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85篇
科学研究   3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6 毫秒
61.
62.
论教育管理的“全面激励”策略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调动积极性的学术名称叫激励。管理心理学将其规范为引起需要激发动机指导行为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由此可见,作为一个系统,激励至少包含这样一些因素:一是人,即激励主体与客体。也就是说,何人激励和激励何人是激励理...  相似文献   
63.
全民战疫是国力与疫力的较量。国力是人力和财力以及科技水平等的有机结合。经过多年改革并快速发展的我国教育为国力提供了坚实基础。不过,战疫中遇到的困难客观上对我国教育提出了新的诉求,这更加焕发了我国教育本已具有的改革热情。通过拓展教育内容、优化教学思想与方法等,我国教育会更好地肩负起育人强国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64.
反思性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思性教学的定义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研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学习”与“学会教学”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而使自己成为学型教师的过程。  相似文献   
65.
<正> 课题由来师范生或教师职业能力在教学中亦称教育能力,是教育职业知识和技能化合成的人们从事教育活动的本领。对此,已有数家发论。苏联学者夫·恩·果诺波林举出教师的十种能力。在美国,有人借助1976年盖洛  相似文献   
66.
在讨论孔子教育思想的过程中,国内曾有学者提出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唯物主义的这一命题,却没有来得及进行系统的论证。从《论语》一书中记载的孔子的教育思想来看,持此观点者是不无根据的。 一、孔子唯物主义教育思想的成因 孔子唯物主义教育思想有着深刻的思想渊源。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活动尤其是生产活动的领域更加扩大,广大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进一  相似文献   
67.
说反思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反思性教学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 反思性教学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 反思性教学是全面发展教师的过程 反思性教学以增强教师“道德感”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68.
自然分材教学是教师让学习任务随学生差异自然分化,引导学生普、补分读并针对自己存在的学习问题进行研究的教学理论与实践形态.它的实施告诉人们,有效的教师教育应该是既重视科学精神又热衷人文关怀的教育.  相似文献   
69.
春光油田春10井区为典型的稠油油藏,目前采取蒸汽吞吐的方式进行开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暴露出较多问题。蒸汽吞吐生产效果受油藏地质特征、井参数、注采参数等多方面的影响,本文应用统计法、灰色关联法、对比法、数模法等分析影响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而后对主控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统计法、灰色关联法在本区影响因素评价中不适用,综合对比法、数模法分析结果,认为影响开发效果的主控因素为油层厚度、水平段长度、水平段垂向位置、注汽干度。针对主控因素进行了数模及实验研究,得到了适合于春10井区油藏热采开采的最优化参数,为本区及同类油藏开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0.
“自然分材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然分材教学是教师让学习内容随学生学力差异自然分化并指导学生研究和解决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的教学理论与实践形态。简言之,教师让学生"顺势为学"。其旨在弱生上进、优生更优、全体学生齐发展;营造以幸福指数、感情调节和师徒合作为标志的和谐氛围,建构由自学、互帮、释疑、练习、反思等环节组成的课堂形态,并采用了指导自学书、互帮显示板、信息沟通牌、问题跟踪卷和师徒合作制等辅助手段,为师生的幸福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