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3篇
体育   107篇
综合类   3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简易力量测试法和等速肌力测试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严  郝卫亚  温煦  庄洁 《体育科学》2006,26(9):44-46
目的:探讨体质监测中握力、下肢蹬踏爆发力作为力量素质的简易测试法能否反映人体的力量素质。方法:随机抽取311例上海市普通市民,进行握力,下肢蹬踏爆发力,肘、膝关节运动速度为60°/s的等速向心力量测试。对握力与肘关节等速向心力量,下肢蹬踏爆发力与膝关节等速向心力量进行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握力与肘关节屈肌峰力矩正相关(r=0.815),与肘关节屈肌相对峰力矩正相关(r=0.712);下肢蹬踏爆发力与膝关节屈肌峰力矩正相关(r=0.764),与伸肌峰力矩正相关(r=0.766);结论:握力、下肢蹬踏爆发力可以作为人体力量素质的简易测试方法并可应用于体质监测工作中。  相似文献   
72.
为探讨等动训练对促进运动员膝关节术后肌肉力量恢复的应用价值,采用了美国产CYBEX770等动力系统对3名膝关节术后运动员进行膝关节肌肉4周力量恢复训练。结果表明,等动训练后运动员膝关节肌肉力量明显提高,提示等动训练对促进运动员膝关节术后肌肉力量恢复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3.
对不同项目运动员躯体肌力的等动测试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用Cybex 6000以60°/sec的速度对柔道、体操和排球项目的36名优秀运动员躯干肌力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等动测量与评价。结果表明,不同项目的运动员,躯干肌肉的生物力学特征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74.
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膝关节等速肌力特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通过对36名二级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双侧膝关节进行等速测试,探析青少年短跑运动员膝关节向心屈伸肌群的生物力学特性.为运动训练、科学选材及临床康复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Kinitech等速康复肌力测试系统对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膝关节屈伸肌群进行等速测试。结果: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双侧膝关节屈伸峰力矩随测试速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且膝伸肌大于膝屈肌(P〈0.05),峰力矩屈伸比(V/E)随给定测试速度的增加呈递增趋势;最大功率随测试速度的增大而增加,同一测试速度下屈、伸肌群最大功率无明显差异,左、右侧相比也无显著性差异(600/s伸肌除外);屈伸肌群达峰力矩的角度(APT)表现为伸肌角度明显低于屈肌角度,随速度增加左右两侧膝关节达峰力矩的角度无显著差异:双侧膝关节屈伸肌群达峰力矩的时间(TPT)随测试速度的增加而减小,同一测试速度下伸肌达峰力矩的时间大于屈肌;右侧膝关节屈肌相对峰力矩(PT/BM)与下肢形态学指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正相关。结论: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膝关节峰力矩变化规律与成年人相一致,但左右侧膝关节屈伸肌群做功能力发展不平衡,屈伸肌群运动达峰力矩角度、达峰力矩的时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5.
对30名受试者正常和“外八”两种落地姿态立定跳远成绩、走路步向角、踝关节内收、外展等动肌力测试,探讨“外八”姿态落地对立定跳远成绩的影响。结果发现:与正常姿态落地相比,立定跳远采用“外八”姿态落地对落地后身体稳定性的影响差异不具显著性;两种落地姿态的立定跳远成绩差异没有显著性;采用外八字姿态落地,50%(男8人,女7人)成绩下降,幅度为0.05 m,33.3%(男4人,女6人)成绩上升,幅度为0.07 m,百分率和升降幅度差异均不具显著性;采用外八字姿态落地立定跳远成绩升降幅度与步向角,踝关节快、慢速外展最大幅度均中等程度相关(P<0.05)。结果说明:与正常落地姿态相比,外八字落地姿态立定跳远的成绩升或降因人而异,与受试者步向角,踝关节快、慢速外展的最大幅度呈中等程度相关,步向角越小,踝关节外展最大幅度越大,采用外八字姿态落地立定跳远的成绩提高的几率越大。  相似文献   
76.
目的:分析浙江师范大学投掷训练队优秀运动员腰背肌的生物力学特征,探讨投掷运动员的成绩与腰背屈伸肌群力量的关系,为投掷训练和易受伤部位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德国Isomed2000等速肌力测试系统进行核心力量等速肌力测试,测试严格按照Isomed2000等速测试系统使用手册的要求进行操作。结果:优秀投掷运动员腰背屈伸肌群等速向心收缩峰力矩随测试速度(30°/s~180°/s)的增加大体呈递减趋势,且随着角速度的增大,优秀投掷运动员的腰背屈伸肌群等速向心收缩峰力矩下降幅度(斜率K:伸-0.884小于屈-0.655)比普通人(K:伸-0.275小于屈-0.035)小,且优秀投掷运动员伸肌最大峰力矩的下降幅度要比屈肌小;在角速度为30°/s到120°/s时,最大功率随着给定角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在180°/s时又有所减小;腰背屈伸肌群峰力矩的角度在30°/s到180°/s时伸肌55.5°~58°大于屈肌的54.5°~56.25°,随着角速度的增大,大体呈上升趋势,在30°/s时峰力矩角度最小。  相似文献   
77.
Abstract

The continuous execution of swimming techniques may cause muscle imbalances in shoulder rotators leading to injury. However, there is a lack of published research studies on this topic.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a competitive swim period on the shoulder rotator–cuff balance in young swimmer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pretest–posttest design was used, with two measurements performed during the first macrocycle of the swimming season (baseline and 16 weeks). Twenty-seven young male swimmers (experimental group) and 22 male students who were not involved in swim training (control group) with the same characteristics were evaluated. Peak torque of shoulder internal and external rotators was assessed. Concentric action at 1.04 rad s?1 (3 repetitions) and 3.14 rad s?1 (20 repetitions) was measured using an isokinetic dynamometer (Biodex System 3). External/internal rotators strength ratios were also obtained. For both protocol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training effects on internal rotator strength and external/internal rotator ratios (p ≤ .05). This trend was the same for both shoulders. Within-group analysis showed significant changes from baseline to 16 weeks for internal rotators strength and unilateral ratio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wimmers' internal rotator strength level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contrast, a significant decrease of the unilateral ratios was observed. Findings suggest that a competitive swim macrocycle leads to an increase in muscular imbalances in the shoulder rotators of young competitive swimmers. Swimming coaches should consider implementing a compensatory strength-training program.  相似文献   
78.
通过对9~20岁203名普通大、中、小学男生双侧膝关节进行等速测试,探讨青少年男子膝关节屈伸肌群的发育特征.利用Kinitech等速测力系统对研究对象双侧膝关节屈伸肌群进行60°/s、120°/s、240°/s 3种速度的等速测试.结果显示:青少年男子膝关节屈伸肌峰力矩值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大,不存在某个年龄段快速增长的现象,在同一年龄膝关节屈伸肌峰力矩值均随测试速度的增加而减小;同一测试速度下同年龄同侧屈肌与伸肌比较,膝关节屈伸肌峰力矩值各年龄段伸肌均大于屈肌,在60°/s测试条件下,差异在9~14岁表现出显著性(P<0.05),在15~20岁表现出高度显著性(P<0.01),在120°/s测试条件下,左侧差异在14~20岁表现出显著性,右侧差异在15-20岁表现出显著性;同一测试速度下同年龄异侧同名肌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膝关节屈伸肌力比H/Q值在同一测试速度下,随年龄的增大均呈现出减小的趋势;同一年龄H/Q的值随速度的增加呈现出增大的趋势.结论为:9~20岁男子膝关节屈伸肌群力量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大,但表现出随年龄增长屈伸肌力比H/Q值呈递减的趋势,形成随年龄增大屈伸肌群力量差距增大的现象.  相似文献   
79.
阅读近20年来国内外相关科研文献,从运动机理上对体能训练引起的骨骼肌变化进行详细的阐述,说明了等速测力法是目前用来作为运动肌肉系统的机能状态和运动损伤的治疗效果评定的一种客观指标,并对我军新兵不同训练模式下体能训练前后肌肉功能评价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0.
文烨 《中国体育科技》2012,48(4):71-77,89
目的:研究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和普通在校大学生肘关节拮抗肌活动在等动屈伸过程中的差异。方法:以8名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和8名普通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利用Biodex等动测试仪和Noraxon表面肌电仪记录上肢肘关节等动屈伸过程中作为拮抗肌的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力量特征和表面肌电信号特征。肘关节伸肌和屈肌分别在最大等长收缩、15°/s、30°/s、60°/s、120°/s、180°/s、240°/s条件下进行3次最大等动离心屈伸运动。以标准化的均方根振幅(RMS)和标准化的峰值力矩作为评价指标。结果:对于大学生和优秀乒乓球运动员来说,随着肘关节速度的增加,两组受试者的屈伸肌力矩都呈下降趋势,大学生表现为速度大于60°/s时伸肌力矩大于屈肌力矩(P<0.05),优秀乒乓球运动员表现为伸肌力矩低于屈肌力矩,但没有统计学差别(P>0.05)。大学生和优秀乒乓球运动员都表现为在向心收缩时不同速度下随着主动肌力矩下降,拮抗肌激活水平表现为逐渐增高,且所有线性拟合系数r2>0.7。优秀乒乓球运动员拮抗肌肱三头肌的激活水平(在MVC时:10.1%±5.2%,240°/s时:15.1%±6.6%)要显著低于普通高校大学生(MVC时:29.3%±8.8%,240°/s时:38.0%±15.1%)。而作为拮抗肌的肱二头肌激活水平在普通大学生和优秀乒乓球运动员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优秀乒乓球运动员拮抗肌/主动肌肌电活动比要显著低于普通大学生(P<0.05)。结论:与普通大学生相比,优秀乒乓球运动员肘关节拮抗肌肱三头肌的激活水平要更低,这可能是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对肘关节周围肌肉进行长期训练的结果。而两者拮抗肌肱二头肌激活水平没有统计学差异,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两者在日常活动中肱二头肌作为拮抗肌经常为了克服地心引力受到同样的刺激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