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2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6190篇
科学研究   31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6篇
综合类   326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4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78篇
  2015年   362篇
  2014年   662篇
  2013年   475篇
  2012年   515篇
  2011年   635篇
  2010年   563篇
  2009年   639篇
  2008年   608篇
  2007年   502篇
  2006年   387篇
  2005年   280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1.
鸟瞰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图图概括性地描写和解释西方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现状和发展,为我国一线教师研究和引用其理论,了解并探索二语习得的本质和过程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82.
在影响二语习得的众多因素中,输出任务类型对二语词汇的习得具有一定的积极的影响。在对词汇习得的分析上,文章将影响的主要方面集中在注意、提取和记忆上,并论证探讨了三者对二语词汇附带性习得的关系。  相似文献   
83.
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在二语习得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语言的特点、思维的特点、以及类推的本质为二语习得中的类推提供了可能性并把其变为了现实,使其在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各方面的习得中起到了积极而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84.
文章分别对不同汉语水平的维吾尔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进行了汉语声调的听辨实验。实验结果发现维吾尔族学习者容易混淆二声与三声,因此二声和三声的听辨正确率较低,一声和四声的听辨较容易。由此推断维吾尔族学习者首先习得一声和四声然后是二声和三声,同时不同的语音环境时声调辨别正确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86.
从第二语言敏感期的特点看学前双语教育的重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余强 《早期教育》2003,(5):10-11
一、第一语言习得的关键期 1967年,冷尼伯格(Lenneberg)提出了著名的语言习得关键期理论。该理论认为:第一语言的习得能力受到神经系统成熟的影响,有一个关键期,只有在18个月后青春期前激活有关语言学习的神经机制,儿童才能成功地习得第一语言。冷尼伯格提出关键期理论的  相似文献   
87.
阅读附带习得词汇是二语学习者扩大词汇量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存在阅读任务的情况下,学习者会产生一种完成阅读任务的需要,与阅读任务有关的单词会得到处理,从而产生IVA;然而,IVA的过程还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主要有语篇因素、词汇因素和学习者因素。随着研究的深入,IVA的研究不再局限于单因素和单纯语言学的研究,而是呈现跨学科、与教学紧密结合以及研究工具和统计手段多样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88.
本文通过介绍交际教学法的出现、特点、应用以及在教学实践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试图希望英语教师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 :英语教学应从传统的教学法转向交际教学 ,以此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遵循科学规律 ,并希望与广大英语教师一起通过实践英语交际教学法 ,能够改进英语教学 ,使英语教学能够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89.
翟弘 《嘉应学院学报》2005,23(4):115-117
本文阐述了不同语言学理论对第二语言学习中的回避现象所作的解释,分析了回避现象的消极影响具体表现在词汇、句型、语用等方面,指出在中国外语学习者中,回避现象作为一种学习策略被广泛误用。  相似文献   
90.
"习得性无助"的存在,严重地影响着学生学业的进步与心理的健康发展.学生习得性无助有多种表现形式,其成因既有内在的主观因素,也有外在的客观条件.从教育过程、心理干预等方面积极配合,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是解决学生"习得性无助"问题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