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964篇
  免费   421篇
  国内免费   733篇
教育   151963篇
科学研究   8698篇
各国文化   1148篇
体育   7830篇
综合类   3780篇
文化理论   1478篇
信息传播   25221篇
  2024年   1471篇
  2023年   5878篇
  2022年   1520篇
  2021年   1770篇
  2020年   2613篇
  2019年   2774篇
  2018年   1460篇
  2017年   2471篇
  2016年   2670篇
  2015年   3655篇
  2014年   11415篇
  2013年   8021篇
  2012年   9888篇
  2011年   13742篇
  2010年   14613篇
  2009年   14588篇
  2008年   14514篇
  2007年   13343篇
  2006年   14674篇
  2005年   13334篇
  2004年   12724篇
  2003年   12084篇
  2002年   7862篇
  2001年   6150篇
  2000年   3612篇
  1999年   811篇
  1998年   601篇
  1997年   458篇
  1996年   355篇
  1995年   274篇
  1994年   242篇
  1993年   116篇
  1992年   171篇
  1991年   104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素质教育日益普及的当今社会,教学生活化作为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学科知识应用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所认可.不少小学数学教师不断尝试通过生活案例、生活现象来讲解数学知识或技巧,可是由于对生活化教学理念理解有误,再加上缺乏理论指导,使得“伪生活化”现象层出不穷.文章从对小学数学教学“伪生活化”现象的剖析入手,总结出其具体表现,调查其背后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以期促进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2.
华雪珍 《江苏教育》2023,(41):93-94
“双减”实则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新跨越。项目导学视角下的“减负增效”实践探索,坚持儿童立场,指向整体育人、实践育人,推进国家课程创新实施,激发“双减”活力,将“减量”与“增质”融入学校课程实施、教学变革、作业增值等层面的探索中,融入学生充实灵动的成长经历。  相似文献   
3.
习题不仅是小学数学教材的核心组成部分,而且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资源,小学数学教师应在“双减”背景下科学地开发与利用习题,促使学生深度学习,提升教学效果.文章对此展开探究,联系“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习题教学新变化,在“用好教材习题,融入课外元素”视角下,结合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提出了“活用课后习题”“创设现实情境”“凝练核心素养”“转变学生角色”“尊重学生差异”等多条策略,希望为广大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下,高校"三困"学生群体在学习生活和成长发展中面临更多的困难和问题,尤其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关心爱护和精准帮扶。通过科学设计、系统开设面向"三困"学生的精准帮扶课程,提供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发展资源,让学生在提升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的同时,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吴媚 《江苏教育》2023,(44):80-81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学生要“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笔者认为,学生要做到加深理解,必须通过熟读,读透语言,体味具象,洞察意蕴。传统“朱子读书法”囊括了计划、熟读、思考、力行的整个阅读过程。其中,熟读是指细读、精读、逐字逐句读。小学生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自控力弱,相同文本的“反复朗读”往往有口无心,阅读教学亦忌机械重复。因此,教师要在传统熟读法的基础上,取其精髓,探索适合儿童心智特点与思维水平的熟读策略。  相似文献   
6.
7.
8.
用写作任务群的方式冲破传统习作教学“为写而写”的樊篱,以真实问题的解决为起点来设计写作大任务,以系列化的项目完成为要点来涵养学生的写作关键能力,以交互式的人际交往为落点来彰显写作的题中之意,是积极探索“需要”导向的写作任务群建设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9.
刘锋 《文教资料》2020,(2):160-161,159
巴东一中始建于1943年,是巴东县人才培养的摇篮,被誉为“荆楚名校”“深山传奇”。自1998年至今,该校连续二十多年在全省县市级高中名列第一。笔者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到底是哪些因素造就了巴东一中的成绩?本文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遗存,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优质教育资源。北京皮影具有鲜明的北京文化特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过程中,能够发挥出独特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