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3篇
教育   1219篇
科学研究   65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4篇
综合类   47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8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222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2010年12月10日,美国海军宣布,他们成功进行了一次"世界威力最大的电磁轨道炮"试射,能量达到33兆焦耳,相当于33吨重的汽车以每小时100千米的速度撞击硬墙的动能。据测算,金属炮弹的速度高  相似文献   
52.
在2008年全国理综卷1中的第17题出现了以月球运动为背景的一道试题.在很多教辅资料上也出现了这个题目,引起了众多师生的探讨.高考原题如下:  相似文献   
53.
研究了与移位映射有关的分布混沌集.通过引入p-分布攀援和轨道不变映射的概念,找到移位映射的分布混沌集.并给出了f的定义,讨论了f与σ的分布混沌关系.  相似文献   
54.
近年来,我国科幻文学蓬勃发展,从边缘走向主流,成功走出国门登上世界的舞台。其中,有着作家、学者、教育工作者等多重身份的吴岩教授为推动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这一次访谈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展开:首先,结合自己的写作经历和教学经历,吴教授谈到了中小学科幻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们的想象力;接着,对于科幻文学所展现的一些新的“文学性”吴教授讲述了一些自己的看法;随后,吴教授从世界语境探讨了中国科幻的发展历程;最后,针对提问,吴教授还对如何推动中国科幻文学走向世界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5.
金浩 《教育教学论坛》2023,(40):143-146
OBE强调教育系统以学习成果为导向,是一种契合轨道工程专业的教育模式。以东南大学“地铁与轻轨”课程为例,详述了OBE理念在课程设计中的架构作用,分解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相互关系。同时,提出了两种适合“地铁与轻轨”课程的教学方法,即“案例剖析的警钟式教学”和“角色互换的开放式教学”。通过“地铁与轻轨”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同时增强了演讲能力和阅读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56.
寻找具有优异制氢性能的光催化剂并通过太阳能驱动光催化制氢是解决环境与能源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本工作选择3个钴配合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密度泛函理论(DFT)对3个钴配合物进行优化,并评估钴配合物的计算方法,获得3个配合物的稳定结构,在此基础上计算钴配合物前线分子轨道和还原电势,分析配合物电子结构性质和制氢活性的关系,研究结果为高效分子催化剂的设计及合成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7.
目的:无砟轨道层间损伤削弱了轨道结构的整体刚度,有可能影响列车运行的平稳性和安全性。本文旨在分析层间损伤对轨道板振动响应的影响规律,构建一种快速精准的损伤识别方法,以期为无砟轨道层间损伤识别提供参考。创新点:1.基于振动响应的特征指标,提出无砟轨道层间脱空损伤的两阶段识别方法;2.建立精细化有限元仿真模型,实现对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损伤的准确识别。方法:1.利用室内足尺模型试验验证含层间脱空损伤的板式无砟轨道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图8);2.通过仿真模拟,获取时域和频域内对层间脱空敏感的损伤特征指标(图10、12和13);3.运用D-S证据融合理论对多个损伤特征指标进行融合,并采用包括损伤区域大致识别(阶段I)和精确识别(阶段Ⅱ)的两阶段识别方法实现对自密实混凝土损伤区域的识别(图24和25)。结论:1.从时域和频域提取的5个损伤指标可全面反映隐藏在振动信号中的损伤信息,但仅使用单一损伤指标很难保证识别的准确性。2.证据理论的应用可充分利用多个损伤指标之间的互补信息,降低识别的不确定性;在识别阶段I,通过融合损伤指标均可准确确定不同脱空区域的位置。3.损伤识别的准确性与...  相似文献   
58.
为提高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中自动化轨道吊(automated stacking crane,ASC)的作业效率,研究箱区动态接力点对双ASC作业效率的影响。考虑双ASC作业过程中的安全距离、相互冲突等因素,建立以最小化双ASC最长完工时间为目标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与固定贝位接力模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较于固定贝位接力模式,动态接力点模式下双ASC的作业效率更高。在不同规模算例背景下,将遗传算法与CPLEX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遗传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9.
轨道类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观教育培养,将从根本上提升高职院校轨道专业学生素养,对高质量人才培养及高素质人才教育而言尤为重要。其中,正确的就业观教育引导,有助于高职院校专业教育工作推进,同时亦可为后续阶段学生岗位就业提供保障,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轨道类专业教育人才培养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0.
张小龙 《科教文汇》2011,(30):79-79
原子核外电子在外界磁场作用下的轨道运动会对高速运动的电子磁矩产生一个反向的作用效果,从而导致物质具有抗磁性等宏观效应。那么在电动机的感应线圈中为什么没有类似的现象呢?这是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比较疑惑的地方,这里我们通过分析这两种模型,做一个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