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08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140篇
教育   11788篇
科学研究   1197篇
各国文化   185篇
体育   545篇
综合类   793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66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09篇
  2021年   315篇
  2020年   323篇
  2019年   164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87篇
  2015年   467篇
  2014年   905篇
  2013年   980篇
  2012年   1093篇
  2011年   1009篇
  2010年   746篇
  2009年   691篇
  2008年   804篇
  2007年   1051篇
  2006年   997篇
  2005年   991篇
  2004年   855篇
  2003年   827篇
  2002年   634篇
  2001年   557篇
  2000年   354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3篇
  1984年   65篇
  1983年   54篇
  1982年   49篇
  1981年   47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25篇
  1978年   46篇
  1977年   36篇
  1976年   3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就业能够激发农村各项事业的创新活力并缓解大学生群体的就业压力,推动农村经济长远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至今,大学生返乡就业工作出现许多问题,大学生陷入就业困境。高校正在尝试通过强化继续教育等措施提升学生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力,引导大学生走出返乡就业困境。简述新时代大学生返乡就业的意义及影响大学生返乡就业的因素,并结合实际探究新时代大学生返乡就业面临的困境,从继续教育角度提出引导大学生走出困境的方法,为强化大学生返乡就业信心、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供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992.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2021年国际学术年会(简称AECT 2021)于11月2日至6日在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如期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聚焦技术创新,回归学习本质”(A Return to Learning through Innovation),采用实地现场和线上交流同时进行的复合式会议方式,为因疫情而不能现场参与会议的学者们提供了互动交流机会。来自世界各地近1000位教育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教育实践人员、教学设计师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生和企业人士,围绕主题展开了丰富多彩的交流与研讨。在为期五天的会议期间,与会者共同探讨了“创新”(Innovate)的蕴意,强调通过创新促进学习,展现了学习与技术间多维、多元与一体的特性。AECT 2021共举办了600多场会议发言,3场特色研究报告,39场创新式演讲,58场小组讨论,42场海报展示和21场专业发展工作坊。另外,会议还特别增加了健康主题活动,通过冥想、瑜伽等活动,思考与探讨数字化时代的技术与身心发展平衡等问题。  相似文献   
993.
姚磊  郭哲  胡德鑫 《成人教育》2022,44(3):74-78
作为应对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战略部署,“双高计划”对打造引领高职教育创新式发展的高水平专业群,进而形成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同频共振的新格局有着深远影响。高水平专业群的形成主要由国家战略顶层设计、适应产业变革要求、提升资源整合效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多种因素协同耦合催生,其组群逻辑主要以产业发展、职业分类、国家需求和知识生产四种要素为基本导向。提出未来我国高水平专业群建构的“动力—运行—支撑—评价”四维行动路径,即以顶层设计引领发展、以利益协整带动发展、以整合资源优化发展和以多元评价助力发展。  相似文献   
994.
双减背景下,作业"提质增效"成为回归家庭作业育人功能本位的核心关切。基于国内外中小学家庭作业实证研究分析,结合我国当前家庭作业的现实话题,循证剖析与揭示现象背后的深层机制。由此展开在作业"减负、提质、增效"导向下的五方面路径优化探索,首先组织建立高效性、统筹性和可审查性的作业管理制度,严格把控作业时长与总量;其次,探求跨学科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多元作业设计形式,兼顾学科内容巩固与高阶思维培养;第三,践行作业分层布置策略,彰显作业的关怀性、激励性与个性化特征;第四,健全导向性、即时性和互动性的作业评价反馈机制,激发学生兴趣和内生驱动力;最后,聚焦家长在家庭作业中的情感参与并加强社会支持,家校社协同推进课后服务质量与效果,以打造各司其位、协同育人的双减新生态。  相似文献   
995.
曹植的《神农赞》《黄帝赞》等一系列作品将炎、黄二帝的形象分为圣人君王、神灵仙人、英雄领袖、典故人物四种。这些作品赞颂了炎、黄二帝厚生爱民的丰功伟绩,反映了曹植作为贵族阶层的炎黄观,暗合了他厚德爱民的思想,也寄托了他政通人和的愿望。同时,曹植创作的《黄帝赞》,为后世赞体确定了范式。曹植对炎、黄二帝的崇拜和赞美,反映出魏晋时期士人们的炎黄观和民族共同体观念,为炎黄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996.
通识教育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的一流研究型大学——北海道大学秉承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理念,创建了日本具有先驱意义的全校共建式通识教育模式——"北大方式",由独立于各院系的"高等教育推进机构"统筹运营;课程设计遵循跨学科原则,重视国际化发展以及大学组织间的资源优势共享;坚持"由最好的教师进行最好的通识教育"的宗旨,选拔各院系及相关机构的优秀学者任教;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教师发展支持体系以及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学业支持体系。日本北海道大学的通识教育模式及实践经验为我国高校推动通识教育改革、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97.
全面加快推进创新创业(以下简称"双创")教育改革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适应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现实诉求。以应用型高校"双创"教育为例,随着"双创"教育的逐渐深入,一些深层次问题,如"双创"教育要素缺乏协同性、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教师队伍与现实需求不匹配及实践环境不合理等问题逐渐凸显。有必要根据教育生态学理论和协同发展理论,探索构建基于"政校行企"多元协同的"双创"教育保障机制,并结合"课赛融合、外引内培、资源整合"等创新举措,完善课程体系、提升教师能力、强化实践环境,全面营造"双创"教育良好生态体系,助力应用型高校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双创"人才。  相似文献   
998.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普遍将人力资源开发活动的焦点转移到创新型人才培养上,创新创业人才成为新的国际竞争指标。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仍偏重于强调理论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忽略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创业精神培育,限制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步伐。对此,应树立“学做创”联贯的新型人才培养观,建立起双重驱动、评价激励等有效机制,探索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路径。  相似文献   
999.
文章以《中小学语文课标》为依据,对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大口语交际、写字教学的力度,强化文本的“用件”性质,以读促写,落实合作探究教学本义的策略,从而正本清源,回归语文教育本身,构建优质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000.
古典诗歌中诗人为充分表达情感都要借助一些有效的方式和方法,掌握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手法可以帮助高中生学会鉴赏并达到解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