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4篇
教育   85篇
科学研究   10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美国ICAN探究教学培训项目旨在加强中小学教师关于科学探究和科学本质教学的专业化发展,本文对该项目培训前后的教师的观念和教学行为进行了实证调查,以此评价该项目的实施效果,并反思了我国中小学教师探究教学培训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2.
各国科学教育改革一直提倡探究教学,但是缺少对实践者教师之认识现状的关注,更缺少国际比较的视域。以四节国内探究式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录像为载体,利用六点量表对中国上海和美国芝加哥高中各一百名物理教师收集数据,并进行量化分析,以期通过中美高中物理教师对探究教学认识的差异探寻我国科学教师探究教学实践之路。  相似文献   
73.
作为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论证是科学思维的关键内容,同时体现了科学实践的价值属性,计算机支持的科学论证教学必然成为当下科学教育的热点领域。本文首先通过阐述概念认识和实践模型揭示科学论证的本质内涵,基于此厘清计算机支持的科学论证教学的技术功能,即在线论证辅助教学平台聚焦证据支持与认知提示,文本与图形化认知工具重在外显思维与论证过程,虚拟实验应用程序支持探究实践与过程模拟,智能反馈评估模型实现思维聚类与个性化反馈。之后,回归技术环境中的科学论证教学实践,基于“论证助学”剖析主流教学模式,即协作论证、支架式论证、游戏化论证和混合学习论证。最后,提出建议:重视“论证助学”理念,倡导教学模式的本土创新;具身营造科学论证的问题情境,优化技术支持环节;深度开展科学论证教学活动培训,构建课堂论证话语体系;探索科学论证教学的认知神经机制,加强科学论证的实证研究;推进教—学—评协同联动,发挥智能技术的思维评价优势。  相似文献   
74.
一、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研究意义社会学家认为: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存在有不可分离但又相互区别的双重品格,其中一种品格由与个体自身及个人生活的事件有关的整个精神状态所组成,称为"个体我";另一种品格则是包括个体在内的社群的思想、感情和习惯的体系,总称为"社会我"[1]。  相似文献   
75.
印度政府一直致力于改变义务教育相对薄弱的现状,基于科技博物馆的非正规科学教育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本文结合印度的历史发展与社会背景,依托印度政府提出的两项教育政策和三项科技政策,联系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结合印度加尔各答的比尔拉工业技术博物馆和尼赫鲁科学中心的具体案例,阐述和浅析印度基于科技博物馆的四类中小学科学教育在科学知识普及、科学精神传播、专才培养、参与式互动、针对性教育活动等方面的特点,试图为探索发展中国家基于科技博物馆的中小学科学教育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6.
本文对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理科课程标准进行文本分析,明晰课程标准中信息技术的位置和表述,根据信息技术应用的特点分析应用模式的演变,共经历三个阶段:在视听媒体应用阶段信息技术是丰富教学方法的工具;在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信息技术是教学工具并向教育资源过渡;在“互联网+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是一种生态环境。信息技术在引领教学方法转变的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7.
《建筑识图与构造》是高职土建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构造节点抽象复杂、缺乏空间想象力等原因,对该课程的学习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结合教学实际,在《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中引入BIM技术,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本文介绍了BIM技术的定义、特点及其在《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8.
79.
根据学习困难和归因理论的成果,进行了物理学习困难的归因研究,包括归因训练和归因结果的测量。归因测量结果表明,教育干预促进了学生对学习困难的积极归因,它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也可以应用到其他学科学习困难的研究中去,这也为基础教育和教学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80.
我国少先队教育活动发展的进程可划分为四个时期:形成与初步发展时期、破坏与恢复时期、探索与提高时期、革新时期。各个阶段呈现不同的特征,主要有荣誉教育、组织教育、自我教育、素质教育。四个阶段的发展带给我们启示: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坚持自我教育与社会教育;坚持集体主义教育与注重个性发展;树立榜样并深入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