可篡改,但实际上从源头诞生的那一刻开始,数字记忆的主体——人本身和社会就会对其进行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建构。无论如何,在元宇宙全新的记忆图景中,真人数字人的数字记忆将成为人类在数字世界中获取新的数字身份认同的起点。  相似文献   

3.
盛琳涵 《图书馆》2023,(6):86-91+111
文章首先论述了元宇宙的概念、发展现状及元宇宙图书馆。其次对元宇宙与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共同特征(去中心化、沉浸式体验、社交属性)进行分析,认为元宇宙赋能下的图书馆可为读者提供平等、去中心化的信息服务,带来智慧交互、感官互联的沉浸式阅读体验,社交网络也从扁平化体系过渡到立体网络体系,可利用元宇宙技术从书(优化馆藏资源、数字资源联盟共享、数字资产确权)、人(虚拟数字人)、用(文旅融合虚拟体验、交互创造空间、元宇宙IP文创产品)三个维度对图书馆阅读推广路径进行优化。最后,对元宇宙视域下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实施要素(管理理念、馆员培育、法律法规)提出了可行性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构建虚拟数字人的数字记忆概念模型——“记忆数字人”,设计其数字记忆产品框架,并从“个体记忆”“家族记忆”“场域记忆”“文化记忆”“交往记忆”5个部分设计虚拟数字人的数字记忆数据集。通过调研元宇宙社交平台和数字记忆产品现状,探讨基于个人数字记忆产品的设计与应用,包括进入元宇宙世界的个人数字身份认同、以个人为中心的交互体验产品。在这个频繁迁移的时代,该产品提供了一个构建个人数字记忆的信息架构,通过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映射建立个人数字记忆建构的虚实交互通道,在保持个人隐私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扩展个体数字记忆的范围,在元宇宙中构建新的数字记忆图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探索虚拟主播的演化进路,分析在虚拟主播技术框架下人与媒介的主体间关系,为类人智能媒介的发展应用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梳理虚拟主播的演进路径,运用媒介研究的多重视角探讨虚拟主播主体性的特征、来源与发展趋势。[结果 ]虚拟主播在发展历程中显示出玩具的主体性、融合的主体性与机器的主体性,以人格化、具身性和情感性为主要的媒介特征。“人性化趋势”与“自反性递归”是虚拟主播媒介演进的一体两面,反映了人的主体性与媒介主体性的互构。【结论】虚拟主播具有超越传统音视频媒介的能力,以及在新尺度下形构社会的可能性,是从人类从“视听域”进入下一个媒介域的中间环节。  相似文献   

6.
洪少华  卢晓华  刘洪静 《传媒》2023,(23):58-60
人工智能的发展推动了虚拟数字人技术的成熟与落地,国内主流媒体紧跟技术发展趋势,积极探索虚拟数字人在专业服务、偶像娱乐等场景中的应用,推出了虚拟记者、虚拟主播、虚拟主持人等一大批“数字媒体人”。针对当前虚拟数字人在主流媒体的应用痛点,可在拓展应用场景、突出情感设计的同时加速构建虚拟数字人的商业运作模式和身份认证体系,推动虚拟数字人的更新迭代及其在主流媒体的应用完善。  相似文献   

7.
文章试图为元宇宙中“虚拟数字人”建立数字记忆概念模型和信息框架,包括“个体记忆”“家族记忆”“场域记忆”“文化记忆”“交往记忆”5个存在相互交叉互动关系的组成部分。称之为“记忆数字人”,目的是更好地彰显虚拟数字人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为文化记忆机构在元宇宙中参与构建和长期保存“数字记忆”并支撑人文社科研究提供参考。文章调研虚拟数字人发展现状,分析元宇宙中记忆媒介演变,展望元宇宙中记忆机构职能和业务变革,探讨“记忆数字人”模型在元宇宙中对身份认同和价值体系构建的作用、如何支撑记忆机构的服务创新,以及在人文社科研究中的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8.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加速了社会虚拟化进程,虚实融合的元宇宙话题火爆出圈。基于“元宇宙”文献梳理,元宇宙与图书馆相关理论的缘起与内涵界定可知,元宇宙图书馆智慧生态系统是图书馆生物人、数字人之间通过元宇宙技术对智慧资源进行收集、整理、传递、序化、分解等循环往复后,使知识在实体图书馆和虚拟图书馆融合的智慧环境下得以交换价值和能量流转,形成的一种动态、复杂、非线性的知识社交系统。其构建是因再造知识空间的需要、转变知识交流的需要、活化社会交互的需要,核心要素包括元宇宙图书馆资源、元宇宙图书馆人、元宇宙图书馆技术、元宇宙图书馆环境。元宇宙图书馆智慧生态系统可为提升图书馆在动荡不确定因素下的数字化服务能级和完善图书馆服务体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傅爱雯  邵波 《图书馆杂志》2024,(3):33-40+60
在多学科和数字技术的交叉发展下,新型知识内容不断延伸,图书馆作为大学重要的知识集成库,应当把握机会,构建知识交互新模式。本文从元宇宙角度出发,研究归纳元宇宙图书馆知识交互空间发展的可行性,以知识交互演化需求为基础,从人、资源、环境三方面进行构建元宇宙高校图书馆跨学科知识交互空间,以期为用户知识交互生态发展、元宇宙图书馆知识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元宇宙虚拟共享空间建设理论基础的探讨与国外高校图书馆典型实践案例的挖掘,总结国外高校图书馆元宇宙虚拟共享空间的应用场景与构建模式。国外高校图书馆元宇宙虚拟共享空间的建设实践包括:馆藏资源数字化,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虚拟资源;创设虚拟现实环境,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虚拟化实体场景,提供非面对面的线上服务;结合学科特色,创建虚拟现实实践平台。在此基础上,文章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元宇宙虚拟共享空间建设提出以下发展建议:重构元宇宙高校图书馆虚拟共享空间建设的价值认知;发挥元宇宙虚拟共享空间对信息素养教育的支持作用;加快元宇宙虚拟共享空间的资源建设;促进元宇宙共享空间虚拟现实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加强虚拟共享空间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1.
智慧图书馆是在传统图书馆的物理世界和数字图书馆的数字世界之上进行“数实融合”的产物,而元宇宙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虚拟与现实的融合,也即“数实融合”;数实融合主要在于三元空间的交叉融通,从三元空间视角可以全面深刻地认识元宇宙与智慧图书馆。本文首先从空间视角出发,解读元宇宙和智慧图书馆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其次,阐述图书馆中智慧的起源以及智慧图书馆在元宇宙数实融合空间中体现出来的大成智慧;再次,分析元宇宙包含的三维、三元、三基,并通过数字经济的“四化”得以实现,以及元宇宙环境下智慧图书馆数实融合的技术实现;最后,探讨元宇宙环境中智慧图书馆数实融合空间的构建伦理与风险。通过元宇宙的技术体系,可以从网络连接、数据处理、确权认证、虚实交互和内容生产五个方面打造智慧图书馆的书、人、法,实现数实融合,但必须要遵循科技伦理,提升法律保障,同时还要避免隐私风险、产权风险和治理风险。图5。参考文献25。  相似文献   

12.
元宇宙是多种新技术整合而生的虚实相融的新型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是现有各种技术的组合和升级。元宇宙带来的一系列新概念和新技术将为正在建设中的图书馆“智慧空间”服务模式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阐述什么是元宇宙以及元宇宙与智慧图书馆的联系,通过读者阅读画像、虚拟读者身份、数字孪生、智能书籍管理等智慧空间技术场景的实例,探讨图书馆智慧空间未来虚实相生的发展形态,为图书馆的智慧空间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22,(1)
元宇宙是用户以数字人形态进入虚拟空间活动的一种场景,是从小说想象延伸至产业的概念,正在被设想为互联网发展的新趋势。本文认为元宇宙是典型的具身传播,是基于VR应用基础上的游戏与社交深度融合的场景再造。基于此,本文进一步从具身传播视角分析了互联网三个演变阶段:感官的"看得见听得着"、触觉的"感受到"、意识与身体的"想得到摸得着",而元宇宙就是第三个阶段的大脑意识带动身体融入虚拟空间的场景想象;并进一步从空间、时间、规制等角度分析了元宇宙不是一个虚拟的伊甸园再造,以及如何看待人与元宇宙技术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赵瑜  李孟倩 《现代传播》2023,(1):110-116
在人工智能背景下,虚拟主播在新闻传播和社交陪伴等领域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它们的拟人特征也影响着人机情感交互的类型和效果。在拟人化程度上,虚拟主播呈现出拟物、拟人、拟真三个不同的发展维度,而拟人化的设计使其普遍与人类产生更加积极的互动。受众通过人机协同建立起新型的情感关系,迁移、准社会交往、认同和崇拜四种情感类型并存在于人类与虚拟主播的交互之中。但拟人化对人机情感交互的影响并不是恒定而线性的,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拟人化设计对信任关系的建构有更大的影响,而社交、友谊和亲密关系类型的人机交互并不必然受到拟人化的影响。且随着人工智能拟真程度的不断提升,虚拟传播主体及其高精度仿造技术的应用也给网络平台带来新的伦理风险与治理挑战。  相似文献   

15.
元宇宙给阅读带来诸多新特征,图书馆需要应时而变,创新阅读推广方式。文章基于虚拟视觉叙事感知理论,从阅读推广的刺激介质、信息映射和终端反馈等维度,构建了元宇宙环境下图书馆阅读推广框架。指出场域空间、技术载体可成为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刺激介质,而虚拟体验、交互共享与场景交融可实现元宇宙的感知信息映射,最后通过记忆存储、读者画像和感知反馈,完成阅读推广。  相似文献   

16.
元宇宙是web3.0时代的下一代互联网媒介环境,将引发新一轮互联网模式创新、媒介技术偏向及文明形态变革。本文基于媒介环境学派的人文主义观察视角,考量元宇宙对人的影响,对元宇宙的建构具有指导意义。在元宇宙的“虚拟现实”中,算法秩序与社会秩序、NFT作品与实物作品、机器意识与人脑意识、数字文明与人类文明不可避免地产生碰撞。本文结合媒介四定律模型推演,认为元宇宙将形塑更多链接的媒介化社会,并推进人与技术的关系走向深度融合。顺应人机伴生的发展趋势,元宇宙的生态位建构应避免工具理性的膨胀。在精神层面,需以人文价值为引导,填补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沟壑;在现实层面,鼓励人机互联共创效能,同时还要防范集体意识的沉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文化旅游和元宇宙的跨界融合,成为文旅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方法】通过打造虚拟数字人、文创产品转化为数字藏品、编织虚拟场景、打造互动游戏的具体途径,构建中国文旅元宇宙。【结果】向全球展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促进中国文旅行业的发展。【结论】基于文化和技术双重支持的文旅元宇宙,不仅会改变传播格局的基础架构,更以沉浸感和创新性重新定义文旅资源的传播。  相似文献   

18.
元宇宙概念引发了各行业新的变革,出版业再次面临机遇和挑战,但是我国出版业对元宇宙的认知存在误区。元宇宙是现实与虚拟深度交融的社会状态,出版业的元宇宙转型应以阅读环境构建为目标。元宇宙阅读重构了“空间—人—内容”的信息传受网络,虚实阅读场景的延伸实现了内容碎片的终端内外关联,化身代理式虚拟身份建构提升数字阅读的社交展示性,读者再创作形成独立自运行的衍生性虚实阅读体系。因此,出版社应与互联网平台、技术公司展开从版权资源库转化到内容原生机制的合作,运用数字孪生持续生产虚拟内容并复刻产销线,使知识服务理念释入大众选题形成智慧化阅读引导,搭建适应创作者经济的出版平台与商业模式,全方位构筑虚实无界的元宇宙出版系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虚拟教育融合在线教育是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飞跃,元宇宙赋能的虚拟教育其实就是虚拟教育融合在线教育的大型升级版,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文章分析了元宇宙赋能虚拟教育的实现路径,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方法】通过归纳元宇宙教育的特征与意义,阐述了元宇宙赋能虚拟教育的优势。【结果】元宇宙与虚拟教育有着极高的契合度,元宇宙赋能虚拟教育是元宇宙与虚拟教育的有机结合。【结论】虽然元宇宙教育的实现不会一帆风顺,但相信随着各种障碍的逐步排除,其一定会成为未来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万洁 《采.写.编》2023,(4):106-108
虚拟主播作为虚拟偶像的一个大类,正逐渐成为二次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拟剧理论被广泛地应用于网络直播的研究,而将拟剧理论应用到虚拟网络主播之中时,会发现在戈夫曼所规定的前台与后台之间存在着一个“配音演员”构成的中间地带。除了塑造形象的表演之外,对所塑造的形象的颠覆也称为一种表演。虚拟主播的形象建构过程中存在着商业资本、配音演员“表演”和粉丝“文本创造”。商业资本出于逐利限定了虚拟主播的视觉形象和官方人设;表演过程中,虚拟主播的后台不断被推向前台,从而成为对其原定形象的修补;粉丝的二次文本创造也成为塑造偶像形象的重要符号生产力。虚拟主播的形象在商业资本、粉丝和扮演虚拟主播的配音演员的互动之中得到塑造和巩固,并不断被赋予新的符号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