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2篇
科学研究   19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16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89年   5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论教学的二重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二重性指教学过程中的预设性和生成性。预设性教学是预成性思维影响下的教学形态,关注教学性目标、教师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学习结果以及教学的秩序等,具有明显的科学主义取向。生成性教学是在生成性思维影响下的教学形态,关注表现性目标、教学过程、师生互动等,具有明显的人文主义取向。教学活动作为一种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活动,具有科学的预设性与人文的生成性的双重属性。教学的二重属性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共存、互补关系。教学研究应加强对教学生成性的研究以弥补过去研究之不足。  相似文献   
42.
43.
贾平凹是以追求大气的文学境界作为自己的审美理想的,可是,他又深浸于中国传统士大夫文化,无力超越自己的才子气质,正是两者之间的内在矛盾长期困扰着这位作家的文学道路。  相似文献   
44.
以微量元素硒与人体健康为话题 ,引导人们对硒元素生理功能的认识 ,树立科学补硒新观念 ,正确理解硒元素的二重性 ,从而使人们走出盲目补硒的误区 ,找到一个适合自己补硒的方案  相似文献   
45.
意义的传达,靠语言。人们必须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认识和思想。没有语言,就没有人类社会,就没有万事万物的显现,世界就变得漆黑一团。而语言在传达意义的同时又遮蔽了许多东西,无法完全表达清楚事物的本相和最元初意义。怎样突破语言的遮蔽、使事物完全澄明于人的面前,禅与文学正好代表了两个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46.
文章通过全面考察科学技术的历史发展过程 ,指出现代科学劳动对经济发展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认为科学劳动具有二重性特征 ,应注意研究现代科学劳动的具体形式与特殊规律。文章并分析了科学劳动范畴研究自马克思以来长期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的原因 ,指出党中央的科技政策以及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都对科技劳动给予了充分肯定 ,必将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47.
庄子的自由观具有两重性。即在社会历史层面上,他以循环论历史观为依据,抽象地否定了人类文明的一切成就,在精神象牙塔中构思自己的“自由王国”,其超越客观必然性的绝对精神自由是虚假的自由;但在宇宙自然层面上,他以“气本”,“气化”的朴素唯物论为基础,通过特殊的修养实践,肯定了个体的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其养“气”功夫和艺术创造活动,建立在对自然宇宙内在规律的合目的性的认识之基础上,此种精神快乐是真正的自由。  相似文献   
48.
从数学本质解读数学课程改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数学的本质的理解和认识,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数学课程与教学的进展.一方面,数学以严密的演绎思维、逻辑推理为手段的研究方式充分发挥了人的心智的功能;另一方面,由数学的经验性和实践性衍生出来的数学具有广泛应用性.数学课程改革需要从数学的本质特征出发,在经验与理性、形式与实质、人与社会之间寻求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49.
“井田”自书于竹帛、亮相先秦而来,高文讲章,林林总总,似行云流水,聚讼不休。回顾即将过去的千年中井田制研究的种种是与非,本文认为,信史原则与求真信念,始终是砥砺井田研究走向深入的动力。认为,井田制有两大特点:一为“公田”、“私田”(份地)的区分;一为份地的定期轮换。此二义是判断井田有无、井田性质的核心要素所在。考索三代之迹,可知井田制早在夏中后期即已推行,商代继之,至西周而完备化。井田的内涵,完全符合马克思关于农村公社具有公私二重性的历史命题。井田的性质,就是村社土地所有制  相似文献   
50.
帝国主义对华的教育侵略与教会学校的二重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在对近代中国进行疯狂的政治、经济侵略的同时,也加紧了对华的文化教育侵略。教会学校正是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教会学校旨在从精神上奴役中国人民使整个中国彻底地基督化。然而教会学校在另一方面也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