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1篇
教育   453篇
科学研究   69篇
体育   175篇
综合类   8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47篇
  2022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222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对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改正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徐宽 《科技通报》1998,14(6):389-394
在审查相对论质速关系的基础上 ,提出了对相对论的改正方案 ,建立了一种全新的理论。新理论克服了相对论的缺陷。应用已有的实验数据对结论进行了必要的检验 ,给出了宇宙学和科研生产实践中的证据  相似文献   
172.
英国高等教育评估与质量保障机制: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金顶兵 《教育研究》2005,26(1):76-81
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责任经历了一个从教师个人到大学,从大学到国家,从国家又回到大学的演变历程。这体现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深刻变革,即从传统的文化机制到采用科层机制,最后又回归到文化机制;说明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必须遵守高等教育自身的规律,应从根本理念上把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责任落实到院校自身;明确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更根本的是要发挥各个高校和广大教师的自觉性,高等学校应该是主动自我规范、学术自治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173.
数学教育价值观的嬗变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一鸣 《教育研究》2005,26(12):72-75
数学教育价值观的形成是历史和文化的产物,历史上存在着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种不同的数学教育价值观。事实上,数学在为人类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当代数学教育的价值是多元的,数学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推进数学知识的应用,还在于为人类文明传承着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174.
教育效益的价值基础和基本向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海涛 《教育研究》2005,26(10):61-65
教育活动中的价值关系是教育效益的基础,由此生成了教育效益结构体系的基本向度。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由特定的使用价值、商品价值、人的价值及其关系支撑着,教育活动中三种价值既各有特殊地位、客观上存在冲突的可能性,也互为条件,还构成了两个循环过程的协调统一。教育效益是教育活动中三种价值及其关系实现的结果, 包含着基于使用价值、商品价值的基础性效益和以人的价值为核心的建构性效益两个基本向度。  相似文献   
175.
脑的可塑性研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亚鹏  董奇 《教育研究》2005,26(10):35-38
大脑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系统,受学习、训练以及各种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其结构和功能都会出现动态的修复或重组,也就是体现出所谓的可塑性。当前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表明,在个体发展的生命全程中枢神经系统都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如儿童大脑、成人大脑以及非正常人大脑均具有可塑性。由于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可塑性是动态变化的,而且不同脑区在不同时间其功能活性以及可塑性本身也不一样,所以,在制定相关的教育方案或干预措施时,必须综合考虑影响大脑可塑性的这些因素,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科学的保护脑、使用脑、开发脑;充分利用大脑的可塑性,重视早期教育;提供丰富而适宜的教育环境,全面开发大脑的潜能,促进大脑的整合式发展;全面了解影响大脑可塑性的因素,寻求大脑可塑性与教育的最佳结合点。  相似文献   
176.
案件来源 原告:唐山市人人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简称唐山人人公司) 被告: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北京百度公司) 案由:垄断纠纷  相似文献   
177.
为了建立我国成年国民运动能力单项、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选取20~29岁青年、40~49岁中年和60~69岁老年人群作为研究对象,从心脏功能能力(F.C.)、肌肉能力、柔韧能力、平衡能力、形态等多方面进行实验测试与统计分析,再经过专家论证,研究并确定了我国成年(青年、中年、老年)人运动机能综合评价系统的指标体系:体重指数(BMI)、F.C.、握力、伸膝力量、坐位体前屈和站立提踵等指标,制定了成年人群各单项评价指标的标准和权重,研究并建立了心脏功能能力的功率自行车、二次台阶试验测试方法.另外,根据中国人测试数据研究并建立了成年人运动机能综合评价系统,用于制定科学、安全、有效的个体运动健身指导方案前的机能测试与评价.经样本外检验本研究所制定的单项和综合评价标准是有效的、合理的.  相似文献   
178.
目的:了解登楼梯能量消耗状况以及探讨能耗测量和计算方法.方法:30名受试者登12层楼(每级台阶高度16 cm,共204级台阶,垂直距离32.6 m),每位受试者以90步/min和100步/min的步频上下两次楼梯.在登楼梯过程中,通过便携式肺功能仪(德国CORTEX MgtaMax 3B)测量受试者的摄氧量、通气量、能耗、心率、呼吸商、氧脉搏等指标.结果:上下楼梯的能量消耗比是2.7;1;在一定步频范围内,随着步频的提高,能耗相应增加,两者呈线性关系.以90~100步/min上下楼梯可以代表日常登楼速度;以90~100步/min登12层楼的运动时间不到3 min,多数受试者的能耗、心率等生理指标经过快速上升期后进入稳定状态;登楼梯的能耗值有明显的年龄和性别差异,20岁组男性显著高于50岁组男性和20岁组女性;利用多项式回归建立的登楼梯能耗预测方程,能够准确反映日常爬不同楼层的能量消耗值.  相似文献   
179.
休闲与体育的文化渊源及现代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休闲是人类文化的基础,体育是休闲行为之一;它们都是文化的结晶,是文化传承的栽体和文化创造的来源.休闲体育的本质在于培育人的理性、激情、勇敢、道德和习惯养成.其目的在于陶冶身心、练达魂魄,进而达到能言善举、能解音律、举止娴雅的境界.亦对提升国民素养、健全人格、强盛民族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0.
体育强国:未来10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体育事业的需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事业是当今世界每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蓝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趋势从根本上取决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要求,主要包括五大核心要素,它们是:我国体育事业所依托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同历史阶段体育事业所遵循的发展战略、我国未来人口变动趋势、我国经济发展前景、社会事业整体发展前景.围绕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战略,以体育自身发展规律为依据,从五大要素的变化趋势出发,分析未来10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体育事业的需求,探索我国体育事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