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03篇
教育   575篇
科学研究   63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282篇
综合类   94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4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近几十年来,中国女子竞技体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在国际大赛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引起了广大专家学者的关注。本文分析近十年来中国男女运动员获世界冠军、破世界纪录及近六届奥运会的情况,得出"女子竞技体育优势"的结论,随后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旨在为保证其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社会学依据。  相似文献   
32.
对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的产生与发展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并对其发展现状进行了描述与评价,同时针对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建设问题展开探讨与展望。  相似文献   
33.
社会学视域下传承武术文化的教育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倪依克  邱丕相 《体育科学》2007,27(11):15-20
社会学对于武术文化教育问题的讨论更为关注其得以运行的社会宏观背景,这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凸显教育问题本来具有的社会底蕴。基于社会学视角,武术文化教育研究中应贯穿着教育第一;培育公德和私德;武术文化教育不等于同现代学校体育教育;武术文化教育不仅是传统文化教育,也包括文化传统的教育;武术文化教育是动态的、多层次的等理念。基于上述理念,社会学视域下当代武术文化教育可以从完善教育体系,实现渗透教育;规范相关内容;普及中凸现娱乐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重新定位等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34.
体育人文社会学概念的逻辑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体育人文社会学概念失范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及规范的措施进行了逻辑分析与归纳。结论认为,体育人文社会学概念的失范现象主要表现为内涵不清,外延不明。产生的原因:定义方法的多样,体育人文社会学科专业设置的特殊历史背景,体育人文社会学概念与语词关系的复杂性等。规范的措施:正确处理体育人文社会学概念与语词的关系,避免语词歧义;应采用不同的定义法对体育人文社会学及相关概念进行界定。  相似文献   
35.
体育社团社会资本的概念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社会资本主要观点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分别阐述体育社团社会资本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分析体育社团社会资本的功能,主要表现在有助于改善体育社团的经济状况;有助于培养体育社团的社会公信力;有助于体育社团获取有效信息;有助于提高体育社团的管理效率等。  相似文献   
36.
摘要:在道德社会学理论视角下,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针对运动教育模式开展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所体现出具体的德育实践形式与价值进行分析和阐释,为我国运用运动教育模式来开展德育实践活动提供参考,为开发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载体提供启示。研究结果如下:1)运动教育模式下围绕某项体育比赛组织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形成模拟的集体社会生活世界,这是一个渗透德育理念的道德实践场域,参与者在该场域中作为担负不同角色职能的道德实践个体,被不同的道德实践单元接纳;2)道德实践个体在活动中,通过道德实践单元内的言行交往,生产出“角色职能、团队认同、分享成败”道德事实,而在所处道德实践单元与其他道德实践单元之间的言行交往,生产出“公平竞争、分享成败、行业认同”道德事实;3)生产出道德事实的言行交往,不仅实现了其“社会群体归属感”和“纪律精神”的属性,更是将社群属性的纪律精神内化为“自律”属性。  相似文献   
37.
王根顺  吕成祯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27(2):97-101,123,124
总结社会学视角下课程概念的特征、论述社会学视角下高等学校课程资源的内涵,从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两个方面探讨高等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社会学价值,阐释社会学对高等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影响。  相似文献   
38.
在传播社会学的视野里,《论语》既是春秋时期贵族政治兴起和礼制复兴的产物,又是城邦制民主政治兴起后,“士”阶层文化消费、伦理教育思想与文化传播社会科学的征候。作品中诸多审美范式和哲学对话方式被春秋时期及后世传媒文化频繁援引,作为一种新型“哲学咨询”式知识传媒形态,它被发现或未被阐释的传播社会学知识俨然成为春秋社会的“转述者”。  相似文献   
39.
科学是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科学的发展必然对艺术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本文从艺术社会学、艺术表现手法、艺术材料、艺术家族四个角度立足与艺术史的视野来探究科学与艺术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40.
This paper analyses a specific disjunctive policy space in Scotland involving the current key children's social and educational policy agenda, Getting it Right for Every Child (GIRFEC), and a recent national report on teacher education, the ‘Donaldson Report’. In four main parts, the paper first introduces and applies in policy review and analysis a capitals frame to identify the policy–practice discontinuities currently inherent in the ‘GIRFEC-child practitioner education’ policy space, exemplified by the Donaldson Report. Then, the same capitals frame is applied to examine the capitals resources demanded in the particular ‘child–child practitioner education’ policy space previously delineated. Next, examples of policy disconnects amongst current child practice and practitioner education policy prod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which warrant a concerted integrative cross-sector project to ensure coherent social and intellectual capital relations at all levels, are discussed. Finally, the paper calls for the governing professional registration bodies and universities involved in the education of child-sector practitioners to engage in the redesign of university programmes underpinned by principles of transdisciplinarity and transprofessionalism. The methodology is policy sociology and policy text analy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