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250篇
科学研究   44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教育世界与生活世界:从“隔离”到“融通”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教育世界源自于生活世界,又与生活世界有着一定的区别。近代以来,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学校的制度化,教育世界与生活世界产生了隔离。在中国当今的基础教育领域,教育世界与生活世界的隔离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而融通教育世界与生活世界,既是现实的呼唤,又是当代教育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22.
研究了6种不同分子量的CS对EC-CS混合膜性质的影响。以6种不同分子量的CS配制比例相同的EC-CS混合液,考察膜的黏稠度和干膜的形态,研究不同膜的机械性质、吸水性及渗透性。结果表明,CS分子量为25 kDa~40kDa的ES-CS混合膜的干/湿膜都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故CS的分子量对混合膜的性质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3.
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综合叙述了大电机主绝缘的几种绝缘工艺的发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为我国大电机主绝缘的工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言圣  牛丽  蒋忠环 《科技创业月刊》2012,(5):174-175,178
五牧场区煤系地层底下存在燕山期火成岩侵入体,为煤变质提供了热动力;该区张性断裂构造使岩浆热传导和热液流动具有顺畅的通道;煤系地层上部的泥岩层起到隔热作用,煤层在长期热效应作用下形成不同变质阶段的煤种,故该区煤变质成因类型为区域岩浆热变质。  相似文献   
25.
介绍输电线路防绕击避雷针的电气设计优化部分,对其在针尖戴上绝缘帽和针体串联小气隙能够提高引雷能力进行了原理性分析和理论推导,并进行了电气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26.
建筑节能措施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危机的出现,使建筑节能技术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热点研究课题。根据发展节能住宅建筑的需要,对住宅各部分构造的节能措施进行探讨,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7.
采用激光熔覆的方法在Q235钢表面制备了wc颗粒强化的Ni基涂层。研究了铸造wc颗粒在涂层内的溶解特征。结果表明:铸造wc颗粒在涂层底部几乎完全溶解并与扩散进入的Fe发生共晶反应形成粗大的鱼骨状形貌特征M6C型碳化物;在涂层中部,铸造wc颗粒完全溶解并析出M7C3,M12C与M23C6型碳化物;在涂层边部,大部分铸造wc颗粒发生部分溶解形成3—5μm的M6C合金化反应层,保持了原有多角状结构与高硬度特征。  相似文献   
28.
采用包渗法在钼表面原位制备了(Mo,W)Si2-Si3N4复合涂层,考察了其在大气中于500℃和600℃等温循环的氧化性能,利用XRD和SEM等研究了其组织形貌.结果表明:(Mo,W) Si2-Si3N4涂层具有良好的低温抗氧化性,其在空气中500℃和600℃氧化480 h的氧化速率分别为0.0145 g/(m2·h)和0.0191g/ (m2·h),归因于涂层氧化表面形成了致密的SiO2膜.  相似文献   
29.
ABSTRACT

Historical pedal harps from the early nineteenth century are highly adorned objects, decorated with various techniques such as polychromy, gilding, decoupage, and gilt composition ornaments. Even though a large number of such instruments are kept in private and public collections, until now their decorative features have not been examined systematically. Moreover, little has been written about the motives behind the choice of various decorative techniques by harp makers. This article presents results from the investigation of a double-action harp made in 1818 by Erard, the leading manufacturer of harps in Regency London, focusing on the technological aspects of its decorative features. Various analytical methods, such as visual examination, microscopy, SEM-EDX, FTIR, and Py-GC-MS, were used to identify the inorganic and organic components in the coating of the harp and to analyse its stratigraphy. Inspection with ultraviolet light revealed details of the original layers and of later additions, while radiography made the internal structure as well as damaged areas and repairs visible. The outcome of this object-based examination was complemented by archival research on the Erard firm, providing new insight into Erard’s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30.
纳米复合镀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纳米复合镀层的制备、分类及耐磨减磨、耐腐蚀、耐高温、自润滑、催化、导磁等方面的性能,综述了近年来有关纳米颗粒在复合镀层制备过程中的沉积机理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