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4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乡村教师如何"下得去"和"留得住",这是一个世界性的热点和难点。整体而言,美国乡村教师队伍相对稳定,但区位差异较大,教师短缺主要集中在特殊教育、双语、数学和科学等学科领域,且教师入职前五年是其流失的高峰期。美国近年来试图通过经济刺激、专业帮扶、本土培养、乡村学校环境改进等多项举措来整体性提升乡村教师的薪酬竞争力和职业吸引力,为美国乡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基础与专业支撑。我国的乡村教师改革要取得突破性进展、迈出实质性步伐,从宏观政策来看,需要打"组合拳",推"一揽子计划";从工作重心来看,需要抓住新教师这个关键群体,紧扣教师专业发展这一重点领域;从改革的路径选择来看,以定向培养本土教师,作为补充乡村教师的长远之计。  相似文献   
42.
论课程博弈     
课程的诞生并不是一个由支配集团单向独断、单方建构的过程,而是不同利益群体争相在课程中获得话语权的博弈过程,其间充满了斗争、冲突与妥协.课程,就是不同利益群体多次博弈后"妥协"的结果.也正是通过不断博弈,课程逐步趋向民主和完善.  相似文献   
43.
44.
1983年《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报告的发表,强化了学校教学水平,对教师进行能力评价制度和实行专业报酬制度。教师开始受到重视,并加强了对教师的培训。但随着各州改革实践的深入,人们发现仅仅靠增加投资、提高教师薪资和改变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并没有实现基础教育的改观。要使教师能够胜任教育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45.
1931年12月11日在江西瑞金创刊的《红星》报,是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机关报,1935年8月3日停刊。长征途中,《红色中华》报停刊期间,《红星》报既是中革军委的机关报,又代为党中央的机关报,担负着双重任务。  相似文献   
46.
早期的课程社会学研究集中于探讨国家是如何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实现对课程的控制并最终使课程成为社会控制的主要载体,但后期研究更多地转向为探讨国家在实现对课程的社会控制过程中,社会力量会自下而上地试图对这种控制进行抵制.事实上,课程的诞生既不可能是国家单向控制的过程,也不完全是社会抵制的反映,而是各种力量相互博弈的结果.可以说,课程社会学的研究取向实现了从控制到抵制再到博弈的流变.  相似文献   
47.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到2009年为止,全国共有广东、江苏、浙江和天津等十个省(市)相继出台了新课改高考方案。本文试图对我国十省(市)新课程高考模式进行简要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各方案的可取之处和有待完善之处,以进一步推进高考改革,促使我国高考制度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48.
49.
生物学作为中学的必修课程始于清朝末年。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7年,虽有对教科书编写的自主探索,但基本没能摆脱效仿苏联的命运;文革10年,生物教科书基本被完全否定;改革开放后的30年,生物教科书开始走向繁荣和兴盛。整体上看,新中国成立的60年,中学生物学课程与教科书经历了从全盘照搬国外,到自主探索,从全盘否定到全面左倾,到拨乱反正最后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0.
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二十三届学术年会于2014年10月18-19日在湖南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近150名中青年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主题为“立德树人: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本次会议上,与会学者结合当前时代背景,围绕“立何德,树何人”“何以立德,以何树人”两个重要命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