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06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60篇
教育   7342篇
科学研究   667篇
各国文化   65篇
体育   264篇
综合类   336篇
文化理论   70篇
信息传播   1872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270篇
  2022年   268篇
  2021年   235篇
  2020年   248篇
  2019年   235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211篇
  2016年   226篇
  2015年   437篇
  2014年   940篇
  2013年   732篇
  2012年   813篇
  2011年   911篇
  2010年   752篇
  2009年   711篇
  2008年   832篇
  2007年   575篇
  2006年   475篇
  2005年   367篇
  2004年   253篇
  2003年   244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41.
《科技通报》2004,20(3):257-257
  相似文献   
242.
243.
篇末符号是书面语言表达的辅助工具,在文章的末尾具有醒目突出的特点。本文通过我国期刊使用篇末符号情况的调查与统计,对篇末符号的位置、形式以及选择篇末符号时应注意的事项等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44.
文章顺应课程建设的需要,考察了《英语写作》课程建设的环境,提出了《英语写作》课程建设的七个维度。  相似文献   
245.
分子生物学作为新兴学科,其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不同于以往学科。对于其产生的真正动因,这里期望通过诠释学的角度来探讨,以便能更好的理解作为学科独有的解释体系在学科的产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并以此为基础深入了解分子生物学符号体系的产生环境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246.
颜色无处不在,颜色使我们这个世界丰富多彩,也带给人们赏心悦目,持有不同文化的人对不同颜色有不同理解,这就使得颜色的符号意义在不同的文化中的语用意义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247.
大学教师发展——“教学学术”的维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教师发展(Faculty Development)有着丰富的内涵,教学工作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论文借鉴欧内斯特.博耶所提出的"教学学术"的相关理论,指出大学教师发展的核心在于"教学专业"的发展,而教学专业发展的关键则在于以重构学术内涵为切入点,牢固确立"教学学术"的观念;认真处理好"教学学术"与专业科研和社会服务之间的关系;自觉加强关于大学教学本身的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248.
借助于互联网在信息传播上的极高效率和极广覆盖面,“倡导用户自主进行内容生产、协作与分享”①的社交媒体成为当今联结人与人并致力于构建新型人际关系的重要平台。其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传统的电话、短信等通信手段,而且通过包括表情、图片、语音等多种传播符号的运用丰富了人际沟通的内容、提升了信息传输的趣味性。  相似文献   
249.
美国总统政治具有社会化表演的特征,随着网络媒介的兴起和"后真相"政治的蔓延,这种特征在当代显得格外突出。本文通过对美国总统政治网络媒介叙述文本的符号叙述学分析,综合媒介情境论、话语理论,明确了相关叙述文本的纪实叙述类型,并对其叙述内容中的"台词设计"进行辨析。同时,本文从否定性、肯定性两个向度出发,对美国总统政治的媒介话语策略及其隐含的权力关系进行分析,并强调作为解释社群的民众对叙述事件的意义解读决定着媒介叙述文本的类型、内容和叙述技巧。由此提出,对"后真相"时代美国总统政治的研究应当以关注其民众的接受状况为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250.
符号在相异文化间流动,他们通过跨越文化元语言集合的符号活动进行彼此间的交换和理解。在移动社交中,短视频更能实现直观、通俗的传播需求,进而能高效地聚合多重符号意义。本文以"英国小哥看中国:解码新时代"系列短视频为例,通过符号叙事研究探讨短视频文本中运用了哪些跨文化符号?短视频跨文化符号叙事的过程是怎样完成的?本文基于对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的叙事分析,揭示了共同解释项的跨文化锚定、跨文化符号的视觉传达、文化间同质性符号建构等过程,我们认为:第一,短视频跨文化传播中的中国文化符号已生成多样化的新符号,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动态聚合才能构成一个完整意义的全文本,进而得以实现民族凝聚、精神激励、价值整合的跨文化符号传播功能。第二,中国故事的跨文化传播应当特别关注非语言符号的叙事功能,符号互动的核心在于"意义的互动",短视频的跨文化叙事使多层次、多元的文化能够被转化为灵活动态的符号文本,进而通过发出者和接收者的文化间互构生成可沟通的意义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