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8篇
教育   3846篇
科学研究   434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11篇
综合类   19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2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741篇
  2013年   823篇
  2012年   347篇
  2011年   606篇
  2010年   545篇
  2009年   351篇
  2008年   386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81.
焦循曲论充分肯定了戏剧创作中的虚构手法,并以"谬悠"称之。"谬悠"之说,形成于长期以来大量的艺术创作实践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悠久的历史传统。焦循将"谬悠"说运用于历史剧点评,认为历史剧和史实之间存在相互印证的关系,剧作家的合理虚构甚至比史官记录更符合历史真实。此外,"谬悠"手法在塑造戏剧人物方面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谬悠"之说对于戏剧艺术尤其是历史剧的创作构思、剧情结构和人物塑造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2.
近来,由于网络的强大号召力,"给力"已成为当下网络上的流行语,并不知不觉地从网络走入了社会。拟从"给力"产生的语言现象出发,分析其词性,并通过与之相似词的比较分析,探讨"给力"广泛传播的原因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3.
小说《宠儿》通过对黑人历史记忆的重组和演绎,谱写了一部触目惊心的黑人血泪史,对黑人的前途和命运做出了全方位的思考,意在启发黑人牢记过去、直面现实、放眼未来,具有厚重的历史意识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4.
文章从《易经》索源、孔子设卦以及《易经》预测的科学性等几个方面论述中国古代经典《易经》中的预测理论,认为《周易》的预测是建立在对事物的原始要终、消息变化的探究之上。  相似文献   
85.
在音乐美学视角下,每一部音乐作品都是在音乐性内容和非音乐性内容两者存在下而创作,交响诗也不例外。著名交响诗《芬兰颂》,其音乐性内容基本情绪、风格体系、精神特征和非音乐性内容绘画性、文学性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86.
"马路"一词古已有之,现代汉语词"马路"是从古代汉语发展演变而来的,而不是作为外来词"马卡丹路"的简称"马路"引进汉语的。  相似文献   
87.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教育培养高质量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是高职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和持续发展的需要。目前。高职院校对外聘教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外聘教师的现状、规范化、聘用与管理等方面,对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高职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教学管理很少有人进行专门探讨。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可以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资源共享模式下的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教学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学校图书馆作为参与教学、辅助教学、促进科研的基础设施,以其独到的文献信息资源、人才资源及独特的学习环境等优势,发挥着极其重要的"育才"效应。图书馆的"场"正是依据这些特点而形成的特定物质。学校图书馆的"场"效应是实在可感的,它贯穿、融汇在图书馆所有构建的种种因素中,人们必须尊重它的客观存在。若要使图书馆在参与学校的教学科研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完善机构机制,强化管理,造就一个广阔的、强大的"场"。  相似文献   
89.
高校"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是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素质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探讨如何构建高校"两课"教学模式增强教学活力。  相似文献   
9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等院校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2006年实行"05方案"后开设的一门新课。其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考核方式应该改变以往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方法,采用由书面考核、实践考核、日常行为考核共同构成的考评体系,考评体系中各部分内容各占总评成绩的50%、40%、10%,以更好地达到该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更加客观完整地评价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和法律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