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17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74篇
综合类   4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41.
目的:选取HIF-1α基因第12外显子上的C1772T单核苷酸多态(SNP/C1772T)解析,并与有氧耐力训练后左心室结构、功能指标进行关联性研究,探讨该多态位点作为预测有氧耐力训练后左心室结构、功能指标适应性改变的分子遗传学标记的可行性.方法:实验对象为102名中国北方士兵.受试者进行18周有氧耐力训练,测试有氧耐力训练前后安静及递增负荷50 W、100 W、150 W下左心室结构、功能等指标,应用PCR-RFLP解析HIF-1α基因SNP/C1772T的基因型,采用关联(Association-Study)研究方法,研究18周有氧耐力训练前后安静及递增负荷左心室结构、功能等指标变化量与HIF-1α基因SNP/C1772T关联性.结果:1)HIF-1α基因SNP/C1772T基因型在士兵中分布频率经卡方检验[x2(df=2)=1.05,P>0.05]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2)SNF/C1772T的CC基因型受试者18周有氧耐力训练后安静状态下左心室结构指标,左心室重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左室舒张未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internal dimension,EDD)、舒张未期左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diastolic,PWD)等变化量与CT基因型受试者相比表现出明显改善(P<0.05,P<0.10),其增长率分别为90%,4%,2%;左心室功能指标,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每搏指数(stroke volume index,SVI)、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心动周期(cardiac cycle,T)变化量也表现为高于CT基因型的趋势(P<0.1);3)SNP/C1772T的03基因型受试者18周有氧耐力训练后,递增负荷实验150 W时CC基因型受试者SVI、心功能指数(cardiac output index,COI)的变化量显著高于CT基因型(P<0.05),SV、每分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的变化量有高于CT型的趋势(P<0.10).结论:HIF-1α基因SNP/C1772T多态性OC基因型可作为预测有氧耐力训练后左心室结构指标LVMI、EDD、PWD和功能指标COI、SVI等敏感性变化的分子遗传学标记.  相似文献   
142.
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核心力量与一般力量训练监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5名女子公开级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核心力量和一般力量训练后即刻和次日晨的CK和BU进行测试.研究表明,与最初进行核心力量训练相比第4周训练后即刻运动员的CK和BU值显著下降,次日晨CK和BU也较大幅度地下降.一般力量训练发展运动员的力量耐力与速度力量.训练后即刻CK和BU随着训练的进行呈现下降趋势,次日晨运动员的CK和BU值较低.在训练中测试血乳,结果表明力量耐力训练乳酸堆积较高时,运动员的动作完成时间并没有因为负荷增加而延长;快速力量训练后即刻乳酸积累较高,经过间歇血乳酸值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43.
目的:描述艺术体操运动员完成专项动作过程中的脊柱形态,结合躯干侧屈肌力的对称性特征,讨论专项动作和躯干肌力对脊柱产生的不对称负荷特征及其对脊柱曲度异常的影响。方法:红外动作捕捉系统获取脊柱椎体三维坐标,曲线拟合脊柱弯曲状态;等长肌力测试系统获得躯干两侧侧屈肌肉峰值力矩;配对t检验比较左右对称性,计算对称系数分析脊柱弯曲形态与肌肉力量的关联。结果:后扳腿动作脊柱矢状面上曲率最大椎体位置在左、右后扳腿两种情况之间存在显著相关(p=0.003),后扳、侧扳腿动作脊柱额状面上曲率最大值和对应椎体位置左右侧间均未发现显著相关、亦无显著差异。躯干处于同15°位、反15°位和反30°位进行侧屈时,右屈的肌肉峰值力矩显著大于左屈。脊柱弯曲曲率最大值和椎体位置的两侧对称系数与侧屈肌力对称系数之间均未发现显著相关。结论:艺术体操专项动作对脊柱矢状面的影响更显著,与脊柱额状面的曲度异常无直接关联。对于已经存在脊柱曲度异常的艺术体操运动员来说,不能通过对躯干侧屈肌肉力量进行对称性训练的方式,直接调整专项动作已对脊柱产生的不对称影响。  相似文献   
144.
情绪调节是情绪基础研究的延续和发展,青少年情绪调节研究在发展心理学领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青少年分为青少年早期(11岁~14岁),对应于初中教育;青少年中期(15岁~18岁),对应于高中教育;青少年晚期(18岁-21岁),对应于大学教育。对青少年情绪调节方式进行研究,有利于他们进行更好的自我了解,从而有意识地采用适当的情绪调节方式,促进其学业活动和人际交往。  相似文献   
145.
情绪调节是情绪基础研究的延续和发展,青少年情绪调节研究在发展心理学领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青少年分为青少年早期(11岁~14岁),对应于初中教育;青少年中期(15岁~18岁),对应于  相似文献   
146.
孙锦绣  张力为 《体育科学》2012,32(5):58-63,78
探讨运动员心理疲劳组与运动员无心理疲劳组在心境状态与情绪反应上的操作成绩是否相同,电生理学指标LPP在不同的脑区的表现是否相同。选取国际标准情绪图片系统的图片,采用等概率呈现的感知范式,使用MBI-GS量表中文修订版筛选出运动员心理疲劳组和运动员无心理疲劳组,并进行情绪图片性质判断作业,同时收集ERPs脑电数据。结果: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运动员无心理疲劳组情绪图片性质判断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运动员心理疲劳组情绪图片性质判断结果差异显著(P<0.05)。ERPs结果表明,在顶区左部/中部/右部,运动员无心理疲劳组的LPP(400~600ms)平均幅值均差异显著(P<0.05),而运动员心理疲劳组的LPP(400~600ms)平均幅值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运动员心理疲劳在心境状态上表现为负性,而在情绪反应上表现为对正性和负性的去敏感化;与运动员无心理疲劳组相比,运动员心理疲劳组的LPP(400~600ms)平均幅值在顶区左/中/右部表现出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7.
“女运动员三联征”包括了相互联系的三个征象,即进食障碍、闭经和早发骨质疏松。这三种症状在女运动员经常同时出现,尤其易发生在那些从事美学和生理学上依赖低体脂或低体重取得成功的项目的运动员中,是影响女运动员健康和竞技状态的重要因素。女运动员三联征与机体能量不平衡有关。从机体能量平衡调节的角度综述女运动员三联征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48.
洪长清  严翊  谢敏豪 《体育科学》2006,26(11):67-70,74
探讨举重运动员大负荷力量训练期间负荷与免疫及内分泌功能的关系。25名青年男子举重运动员完成为期5周的“二大一调整”式力量训练。结果:训练期间血清CK、BUN显著性升高。CD^3+、CD^4+、CD^8+、CD^4+/CD^8+虽有所波动但与训练负荷间的关系并不明朗。全血IL-2和IFN-gama的mRNA呈先升后降的双相变化,并与训练负荷间有较好的一致性;IL-10的mRNA较训练前显著性下降,IL-4的mRNA有所波动,但较训练前无显著性差异。训练期间血清睾酮变化无显著性意义;血清皮质醇较训练前显著性升高,但最大负荷周呈明显下降变化;第2、3、5周,T/C较训练前显著性降低;LH均较训练前显著性升高;FSH在第2个大负荷循环较训练前有显著性下降;血清Prl较训练前显著升高;所有内分泌指标在调整周均未出现明显回复,训练期间C与Prl均呈正相关。结论:举重运动员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较T淋巴细胞分布对训练更敏感,是大负荷力量训练中抗病毒、抗炎症反应等免疫机能评定的敏感指标。大负荷力量训练期间血睾酮调节功能的改变早于血睾酮本身的改变,血睾酮/皮质醇值较血睾酮值有更高的机能评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9.
对长期运动训练大鼠红细胞带3蛋白磷酸化的变化进行研究,为运动训练导致红细胞溶血增加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长期大强度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引起运动组大鼠红细胞参数显著降低,呈现运动性低血色素状态;运动组红细胞膜带3蛋白磷酸化与安静组比较非常显著性增加(P<0.01),表明长期大强度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导致红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影响红细胞膜骨架,进而使红细胞溶血增加。  相似文献   
150.
为了实现对艺术体操运动员的转体启动阶段进行专门训练,研制了艺术体操转体启动训练仪。该设备主要包括控制电路、制动装置和旋转装置三个部分。它可以实现只增加艺术体操运动员转体启动阶段的难度,当进入转体阶段后就撤去阻力,就降低旋转的难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