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9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40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为澄清人们对足球体能特征的一些模糊认识,确定足球运动员的运动素质结构特征,了解不同位置技术球员的体能结构特点。通过对专家与职业球员进行访谈及问卷调查等方法,结果表明,足球运动员的素质结构依然非常重要、比较重要和一般重要3个等级层次,形成主导素质结构与辅导素质结构,各自在足球运动中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足球运动员运动素质整体上属于力量速度型;不同位置技术球员各有不同的素质结构特点,训练中都要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32.
现代职业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控制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控制的专项依据和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控制应遵循3个方面的基本特征:足球运动员的体能状态的发展有多种形态特征,而不是单一形态;足球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周期具有复杂的专项性,训练分期的主导依据是竞赛日程,竞技能力各子系统表现出独特的时间补偿效应;足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应充分尊重和利用体能耗散律的特点。  相似文献   
33.
针对学生上课玩手机较为普遍的现象,提出了每次授课后需进行考试的教学方式,从而把考试压力转为学习压力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上课不得不认真听讲。为减少该教学方式给教师所带来的工作量,设计了一个手机辅助教学平台以方便教师组织考试。从该平台的实际使用效果来看,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现象大大减少,上课积极性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4.
关于震区灾后教育重建的理性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地震发生后,灾区教育重建工作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灾区教育重建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它的时间应急性、针对性、差异性、公益性和长效性等特征要求开展及时、高质量的工作。灾区教育重建还需要处理好以下五对关系:教育重建的应急状态和长远发展的关系;教育重建的硬件重建和软件重建的关系;教育重建中公共资源和社会资本的关系;教育重建中整体和谐和局部差异的关系;教育重建中教师、学生及其家长主体差异对待的关系。  相似文献   
35.
学校组织的有限理性及对学校决策的实践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反思学校组织现象需要深化对组织特性的研究。学校组织的理性是一种“有限理性”,为此.达成科学决策需要团队组织决策、多元化的决策主体、良好的支持系统、合法的程序以及良好的反馈机制、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36.
龚波  黄丽萍 《大众科技》2006,(7):179-181
现如今,许多父母在追求自己第二次人生幸福的同时忽略了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和教育的义务.文章从赡养抗辩权透析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相似文献   
3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促进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要“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等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和谐的社会呼唤和谐的教育,和谐教育之理念自然少不了教育的公平价值和  相似文献   
38.
龚波 《小学教学参考》2011,(6):76-79,81
文化传统对军队人事管理制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深入探讨中美传统文化表现出来的伦理本位与契约本位的不同文化特征、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的人性假设、理性与非理性的不同思维路径对于人事管理制度的影响,有利于加深对中美军队人事管理制度差异的理解。  相似文献   
39.
近代汉语中的副词“必”可用于表示假设,相当于“若”或“如”。“必”表假设的用法是词义吸收构式义的结果,是构式义与词汇义互动的结果。必类副词的词义演变在上古汉语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其具体过程包括语义漂白、语境吸收和规约化等。  相似文献   
40.
杨挺  龚波 《教育研究》2012,(5):31-35
学校法人身份的获得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对该措施出台的背景、学校法人身份面临的困境、法人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历史的审视,可以看出这一措施并不能有效解决学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问题。必须从公法的角度重新思考学校法人身份问题,并在政府管制与学校自主之间保持合理的度,才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