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技术创新能够扩大交易范围也会增加交易复杂性,因而需组织创新以减少交易成本。以交易范围和交易复杂性为参照,当前数字出版产业组织主要包括以下类型:企业性组织、合作性组织、区域性组织、行业性组织、社群性组织。基于交易成本视角,数字出版产业组织优化的路径是:多元互补的竞合机制而非单一的组织关系结构,虚拟的价值链管理而非全面的组织机构管理。  相似文献   

2.
随着出版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每个出版企业领导将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加强现代公司治理下的内部控制.企业管理是企业生存的命脉,内部控制的好坏,直接意味着出版企业是在出版大潮中迎风破浪,还是以沉沙折戟.纵观现代出版企业的现状和实践,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一下出版企业内部控制机制问题,以期对出版企业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产业链的角度梳理了我国数字出版企业的类型,并立足市场规模、市场集中度、市场差异化程度和市场进入壁垒等四个维度,分析了我国数字出版企业类型与市场结构的关系,最后对如何调整我国数字出版现有企业类型、优化市场结构提出了四项建议。  相似文献   

4.
知识管理是21世纪出版企业面临的新课题,出版企业的知识管理是一种与知识经济社会相适应的管理.本文从分析出版企业的知识特征入手,揭示了出版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提出了实现出版企业知识管理的基本策略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当前经营性出版单位尽管在政资分开、政企分开、明确国有文化产权权利主体层面完成了转企改制,但在国有文化产权制度改革、所有者对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构建,以及促进出版企业内部市场化等多方面仍需进一步深化.深化我国出版企业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包括健全出版企业文化产权制度,实现文化产权在经营过程中的清晰,以及文化产权多元化,构建所有者对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具有行权能力的股东大会,以及具有文化特色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促进出版企业内部市场化等.  相似文献   

6.
发展中小出版企业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国内出版界关于建立出版集团、"造大船"的理论探讨与实践运作已形成一股热潮,认为在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在我国即将加入WTO的背景下,我国出版业应该多发展资金密集、技术尖端、规模巨大的出版集团,只有这样才能有实力参与国际竞争,经受住国外出版业进入国内市场后带来的竞争考验.的确,按照亚当·斯密提出的市场容量限制劳动分工的著名定理,典型的产业结构应该是垄断.然而大企业集团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力不能及或不能包涵的地方.而且,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取决于其产品的成本水平,成本越低竞争力越强.规模经济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但大企业集团的规模扩张到一定程度,超过技术所能容许的界限范围后,就会产生有规模但不经济的结果.这一点可从现代科技的发展得到验证.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社会分工日益精细,许多生产部件和生产流程都由大企业集团来生产并不经济.现代企业理论也认为,只有当外部交易成本大于内部组织成本时,才会有企业集团或企业兼并的产生.如果外部成本小于内部成本,则这种情况不会产生,分工协作反而更有利.  相似文献   

7.
数字出版平台是由数字出版主导企业主导,若干相关企业、机构和个人在一定标准和规则统摄下共建共享共赢的、介于数字出版企业(含机构和个人)和数字出版市场之间的中间性组织,具有数字出版生产、传播、社交、交易、消费和治理,以及信息数据的管理开发等基本的多元功能.其本质是以威权(命令)机制和价格机制来协调数字出版产业分工、协作、交易等经济活动的一种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出版企业在"上游环节"进行价值活动中,伴随与作者的合作进程而发生的各种价值形态及其特征:探讨出版企业内部价值链的主要环节以及出版企业在"下游环节"透行价值活动中各种价值形态的特征;归纳了出版企业在价值链的上述三个价值活动环节的主要增值模式.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闻出版业在经营规模和收入构成等方面,均与欧美发达新闻出版业存在不小的差距,而融资渠道不畅是造成现实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比分析中外新闻出版企业融资模式,我们在融资主体结构、业务规模与结构、市场基础与环境等方面,与欧美新闻出版企业还存在较大差距,这就决定了国内新闻出版企业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上市融资、企业债券、优化债务结构等方面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字化转型期,出版社在从事数字出版著作权交易时,究竟应该选择内部转型,直接从事电子书的生产,以降低外部的交易成本,还是透过与数字内容或交易平台合作的方式来参与数字出版,各社做法不尽相同。美国新制度经济学学者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理论分析认为,通过对交易成本高低的测量,企业可以找到最适当的交易制度。  相似文献   

11.
李琰 《出版经济》2004,(12):56-57
内部控制系统是出版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自我监督、自行调控的内部管理系统,其目的是对出版企业行为进行自律,以保证出版企业获得的信息特别是财务信息更能反映实际情况,管理效率更高,企业形象更好.内部控制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活动,涉及出版企业组织结构、人事、业务和财务等多方面.出版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也是对出版企业内部机构及其分工与相互牵制制度的建设.人力资源和财物资源是内部控制最终约束的对象.对出版社而言,要建立一套规范的、以数据库为基础的信息管理系统,将编辑、出版、发行、财务的业务功能融汇在一个完整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内,相应的内部控制系统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2.
目前数字出版研究过多关注技术、流程、营销与盈利模式,缺乏对出版单位内部组织结构与优化的思考.组织结构是为数字出版产业服务的,传统出版社应该在内部机构、数字化平台和区域性全国性的战略联盟方面有积极的动作,找到在国家数字出版产业中的定位,优化一个顺应数字出版的内部组织结构和形态.  相似文献   

13.
以"2013全球出版业50强"中的25家跨国出版企业为例,分析其海外分支机构区位布局特征及区位选择影响因素。跨国出版企业海外分支机构遍布世界各个地区,但地区分布和国家分布并不平衡,且在城市分布上表现出明显的集聚特征。影响跨国出版企业海外分支机构区位选择的因素,从区域市场和东道国角度看,主要有市场容量、产业集聚、教育水平与创新能力、地缘关系等因素;从跨国出版企业自身角度看,主要有企业规模及其国际化程度、企业国际化战略、企业区位选择阶段等因素。  相似文献   

14.
内部控制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对转制后的出版企业加强自身内部管理,防范财务风险,适应市场环境变化,实现生产力和创造力解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出版行业转制的背景出发,分析当前出版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原因,并结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改进出版企业内部控制提出对策建议,为出版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从总量规模来看,中国图书出版出现了"边际递增"的扩张态势,其成因在于出版限制政策的放松、出版经营方式的转变和专利知识产权的保障等出版制度的演变.从结构组成来看,中国图书出版表现出较大的结构性差异:就地区结构而言,图书出版主要向东部地区特别是北京市、上海市和江苏省三个省市集聚;就学科结构而言,文化、科学、体育和教育类、工业技术类、文学类和经济类图书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因而具有较大的出版规模;就贸易结构而言,中国图书版权贸易逆差的形成主要来源于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国家的产品输出.综合来看,规模扩张和结构形成都与经济体制演变和经济发展水平关联甚密.  相似文献   

16.
出版企业是众多利益相关者的集合体,是一个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治理是“对于管理的管理”.出版企业治理是指通过制度和机制的设计,规定出版活动运行的网络框架,使出版企业的管理活动在这个网络框架内发挥作用.要本着分类共同治理、内外共同治理、动态共同治理和效益兼顾的原则,构建出版企业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反馈与沟通机制、激励机制、利益分享机制和冲突协调机制,最终实现出版企业利益相关者共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出版转制工作正在加紧进行。转制是观念、体制、结构的再造,主要包括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官本位观念的转变,劳动就业观念的转变,企业组织结构、权力结构的改变,等等。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多数转制的出版企业并没有真正实现再造。出版单位改为企业,转制仅仅是一个起点,转制是一个更为深刻的转变。已有的变革,  相似文献   

18.
现今我国出版业已进入高度竞争、快速发展的时期,在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融合加剧的背景下,出版企业运作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传统的组织结构阻碍了出版企业的发展,为适应外部的生存环境,匹配组织战略的转型、业务活动的繁杂,出版企业迫切需要进行组织结构的变革。本文从出版企业所处的环境分析入手,依据权变理论与进化心理学变异理论,总结出版企业组织结构的动态调整原则并据此提出相应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9.
结构效应是推动企业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成长的重要途径。要发挥出版企业成长的结构效应,需要对出版企业的组织结构、战略结构和资源结构进行调整与优化。  相似文献   

20.
数字出版的突飞猛进与媒介融合的加速加深,使出版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传统出版企业的发展模式已难以适应快速变动的外部环境.为使我国出版企业数字化转型有效率有效果地完成,增强出版企业的整体实力和影响力,文章构建了“数字出版系统作用机制模型”,力图从出版企业内部找寻关键要素,同时探索出版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间的合作模式.通过研究企业内外制约数字化转型的因素,协调、突破当前发展瓶颈,探寻出版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有效路径,从而实现组织内外部高度协调,最终达到提升出版企业竞争力之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