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49篇
科学研究   22篇
体育   37篇
综合类   2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中学生物教学》2017,(22):53-54
神经递质根据存在部位不同可分为外周神经递质和中枢神经递质两大类,前者包括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嘌呤类和肽类递质,后者包括乙酰胆碱、单胺类递质、氨基酸类递质、肽类递质、其他递质。具体介绍这些神经递质的存在位置及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12.
1993年 8月 10日至 9月 19日,瑞士伯尔尼大学神经生物学家Dominik Felix教授来所进行合作,短短40天中取得了在神经递质水平中脑神经回路描述的可喜成绩。我们首先在国际上阐明了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NMDA只作用于Pc细胞,而乙酰胆碱(ACh)则等同地影响Ipc和Imc细胞,表明两个反馈回路的调节机制可能不同;第二,Imc——顶盖纤维有两类: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全运会决赛前后女子曲棍球运动员脑内神经递质的变化情况,研究连续大强度比赛对运动员神经中枢的影响。方法:在第11届全运会决赛期间,使用高级运动训练状态监控仪采集9名中国某省女子曲棍球运动员的脑电信号,并对比赛前后脑内神经递质浓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全运会决赛后,5-HT/DA比值升高,可能导致运动员的注意力下降,引发中枢疲劳;NE减少,可能使运动员的心理应激水平下降,赛前焦虑有所缓解;Ach增加、Glu/GABA比值升高,可能与运动员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4.
《科学中国》2006,(2):44-46
  相似文献   
15.
以大鼠端脑、间脑和脑干5-HT、DA、5HiAA和DOPAC等指标为研究对象,探讨长时间游泳对大鼠不同层次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研究表明:1)急性耐力运动后,脑内中枢疲劳的可能性介质--5-HT水平的提高可能发生或首先发生在某些脑区,而非全脑;其变化情况可能与运动持续时间等因素有关;2)3 h游泳运动后,间脑5-HT水平增高、DA水平显著性降低,5-HT/DA比值显著性增高;提示,间脑可能是急性耐力运动中中枢疲劳的敏感性区域;3)急性耐力运动后,大鼠端脑和脑干5-HT代谢率增高;间脑区则降低;脑内DA代谢水平在运动后普遍提高,以间脑区提高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中枢性运动疲劳相关神经递质5-HT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初步阐明了5-HT导致中枢疲劳的机制之后,目前的中枢性运动疲劳的研究趋势主要是明确5-HT及5-HT受体在不同脑区的作用,5-HT受体拮抗剂与促进剂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更开展了很多通过营养或运动干预手段延缓与消除中枢疲劳的研究.随着神经生理学研究方法的改进,目前已经可以使用脑内微透析技术等方法进行活体动物神经递质的采样,达到动态检测运动中脑内神经递质变化的目的.国内使用新技术新方法研究中枢性运动疲劳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长期适宜的运动对学习记忆提高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其机制是多方面的.一氧化氮作为一种新型的神经递质,与学习记忆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一氧化氮可影响突触传递长时程增强,可调节与学习记忆相关的神经递质的释放,调节脑血流量以及参与神经发育过程和基因表达的调控.运用文献综述法,分别探讨了一氧化氮与学习记忆、运动与学习记忆的关系,并对一氧化氮在运动与学习记忆中的潜在作用进行了较详尽地分析,从而使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运动与学习记忆及一氧化氮三者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网球天地》2012,(12):104-105
健康/美体 每天上午到阳光下漫步或者做拉伸运动1O分钟,就能有效激活体内的神经递质及其受体细胞,吸收更多氧气和自然能量,不仅能促进新陈代谢,还能让心情更加开朗。  相似文献   
19.
虽然痛被用来描述所有真正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或用损伤描述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但实际上痛有两种:第一种是伤害性痛,这种痛是生理性的,与伤害性刺激有关,第二种是临床痛,它有急性与慢性之别。急性痛源于软组织损伤和炎症,具有生物学意义,慢性痛是由神经病理改变所引起的持续性感觉异常,难于治疗。很多分子可能在伤害性痛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如经典神经递质、神经肽、质子和三磷酸腺苷等。然而新近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周围神经损伤后初级感觉神经细胞中的一氧化氮合酶、神经肽及其受体的表达发生了明显变化,这种初级感觉神经细胞的新的细胞表现型可能与周围神经损伤后常发生慢性痛的起因有关。这些结果有力地提示,慢性痛具有有别于伤害性痛和急性痛的分子和细胞机制。慢性痛研究的快速发展不仅使我们对痛机制有新认识,而且将为治疗慢性痛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兴奋性神经递质与震颤麻痹发病关系。认为与丘脑底核兴奋性冲动增加、谷氨酸能神经元兴奋性增高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