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4篇
教育   209篇
科学研究   14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1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探讨了裁判员与主办单位的法律关系,分析了裁判员的法律地位,剖析了比赛中裁判员受到人身损害的赔偿条件、赔偿主体和法律依据,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出口商品频繁被外国反倾销,而企业在反倾销应诉中不够积极,导致出现不利的后果。为了逐步改变中国出口产品长期以来大量遭遇反倾销而无法进行有效应诉的尴尬和被动局面,为中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创造公平的国际贸易环境,确保中国出口贸易持续发展。在文中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3.
My avatar,my self: Virtual harm and attachmen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ulti-user online environments involve millions of participants world-wide. In these online communities participants can use their online personas – avatars – to chat, fight, make friends, have sex, kill monsters and even get married. Unfortunately participants can also use their avatars to stalk, kill, sexually assault, steal from and torture each other. Despite attempts to minimise the likelihood of interpersonal virtual harm, programmers cannot remove all possibility of online deviant behaviour. Participants are often greatly distressed when their avatars are harmed by other participants’ malicious actions, yet there is a tendency in the literature on this topic to dismiss such distress as evidence of too great an involvement in and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online character. In this paper I argue that this dismissal of virtual harm is based on a set of false assumptions about the nature of avatar attachment and its relation to genuine moral harm. I argue that we cannot dismiss avatar attachment as morally insignificant without being forced to also dismiss other, more acceptable, forms of attachment such as attachment to possessions, people and cultural objects and communities. Arguments against according moral significance to virtual harm fail because they do not reflect participants’ and programmers’ experiences and expectations of virtual communities and they have the unintended consequence of failing to grant significance to attachments that we take for granted, morally speaking. Avatar attachment is expressive of identity and self-conception and should therefore be accorded the moral significance we give to real-life attachments that play a similar role. A shorter version of this paper was presented at the Cyberspace 2005 Conference at Masaryk University, Brno, Czech Republic  相似文献   
14.
有害手机短信息的社会危害及其综合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海群  王琼 《情报科学》2004,22(3):268-271
本文分析了短信业务的发展及手机短信的分类和发送方式,阐述了有害手机短信所带来的社会危害及综合治理措施,特别强调了公民自我防范意识的提高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彩票机构要承担和履行更多的社会责任,发扬彩票发行的正面影响、遏制负面影响,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问题彩民、潜在问题彩民进行有效的甄别与救助.研究初步制定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问题彩民甄别量表,通过对5个城市的调查较全面地了解了我国体育彩票问题彩民的现状,并在调查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完善体育彩票游戏规则;加大体育彩票公益宣传力度;加强对彩民购彩的正确引导;构建彩民救助机制.  相似文献   
16.
"隐性单亲"对儿童的主要危害:影响儿童性别认同和价值观形成、发展,阻碍儿童自信心形成、发展;阻滞学习进步和与异性儿童良好人际关系形成、发展。其主要形成原因是:社会变迁;学校考核制度弊端;家长教育观念发展滞后;课外生活内容单调。其主要解决途径是:家长教育观念发展;父亲要充分利用多种形式表达对儿童的爱护;学校考核制度改进;家庭、学校生活调整;社会多种支持。  相似文献   
17.
教材出错的新闻近年来屡见报端,教材之误不禁让人担忧其能否胜任传知启智、教化育人的重任.教材出错不但会给师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而且会对学校的教育地位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构成威胁,也会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教材出错的原因,一方面在于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和高素质的教材研发团队,另一方面在于教材出版市场的混乱,存在不正当竞争等等.要想提高教材质量,杜绝低级错误的发生,必须建立和完善教材监督管理机制,组建高水平的教材研发团队、营造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18.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高尚的师德可以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必须做到:教师要公平待人;教师要律已宽人;教师要理解学生;师生之间以友好的态度相处;师生之间主动交往;师生之间积极互动,合作共事;还要把握交往的度。  相似文献   
19.
家庭教育投资误区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庭教育已成为许多家庭首选的投资方向,但却表现出某种盲目性和不合理性,因此,社会应该不断完善家庭教育的投资环境,加强研究,为其提供必要而有益的指导,使其趋于理性、合理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作为损失分担规则,公平责任在体育运动致害案件的适用中存在争议。我国民事立法对公平责任的适用范围经历了由宽松到严格限制的过程。通过对体育运动致害案件民事裁判文书的实证研究发现:司法实践中,法官在公平责任的适用条件和赔偿范围上都超越了其应有的内涵,自甘风险规则也并非体育运动致害的免责事由。《民法典》对公平责任适用范围的严格限制和自甘风险规则的确立,体现了我国法治的进步,有利于体育运动的积极开展。后民法典时代,体育运动致害案件中损失的分担,一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保险制度,另一方面需要在《民法典》的规则体系之下,通过民法解释学对公平责任和自甘风险的适用规则进行阐释。在极端案件中,应当肯定公平责任的适用,以实现其背后所体现的矫正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