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01篇
科学研究   1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课程的整体结构以学科课程为重心,这是本末倒置的,不利于有效促进学生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我们通过长期的研究发现,中小学课程整体结构应该转变,而且可以实现转变。中小学课程的基本着眼点应该是学生素质的发展。因为:第一,个人美好生存的首要条件是自身的素质;第二,社会发展、繁荣、和谐的首要条件是社会成员的素质;第三,素质发展本身也是重要的内在目的,因为人都希望自己素质高;第四,我们现在较普遍地认识到教育要"以人为本",而人并不是空洞  相似文献   
92.
正古语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政策好与坏、事业成与败,人民群众心里最清楚、感受最直接、理解最深刻。又有人将老百姓和执政者比作水和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毛泽东在战争时期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邓小平也说过:"得民心者得天下。"古往今来,人民群众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因此,政府组成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必须将服务群众、服务基层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着眼点和坚  相似文献   
93.
我国绝大部分哲学教科书、工具书,包括对高学历人才影响很大的考研辅导资料郝将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关于人的本质的论断作为人的本质的定义,并将这一定义简化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实际上是对马克思本意的误解,“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是人的实践类本质在现实社会层面上的表现。而马克思论述过的实践本质才应成为社会主义人的本质观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94.
高职课程标准是质量管理在教育教学中的体现,在联合体合作办学实践中,课程实施是学习共同体的核心行动。联合体学院的课程标准建设,要着眼于强调教育的人本性、体现高教性、落实职业性;要着力于建设主体的多元性、建设过程的开放性、建设内容的实践性;还要关注标准的准确性、层次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95.
96.
李明 《黑龙江教育》2001,(12):42-42
近几年来,我校始终把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来抓,把实施创新教育的着眼点放在课堂上,注重教与学的创新。  相似文献   
97.
教师的培训和发展是落实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问题是目前师资培训主要是以理论为取向,着眼点一般是理论知识的获得,教师参加培训后多在理论上头头是道,但课堂教学改进不大,有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脱节的“两张皮”的现象。  相似文献   
98.
铃木孝夫是日本语言文化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涉足动物的声音活动、对人用语、文化语义学、汉字功能、日语与外语等多个研究领域,其中对人用语研究和文化语义学属于语言文化研究的范畴,是其研究的核心。本文通过对铃木孝夫这两个研究领域中所出现的用例进行分析,发现了其研究的独特视角:文化语义学着眼于语言之外的自然环境;对人用语研究着眼于语言之外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99.
新课程内容以“新、活、实”为立足点,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建构适应新课程内容改革的“有所为一有所不为”思维模式。“有所为”即紧扣新课程内容之“本”来选择授课内容,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握与学生生活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关联的内容,以能力培养为着眼点灵活处理教学内容。“有所不为”即舍弃新课程内容之“末”去更新授课内容,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不必照本宣科,局限师生的“随意性”发挥,不拘泥于教材中已有的结论。唯书本是诺。  相似文献   
100.
由于科技的发展,社会及用人单位需要的是具备一定文化基础与综合能力强的人才。数学教学是职业中专专业课程的基础,是培养创新意识、概括、综合、归纳、类比、逻辑分析能力的应用工具,它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文化课中显现出了重中之重的地位。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点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1降低理论,着眼于应用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