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89篇
  免费   236篇
  国内免费   158篇
教育   5506篇
科学研究   1513篇
各国文化   14篇
体育   666篇
综合类   610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106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230篇
  2014年   495篇
  2013年   579篇
  2012年   760篇
  2011年   860篇
  2010年   599篇
  2009年   524篇
  2008年   643篇
  2007年   784篇
  2006年   767篇
  2005年   614篇
  2004年   522篇
  2003年   408篇
  2002年   299篇
  2001年   230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新形势下高职图书馆的组织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图书馆组织变革的发展方向,并尝试建立一个服务型的高职图书馆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72.
传统文献组织与网络信息组织之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知识经济时代,“数字地球村”已并非神话,网络信息铺天盖地而来。图书馆传统文献组织与网络信息组织的实质是知识组织,分类法和主题法是知识组织的基本方法。探讨网络信息组织与传统文献组织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3.
本文探讨了图书馆组织文化的特点,并对如何塑造合适的组织文化提出了若干点建议.  相似文献   
74.
IA的底层信息组织与概念空间(2)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探讨IA自底向上(Bottom-up)信息组织方法的基础上探索概念空间构建的原理、方法以及步骤,并举例说明其在医学信息检索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75.
网络信息组织的模式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现有的网络信息组织有以下模式:微观组织模式、宏观组织模式、重组模式、深层组织模式和分布式组织模式。这几种模式各有优缺点。图书情报界应该在积极参与网络信息组织中体现学科的开放性。参考文献3。  相似文献   
76.
论大学图书馆部门组织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按照部门组织设计中部门技术框架理论,当今大学图书馆应设立的文献资源建设、信息服务和技术保障三个部门,均会受到技术例行性和技术依存性的影响。文献资源建设部门表现为技艺性技术和序列性依存,信息服务部门表现为例行性技术和集合性依存,技术保障部门则表现为工程性技术和相互性依存。高校馆在调配员工时应充分考虑这些部门的技术特点。图3。表1。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77.
本文客观系统地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组织管理中存在的阻碍图书馆发展的因素,提出了建立学科矩阵管理组织模式,用分布式管理方式来处理高校图书馆与各院系资料室之间的关系等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78.
提出图书馆学的科学化和合理性问题。认为以图书馆这一人文社会现象作为自己研究对象的图书馆学,不可能实现绝对科学化和客观性,图书馆学科学化的实质是图书馆学的合理性,即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构建合理性图书馆学理论必须坚持科学实证与哲学人文建构相结合。  相似文献   
79.
论信息资源整合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信息资源整合的目标是将分散的资源集中起来,把无序的资源变为有序,使之方便用户查找信息、方便信息服务于用户。如何提高信息资源的整合效率,满足用户对信息日益增长的需求,提升资源整合实施者的素质,使他们了解信息资源整合的概念、整合的理论基础、整合的方法和途径、整合涉及的技术、资源整合后引发的信息服务变革等知识是当前信息资源整合急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80.
中共十九大政治报告明确提出,要根据国情改革中国的社会组织,有效改善社会组织内部的结构功能和运行效率,以及它们与国家和政府的关系,这给我们重新审视中国的社会组织及其与国家、政府的关系提供了新思维。西方多元主义理论认为,作为整体的国家与社会组织之间是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关系。然而,中国枢纽型社会组织与国家的互依联盟实践表明,国家和社会组织之间也可能是合作共赢关系。国家和枢纽型社会组织构筑互依联盟的内在动力在于,互依联盟有助于确保双方获得各自所需的资源。互依联盟的国家法团主义本质,具有以下优势:促进国家社会的良好合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提升社会组织公共服务能力等。同时,互依联盟也存在以下不足:枢纽型社会组织的"政治化"和"行政化"倾向、抑制其他社会组织的成长以及发展方向的不确定等。因此,枢纽型社会组织应采取去行政化、社会化、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相互依存等改革措施,推进国家法团主义向社会法团主义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