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0篇
教育   94篇
科学研究   22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刘冲 《中国科技纵横》2011,(12):292-292
介绍了滚动剪切式定尺剪机架的结构,根据实例简述了加工工艺,为以后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六个方面对黄石市建设园林城市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想法,目的是为提升城市品位,树立良好形象,促进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共建美好家园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4.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它的客观必然性.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事物的差异性和联系的普遍性是国际标准存在的客观基础和必要前提,但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揭示出国际标准是一把"双刃剑",在貌似公平的"规则"背后隐匿着"非公平性",而发展的波浪式前进、循环往复式上升特性,预示着国际标准迈向公正合理之路漫长而艰辛.中国作为发展中贸易大国,要具有舍我其谁的精神,担当起争取与发达国家平等的话语权、国际标准制定权的重任.  相似文献   
15.
"屯垦戍边"是兵团的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随着兵团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国内、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传统意义上的"屯垦戍边"已难适应边疆的长期稳定与发展。"屯垦戍边"向"教育戍边"的转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教育戍边"是实现稳疆、富疆的途径之一。文章从"屯垦戍边"向"教育戍边"的转变的历史背景、作用和意义及其实现的途径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16.
在界定高校多媒体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将其操作化为四个变量,并构建了以学生、教师和课程为自变量、以多媒体教学效果为因变量的理论模型。在对黑龙江省五所高校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如何提高高校多媒体教学效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整课及教学理念倡导以人的整全发展为出发点,注重核心素养的落实,强调教学过程的完整、教学内容的整合、学科知识的整全和阶段及维度的统整,有着明显的建构过程和开放意义.全视角学习理论为整课及其教学提供了一种内容、环境、互动三个维度的整体构建模式,参照怀特海关于学习的浪漫阶段、精确阶段、综合运用阶段三阶段理论,我们从能力及其发展的全过程来看待和开展学习,注重过程的完整性和内容的整体性,并由此形成进阶性的整课结构.  相似文献   
18.
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和地方课程的第三级课程。它是由学校发起并组织,在实施中强调从学生需要和学校发展出发,充分利用学校及社区资源而开发的课程。改变了以前学校和教师在课程开发中完全被动接受的角色,原则上肯定了学校和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权利和地位。在我国,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人们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日渐深入。就国家层面而言,成果已经颇丰,出现了一系列书面的课程文件和材料;就学校及教师层面而言,尽管已经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但总体看,仍处于探索阶段,缺乏厚实的理论基础和坚实的实践基础。尤其是农村地区,校本课程开…  相似文献   
19.
刘冲 《甘肃教育》2009,(15):63-63
当前,素质教育已深入到学校教育的各个领域,而在美术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的各种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已引起美术教师的广泛关注与思索。近年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呼声愈来愈高,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的一种进步。美术教学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若想使学生在美术教学中获得更多发展,就必须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在应急状态下,教师的角色冲突却显得异常尖锐.此时,教师作为生命个体的逃生本能与他作为成年人、强者的角色意识以及对未成年人对弱者的救助冲动,抢救学生与离开现场去救助家人的角色冲突,从根本上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可见,教师在应急状态下舍生忘死的壮举超越了职业规范层面,这是一个人对生命的敬畏和礼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