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99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5篇
教育   7182篇
科学研究   500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92篇
综合类   408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5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175篇
  2014年   467篇
  2013年   425篇
  2012年   678篇
  2011年   570篇
  2010年   457篇
  2009年   422篇
  2008年   564篇
  2007年   766篇
  2006年   741篇
  2005年   640篇
  2004年   490篇
  2003年   495篇
  2002年   438篇
  2001年   309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One important socio-cultural medium through which young children’s moral understanding is cultivated is parent/child discourse. Of particular interest to us was young children’s use of basic (‘thin’) evaluative concepts (good, bad, right and wrong), which are ubiquitous in everyday discourse and serve as a potential bridge from the non-moral to the moral domain. We investigated 14 2–5-year-old children’s (and their parents’) use of thin evaluative concepts and found that while they frequently used good and bad to morally evaluate other people’s and their own psychological/dispositional states and behaviors—as well as, less frequently, to highlight relevant standards, expectations and rules—they did not use right and wrong. In contrast, a sample of US written and spoken public conversation revealed that adults did. Reasons for this are discussed, along with the frequency of different types of moral evaluations, differences between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s, and age-related trends.  相似文献   
992.
对中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应全面了解学生,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脉搏;构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与时代发展特点的德育目标体系;调整不适应的部分德育内容,及时增加富有时代特征、与新形势下的任务、国民关注的焦点相吻合的新内容;改变传统的德育模式,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充分利用学科德育的新渠道,组织各种类型的活动,促成学生主体观念的生成。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中学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93.
日本长期以来注重工匠精神的培育,其高等专门学校通过加强道德教育、开设"核心课程"、开展系列实践活动、举办"捐赠讲座"、实施"共同教育"与特色教育有效培育了学生的工匠精神,相关理念和举措启示我国职业院校要做好三方面工作:加强职业启蒙教育;注重知、情、意、行并重;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994.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对于高校的德育工作十分重要 ,特别在进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文章针对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形式和任务 ,提出了高校德育工作应该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并结合海淀走读大学在德育工作中的具体实践来阐释和说明 ,最后提出了两者相结合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95.
中国当前多元价值并存的复杂性导致了学校德育的重重难点,传统的学校德育在这种多元社会背景之下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只有实现多元价值并存下学校德育的创新,才能克服学校德育的难点。  相似文献   
996.
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是现代文明的本质特征,现代文明对我国德育的影响恰恰是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的时代浪潮带来的。积极的方面表现在:现代文明带来德育视野的变化;促进德育内容的更新和丰富;带来德育方法的革新。现代文明对德育带来的挑战主要是:价值多元化的挑战;文化多样性的挑战;意识形态复杂性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传统德育需要实现向现代德育的转变。主要有:第一,德育目标:由教会顺从向学会选择的转变;第二,德育过程:由知性德育向生活德育转变;第三,德育视野:由封闭式德育向开放式德育转变。  相似文献   
997.
《围城》是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海派文学道德寻问一支的提升与改写,方鸿渐是都市世俗漩流中仅有的一点道德的血脉。方鸿渐之所以逃避自我生命实现的责任即自由,一是因为其对现代以来荒诞与虚无的病态人生的消极认同,二是因为其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消极面的渗透、影响。  相似文献   
998.
在社会转型期,加强和改进道德教育应以改革开放、现代化、全球化的现实背景为立足点,以对传统道德教育的反思为基础,以具体的道德实践为手段,以完善和发展道德人格、培养自觉的道德主体为目标,并注重道德教育的层次性、生活性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999.
西汉后期著名的思想家刘向认为,人的祸福不是取决于天,而是由人自身的行为所决定。为了趋福避祸,全身远害,他提出“敬慎”的修身原则。“敬慎”包括谦虚谨慎、惧满持盈、不贪等。这一思想是刘向融合儒、道两家思想而提出来的。“敬慎”的修身原则有助于人类自我生命的保护,有利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克服贪欲。同时,也有助于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000.
本在揭示大学生道德反刍具有易发性、自主性、反复性和易变性等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诱因的创造与控制”、“价值的澄清与评价”、“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等引导方法。这对高校提高德育绩效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