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31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446篇
教育   4499篇
科学研究   1083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93篇
综合类   167篇
文化理论   23篇
信息传播   190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187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326篇
  2013年   359篇
  2012年   414篇
  2011年   488篇
  2010年   467篇
  2009年   565篇
  2008年   544篇
  2007年   566篇
  2006年   493篇
  2005年   553篇
  2004年   482篇
  2003年   455篇
  2002年   299篇
  2001年   209篇
  2000年   211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新国际分工理论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苏 《教学与研究》2007,15(1):51-56
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国际分工呈现出新的特征:第一,国际分工是由跨国公司生产网络主导的;第二,出现了新的生产现象--产品内分工,也就是跨国公司"生产谱"的全球分解.传统国际分工理论不能全面地解释新的国际分工现象,需要发展新的国际分工理论.新理论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第一,为重新解释当代国际贸易数据提供理论基础;第二,为应对企业内贸易对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形成的冲击提出解决方案;第三,探讨如何弥补"国家间管理体系"的缺陷,避免国内企业利用产品内分工、企业内贸易独占利润.  相似文献   
992.
从纵向看,中国基础教育事业需要区分教育、管理、行政、政治四者的层级,并在分层系统中给予教师、校长、局长、部长应有的尊重。从横向来看,重整教育事业的评价体系,需要还原四种被评价主体的自主性,让他们真正处于自己应有的话语体系之中,教师负责教书育人,校长负责学校管理,政府负责教育行政,国家负责意识形态。如何从深度嵌入到国家和社会之中的教育事业自身的内在本质和结构特征入手来重整分层和自主的教育评价的纵横逻辑,需要回归到"好的教育"应该指向的"美好生活"和"美好社会"两个根本的政治哲学的问题,教育评价也应当以此为自身最本质的内在质询。  相似文献   
993.
新历史主义之"新",在于它是一种将历史文本化,用文化阐释的方式解读历史的理论,它关注的重心不再是由实在事件构成的"历史",而是由话语符号构成的文本和贯穿于文本之中的"文化",因而对其更为准确的描述应是"历史文化主义"。相对于原来带有实证主义色彩的历史主义而言,它将一种对于文学而言的外在性历史视角,转化为文化场域内历史文本与文学文本的互文关系。这种研究方法一方面通过将历史文本化,历史首先被视为一种文本的建构而非客观的存在,动摇了历史叙述中那种根深蒂固的语言透明性,使外在性的历史以"文本—文化"的方式转化成了内在性的历史;另一方面通过在文学文本和历史文本之间建立起互文关系,将形式方法扩展到了文化领域,将原有的文学文本之间的互文转化成了一种文学与历史之间的"跨文体互文",新历史主义在一定意义上打破了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等研究方法的纯内在性。这种泛文本化的思想方法为文化研究开辟了道路,形成了一种文化诗学、历史诗学。但这种文本化的方式依然存在着两方面的困境:其一是使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二元对立的否定性结构更为显著;其二是使"历史"被抽空了丰富性的内核,成了空洞的概念。新历史主义的这种困境也是文学理论尝试以二元对立的共时性结构来批判实证主义、经验主义,重建一种文本自律性的理论体系这一尝试的最终困境。新历史主义使文学理论走到了"文学之外",却没能使文学研究以一种新的方式真正地走到"文化之外"、"文本之外",新历史主义者依然没能走出杰姆逊意义上的"语言的牢笼",将一切泛文本化实际上否定了文学有任何超越文本之外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994.
中原官话汾河片方言影疑母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汾河片方言中影疑母的今读进行了描写分析,试图找出其演变的条件和规律.中原官话汾河片中影疑母在中古时期与其它方言读音相同,它们的不同是从影疑母合流开始的.中原官话汾河片中的影母并入疑母,并根据今四呼开齐合撮的不同而分别读为η、θ/η、θ、φ声母,可见今天的四呼是汾河片影疑母读音形成的条件.汾河片方言中影疑母的一些字今读音与该条件相悖,经分析认为是权威方言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5.
战场上诞生的都铎王朝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亨利七世首先使自己得到议会的承认并努力争取到各派的支持 ,之后又成功地粉碎了约克派的几次叛乱。他加强了对爱尔兰的控制 ,改善了与苏格兰的关系 ,使之不再成为反叛者的天堂。到亨利辞世之时 ,英格兰王位已牢固地掌握在都铎家族的手中 ,英国人民也赢得了和平与安宁。亨利七世不但是都铎王朝的开创者 ,更是都铎盛世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996.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根据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特点,对实验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变教学工具为开启新知识大门的钥匙,变传授知识为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重点强化了实验技能和综合能力的训练,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明显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  相似文献   
997.
教化哲学是董仲舒思想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秉承《中庸》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思想路径,董仲舒教化理论可分为天道教化、人性教化和王道教化三个不同的思想向度.天是董仲舒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宇宙的主宰和最高权威,是社会道德教化、政治教化的终极价值根源.在人性教化方面,董仲舒主要提出了"教化成性"说,它充分论证了道德教化和政治教化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王道教化是董仲舒教化思想的现实归宿,它集中体现了董仲舒的时代关切.  相似文献   
998.
论文尝试从生态批评的角度重新理解沈从文作品中所蕴含的与同时代不相谐调的另类因素。沈从文审美感受和审美表达的“原人”特色,代表了某种人类被都市现代文明磨损消耗以前的对待自然的本真方式。这不仅使他笔下的“长河”生态呈现出人与自然多层次和谐的生态美,而且还处处表现出深刻的生态智慧。生态批评对沈从文的追认,其合法性根源埋藏在苗族民间传说赋予沈从文平视有生无生的民族无意识。民族无意识中所包含的反人类中心主义的精神基调,决定了沈从文的创作必然超逸出“五四”新文学的人道主义范畴,从而使沈从文作品的人道关怀表现出了有别于时代主流的别样面貌。  相似文献   
999.
现代化战略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毛泽东进行了艰辛探索。本文全面分析了毛泽东现代化战略思想的理论内涵,并就其探索的伟大成就及其不足进行了深层次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000.
王志伟 《红领巾》2005,(5):13-20
现代西方经济学在20世纪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在此过程中,呈现出理论和政策方面明显的“存异“和“趋同“现象.“存异“主要体现在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理论与政策取向之间的互不相容,“趋同“表现为两者之间互相吸收对方合理的理论并进行综合.“存异“和“趋同“与西方经济学发展过程中两大“转换“有着必然的历史联系.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促成经济理论的第一次大转换,即由新古典经济学向凯恩斯经济学转换.20世纪70年代西方出现的“滞胀“又促成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的衰落.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新古典学派和新凯恩斯学派互相接近,形成西方经济学“趋同“的发展方向.了解当代西方经济学基本的发展演变趋势,有助于对其理论主张和政策的时效性形成清醒的认识,同时把握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