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教育   1篇
体育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推动体育强国建设的基本内涵与逻辑理路,并提出实践路径。认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本质上是集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体育发展载体,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上担任着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新路径、群众体育健身服务新基地、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新载体、传统体育文化传播新渠道的角色。提出:以共建共治共享机制为原则,构建多主体协同治理体系;以青少年体育兴趣培养为重点,夯实竞技体育基础;以培养大众体育生活方式为宗旨,激发全民健身热情;以体育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为抓手,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以优质资源整合为手段,打造精品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2.
研究采用文献综述法分析了国内外关于高风险运动项目运动员感觉寻求与冒险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从运动员个人和运动项目两个方面,分析不同因素对运动员感觉寻求和冒险行为的影响效应及作用过程。结果表明:(1) 感觉寻求是高风险运动项目运动员做出冒险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2)不同高风险运动项目之间,运动员的感觉寻求和冒险行为存在差异,未表现出同质性;(3)高风险运动项目运动员的感觉寻求与冒险行为受到运动员个人(运动动机、风险感知调控能力、情绪、人格、经验与水平、性别与年龄)和外部环境(运动项目、运动安全装备)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追求最佳的表现水平,运动员通常将运动技能训练作为首选方法来提高比赛成绩。然而,以正念-接受为基础干预方法的出现,尤其是 在运动心理学领域的深入发展,为运动员提高运动表现提供了一个新的范式。MAC是通过一个7周的干预来提高运动员不加判断的注意,培养经 验接受的能力,并且促进关注任务的注意来促使运动员尽管在感到消极内部体验的时候也能有理想的表现。以3名散打运动员为参与者,尝试在 MAC的基础上,加入中国文化的元素,如觉悟、忘我行为等概念,通过采用多重基线水平的ABAB单被试试验设计,检验心理干预对运动员正念水 平、接受水平和运动表现的影响。评估量表主要采用《五因素正念量表》和《接受和行动问卷》。表明,3名运动员的正念水平得到提高,接受水平得 到改善,来自运动员的半结构访谈报告以及教练员的评估问卷评价也验证了干预的效果。比赛成绩较好地反映了运动员表现水平的提升,试验干 预基本证实了研究假设。  相似文献   
4.
QQ名是传统人名在网络世界的延伸,它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文章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QQ名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从理论上深入了解这种新的人名变异形武,并挖掘QQ名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及各种社会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5.
“一体感”是运动员长期训练与比赛形成的专项心理能力,是保障运动员发挥最佳竞技状态的基础。赛艇运动要求运动员在划行过程中对 人、艇、桨、水具有良好的协调和控制能力。在赛艇日常训练和比赛中,运动员多使用“人艇合一”的感觉来描述对自身状态、动作技术和艇、桨的良 好控制与清晰的认知,并对其自身竞技水平的发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探讨赛艇运动员“人—艇—桨一体感”的结构特点,运用扎根理论,对 来自湖北和广东省赛艇运动队的24名赛艇运动员与6名教练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通过对访谈结果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得出 赛艇运动员“人—艇—桨一体感”的结构包括:感知控制艇身能力(艇速感、艇平衡感、艇噪音感、艇滑座感、艇吃水感)、感知控制桨能力(桨出入水 感、桨力感、桨频节奏感、桨叶位置感)、感知掌控对手能力(对手位置感、对手体力感、对手节奏感、对手战术感)和感知掌控队友能力(队友节奏感、 队友协同感、队友战术感、队友体力感)4个大范畴和17个小范畴,并且它们之间相互协调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反映赛艇运动员对自身技术动作控制 状态的感知能力,为赛艇运动员竞技能力发挥提供核心动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