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验证用户因素对大学生持续使用移动图书馆的行为是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具体以EECM-ISC为基础,融合用户因素,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采集大学生对于移动图书馆的使用数据,结合α系数、CR值、问项均值、因子载荷分析等证明用户因素对于大学生持续性使用移动图书馆行为的重要性仅次于信息质量,高于系统质量与服务质量。建议图书馆通过图书馆培训、文献检索课、1小时讲座、移动图书馆检索大赛等方式培养用户使用移动图书馆的能力,结合辅助资源系统将移动图书馆的运用融入到课业学习中,使大学生形成使用兴趣并最终达到持续使用移动图书馆的目的,推动图书馆移动服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移动图书馆用户使用意愿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意义]移动图书馆的发展使得公众随时随地享受图书馆公共馆藏资源成为可能.基于用户角度分析影响移动图书馆用户使用行为意愿的因素,对推动移动图书馆的应用可起到重要作用.[方法/过程]鉴于用户对移动图书馆的使用意愿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以整合式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理论为基础,引入感知风险、信息质量、服务质量3个变量,构建出6个变量的移动图书馆用户使用行为意愿影响因素理论模型,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探究6种因素对用户使用行为意愿的影响作用.[结果/结论]数据分析表明,感知风险变量对移动图书馆用户使用意愿产生负向影响,绩效期望、信息质量和服务质量3个变量对移动图书馆用户使用意愿产生正向影响,而努力期望和社会影响两个影响因素显著性未达到标准.  相似文献   

3.
张冕  鲁耀斌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14):135-140
以IS成功模式为理论基础,提出一个从促进因素和抑制因素两方面分析移动服务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模型,采用规范的实证研究方法寻找移动服务持续使用的促进因素和抑制因素;探讨将移动服务的信息质量、系统质量和服务质量作为促进因素,将信息强制性和隐私安全作为抑制因素,其对于移动服务用户的满意水平和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平衡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4.
移动搜索用户持续使用行为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移动搜索已成为用户信息获取的重要渠道,以此为背景,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和理论分析。基于Bhattacherjee(2008)的扩展ECM-ISC模型,提出并证明了移动搜索用户持续使用的理论模型。该模型揭示了移动搜索信息系统的系统质量、信息质量、服务质量等外生因素对用户的感知有用性以及期望确认的影响,用户的自我功效等个体特性对其持续使用意图的影响,促成因素等对其持续使用行为的影响,以及用户的持续使用意图和行为与满意度、用户使用后的感知有用性、期望确认等内生性因素之间的关系。图4。表1。参考文献36。  相似文献   

5.
刘鲁川  孙凯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20):134-148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移动搜索已经成为用户信息获取的重要渠道,也逐渐成为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的新热点。文章以此问题为背景,通过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基于扩展的ECM ISC得到移动搜索用户持续使用理论模型,以期概括移动搜索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微观机理。该模型归纳移动搜索信息系统的系统质量、信息质量、服务质量等外生因素对用户的感知有用性以及期望确认的影响;用户的自我功效等个体特性对其持续使用意图的影响;促成因素等对其持续使用行为的影响;用户的持续使用意图和行为与满意度、用户使用后的感知有用性、期望确认等内生性因素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微信图书馆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意义]调研中国高校学生对微信图书馆的使用意愿,探索影响用户使用微信图书馆的因素,以期为微信图书馆的发展和服务水平提升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过程]在技术接受模型、整合型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和信息系统成功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理论模型,提出研究假设。以重庆大学微信图书馆用户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建模的方法,对模型进行分析与验证。[结果/结论]社会影响和使用态度是影响用户使用微信图书馆的主要因素,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通过使用态度间接影响用户使用意愿,信息质量、系统质量和服务质量正向影响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但是信息质量和服务质量对感知易用性的影响效果不显著。提出的服务改进建议,对于提升微信服务水平,具有一定的实践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了实验研究方法对网络环境条件下信息交互过程中用户体验与感知视角的信息质量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信息交互过程中,基于用户认知、动机、情感、观感等角度的信息质量影响因素涵盖信息获取全过程,主要体现在技术功能、感观心理、过程服务、信息特征、用户个性与需求五个方面.同时,这些因素具有主观性、层次性与自调节性特点.研究结果将为通过优化用户体验与感知提升信息质量提供可兹借鉴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江西图书馆学刊》2018,(5):115-121
以技术接受模型为基础引入信息成功理论,构建了图书馆微信用户接受和使用行为模型,确定了信息质量、服务质量、系统质量、个体差异、网络相关等17个变量,通过实证分析确定了用户接受图书馆微信的主导影响因素,并提出图书馆微信平台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9.
提高"黏性",维持一定规模的用户是时尚杂志官方微博运营的重要因素。文章以ACSI模型为基础,应用典型相关方法分析了微博用户持续使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时尚信息的多样性、有用性,更新的高效性,以及信息的权威性,显著影响微博用户的感知质量、感知价值、满意度和归属感,从而对微博的持续使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环境的变化与发展,信息用户的地位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用户在与网站交互过程中的体验与感知直接影响其对信息质量的评价与满意度.文章运用了问卷调查研究方法对所提出的网络用户体验与感知视角的信息质量影响因素模型进行验证与修正.结果表明,其模型由信息特征、帮助支持、感观心理、过程服务、基本功能、用户个性素养六个维度所构成,其指标要素涵盖了用户在信息获取与信息交互过程的全方位、多视角体验与感知到的信息质量影响因素,体现与反映了基本网络用户的特征与切实需求.研究结果将为通过优化用户体验与感知提升信息质量提供可兹借鉴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互联网用户网络使用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有互联网用户6800万人,其网络使用行为大体可分为通信、信息浏览、下载信息和购物4大类。影响用户使用行为的因素主要有:用户特征、网络易用性及其娱乐性、实用性等。这些影响因素与用户网络行为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图1。表2。参考文献13。  相似文献   

12.
采用扎根理论编码方法对网络社区语境下用户生成的信息质量及信息可靠性评价指标进行研究。分析两个讨论主题13 020个消息,16.8%的消息中用户对信息质量和可靠性进行明确的评价。研究结果显示:(1)用户在对网络社区信息质量及可靠性评价时通常采用一个或少数几个评价指标;(2)用户对信息质量评价使用频率较高的指标有全面性、正确性、真实性,对信息可靠性评价使用频率较高的指标有声誉、专业性、可识别性;(3)用户倾向于采用消极性指标对网络社区信息质量及可靠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3.
信息生态视角下老年用户群体微信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意义]随着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使用移动社交软件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微信成为我国老年用户群体使用最多的社交软件,研究和分析老年用户群体的微信使用行为成为信息行为分析的新问题。[方法/过程]以信息、信息人、信息环境和信息技术四者和谐的信息生态视角,在UTAUT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老年用户群体的微信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模型,以结构方程作为研究方法对数据结果展开实证分析。[结果/结论]数据结果显示信息、信息人、信息环境、信息技术对老年微信用户使用意愿产生正向影响;信息人因素对老年微信用户使用意愿影响最大,其次是信息环境和信息技术,影响最小的是信息因素。本研究对了解老年人信息行为特征,制定中国老龄化社会发展中针对老年人的相关社会引导政策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通过融合不同来源数据的方式探索社交媒体用户消极使用行为影响因素,为用户健康合理地可持续使用社交媒体提供理论支撑,并为平台改进服务提供参考信息。[方法/过程]对访谈数据进行三级编码,结合爬虫获取的包含部分受访者数据的用户行为轨迹数据分析社交媒体用户消极使用原因,构建社交媒体用户消极使用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结果/结论]通过多源数据融合能够解决单一来源数据有效性不足问题。研究发现外部环境因素(任务情境、信息过载、社交过载、不良言论)和平台因素(系统功能、品牌形象、付费服务)通过内部个人因素(信息需求、认知差异、负面情绪、使用成本、使用习惯、隐私关注)影响用户使用社交媒体,产生潜水、屏蔽、间歇使用、转移、退出和抵制等不同程度的消极使用行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用户作为弱势对象在技术环境下的自我保护。  相似文献   

15.
甘春梅 《图书情报工作》2017,61(11):106-115
[目的/意义] 以微信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混合方法,以期探讨社交媒体使用动机与特定功能使用的关系。[方法/过程] 通过访谈法和焦点小组法来确定微信使用的动机因素以及用户对微信功能的使用;并通过问卷搜集250份有效样本数据,利用回归分析来验证不同动机要素与各功能使用之间的关系。[结果/结论] 结果发现,不同微信功能的使用受到不同动机的驱使;而用户对微信一般性使用的影响因素与对特定功能使用的因素也不同。具体来说,娱乐显著影响用户对群聊、评论和分享功能的使用;消磨时间显著影响用户对朋友圈、评论和点赞功能的使用;社会互动显著影响用户对扫一扫、群聊、订阅和语音功能的使用;信息搜寻显著影响用户对订阅和扫一扫功能的使用;信息共享显著影响用户对发布功能的使用;自我表达显著影响用户对发布、定位、摇一摇和分享功能的使用;而跟随潮流显著影响用户对摇一摇功能的使用。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文献回顾和对图书馆知识社区服务的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提出了由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信息质量、感知风险和使用意愿构成的图书馆知识社区服务使用意向影响因素模型,并设计问卷进行了调查。对问卷结果的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结果表明,对其他用户的信任和感知风险对用户的使用意愿有较大影响,感知有用性、对图书馆的信任和感知易用性对用户使用意愿的影响依次降低。据此,文章对图书馆知识社区的构建提出了四点建议,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移动商务用户持续使用行为实证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新信息技术用户持续使用行为是用户信息行为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系统概括移动商务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研究现状能够为国内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方法/过程] 以国内外文献调研与分析为基础,厘清移动商务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基础理论及影响因素。[结果/结论] ①计划行为理论、技术接受模型、期望确认模型等理论与模型是现有研究的理论基础;②影响移动商务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因素包括用户个人因素、移动商务自身因素、外部因素及多方面综合因素;③现有研究还存在着部分研究样本数量及代表性不够、大多采用截面研究方法、影响因素局限在认知范畴等不足。  相似文献   

18.
对省级公共文化云微信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进行研究,探索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主要因素。以S—O—R理论为逻辑框架,整合ECM—ISC和D&M理论模型,同时引入沉浸体验变量,建立研究模型。通过问卷对“江苏公共文化云”微信用户进行持续使用意愿调查,再利用SPSS 26.0和AMOS 26.0软件对模型中所含变量与假设进行验证。用户满意度和感知有用性是影响省级公共文化云微信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主要因素;期望确认度显著影响感知有用性和沉浸体验,间接影响用户满意度;服务质量显著影响期望确认度,间接影响感知有用性和沉浸体验;信息质量对感知有用性、期望确认度和沉浸体验的影响未能通过验证。  相似文献   

19.
在理性感知理论、期望确认理论和习惯领域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信息资源持续使用研究模型,分别研究信息资源用户持续使用意向、持续使用行为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设计了模型中变量的评测项目,为进行实证信息资源持续使用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智慧图书馆在线聊天机器人是人工智能连接读者与智慧图书馆的新媒介,构建智慧图书馆在线聊天机器人用户使用行为影响因素模型,能够对智慧虚拟参考咨询服务以及智慧图书馆建设发展起到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推动作用。本研究基于“刺激-机体-反应”框架,结合信息系统成功模型和社会反应理论,从功能特征和社会特征两个维度分析用户使用智慧图书馆在线聊天机器人的影响因素前因变量,构建了智慧图书馆在线聊天机器人用户使用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研究图书馆建设发展中在线聊天机器人如何在智慧图书馆情景下影响用户的内在反应和使用行为,从而为智慧图书馆在线聊天机器人用户使用行为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行为分析的理论框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智慧图书馆在线聊天机器人的信息质量和同理心对满意度有正向影响,同理心和友好度对信任度产生正向影响,满意度和信任度对使用行为产生正向影响;用户对智慧图书馆在线聊天机器人的信任度对用户使用行为产生的影响最大,而在线聊天机器人的系统质量对满意度不产生影响。本研究对智慧图书馆建设中构建新型人机关系、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促进传统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转型,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