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教育   62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黄学茭  陈伟 《高教探索》2006,(2):18-20,65
约翰.S.布鲁贝克所著的《高等教育哲学》为高等教育哲学研究构建了一套非常重要的方法论:以根植于高等教育实践的诸种问题为基础,通过寻找各种问题的共同基点,不断深化高等教育的哲学研究。根据这种方法论,布鲁贝克具体探讨了高等教育多样化实践问题的共同基点,进而反思了高等教育哲学理论的共同基点,据此构建了自己的高等教育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52.
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是西方第一部以高等教育哲学为书名的专著,也是著者对高等教育许多问题进行哲学思考的结晶。研读布氏此著,可以清晰地了解高等教育从自由教育到普通教育、再到专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因而可以对高等教育中的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有更深入的理解——现代大学既要重视专业教育也要关注普通教育,二者相互补充、互为促进方能真正实现高等教育的目标诉求。  相似文献   
53.
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一书在我国高等教育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众多学者从多种角度对其进行了解读。在这些解读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分歧,即此书是否为一部系统的高等教育哲学著作。笔者对截然对立的两派观点进行了简单评析,以对哲学的一般认识的视角,从追问、本质和引导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指出了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一书是一部典型的西方式的教育哲学著作。  相似文献   
54.
约翰.S.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一书中以“高深学问”为基点提出的两大高等教育哲学基础——政治论基础和认识论基础,在世界高等教育理论界形成了广泛的影响,至今仍然是当今高等教育存在的理论基础。但基于科技理性之上的这两种哲学在今天看来已经把高等教育引向了歧途,忽视了教育本职所在。在反思这两种哲学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高等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提出高等教育应以人为根本目的,构建高等教育哲学体系,树立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哲学观。  相似文献   
55.
时代的变迁不仅影响着高等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也重构了高等教育合法存在的哲学基础。以约翰·S·布鲁贝克为起点,为知求知的认识论、为世求知的政治论与入世求知的实用主义认识论为普及高等教育合法性哲学奠定了重要的历史基础。这三种论调都以高深学问为原点,并受特定理性指引。后现代主义思潮对西方高等教育合法性哲学“理性三论”的“反理性压制”批判打开了普及高等教育合法性哲学的再讨论空间。在百家争鸣中,中国经由马克思主义启蒙,依循具体国情、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脉络,从以知渡世的实用主义政治论走向基于共同善而探究高深学问的共益论哲学,为普及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共同体社会缔结教育契约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56.
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观评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约翰.S.布鲁贝克,是美国当代著名高等教育学家,曾任耶鲁大学、密执安大学等大学教授,他的研究领域涉及高等教育史、高等教育政策、高等教育思想等方面,尤其是他关于高等教育哲学的研究,使其在国际高等教育界享有盛誉,他在1978年出版的《高等教育哲学》,是西方第一部以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57.
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On the Philosophy of Higher Education,1977)一书走进中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过程不是被动地传播与移植,而是主动地引进,大体经历了"工具书式的引进(1987~1998年)"、"述评式的引进(1999~2003年)"和"反思与批判式的引进(2004年至今)"等三个阶段.在二十余载的引进历程中,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者与工作者提供了模仿和借鉴的资源与样本,对我国高等教育学科、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和高等教育实践产生了日益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8.
20世纪7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开始从“大众化”向“普及化”过渡,高等教育“认识论”与“政治论”之间的转变引发高等教育职能的改变,有关高等教育权的“特权意识”逐渐向“权利意识”转变,三方面的因素再次将美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推至公众的视野.关于高等教育公平,布鲁贝克的公平观始终伴随着“权利意识”和“差异意识”.布鲁贝克承认人与人之间差异的存在,他指出真正的教育公平应当能够使个人能力向有益于国家的方式去发展,主张通过两种水平的高等教育来促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59.
《复旦教育论坛》2007,5(4):F0002-F0002
约翰·S·布鲁贝克(John S.Brubacher),美国当代著名高等教育学家,曾任耶鲁大学、密执安大学教授。研究领域涉及高等教育史、高等教育政策、高等教育思想等方面,尤其高等教育哲学方面的研究享有很高的声誉,1978年出版的《高等教育哲学》是西方第一本以高等教育哲学为书名的著作。如果我们的目标的确是进行最普通形式的教育,那么使学术教育适合学生的需要的确也不无道理。从学生角度考虑,有些专家不会被学生将来要成为公民,登上某级社会阶梯,甚至作出科学上或艺术上的贡献这些事实所左右。他们认为有用性不是学牛的最大财富:他们…  相似文献   
60.
《高等教育哲学》一书涵盖了布鲁贝克对高等教育领域基本而重大问题的论述与理解,其中包含了他诸多关于大学的理念。本文根据书中提出的高深学问背景,对其哲学基础、学术以及服务性质方面的大学理念进行分析和解读,并展开一定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