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0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220篇
教育   1048篇
科学研究   238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2333篇
综合类   1240篇
信息传播   14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246篇
  2012年   276篇
  2011年   314篇
  2010年   334篇
  2009年   366篇
  2008年   437篇
  2007年   508篇
  2006年   467篇
  2005年   414篇
  2004年   282篇
  2003年   196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41.
现代奥运会自诞生以来就带着不可消除的政治化属性,天然存在有利于民族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价值。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体育国际传播保持原有传播价值的同时,也呈现了新的特征:突破时空限制的画面呈现、观众的虚拟在场、赛博空间中的跨文化交流样态。对此,在新的技术背景和传播环境下,以奥运会为代表的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未来研究方向呈现出实体空间的跨文化交流研究、赛博空间中的网络田野调查与媒介记忆以及国际体育赛事的非仪式化传播研究的特征。同时,传播研究中的“媒介转向”对于现代奥运会国际传播研究来说也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面向。  相似文献   
942.
基于社会学视角,从事件-过程的系统性考察和行动主体视角出发对北京冬奥会后期效应与东北冰雪产业振兴逻辑进行分析。研究认为:(1)北京冬奥会期间,基于国家的政策制定、组织实践与个体的政策认知、文化表达和价值认同的高度一致性,民众实现了在认知、行为和意义层面上的冰雪文化启蒙。后冬奥时代,兴趣与动机激励是实现从具身体验到惯习行为的关键。以冰雪参与旅游为主体的消费阶层的培育和形成,是冰雪文化产业走向成熟、稳定的标志。(2)由媒介营造的奥运喧嚣视觉景观,促使冠军和金牌经历了解码和编码的再生产过程,喧嚣过后,后冬奥时代集体意识与个体认知的秩序将面临重建。平衡集体意识创造出来的物质世界,使“网红”变为“长红”将是赓续冬奥效应的关键。(3)东北所拥有的资源、人才和区域优势为纾解北京冬奥会的后续效应提供了可能,由于冰雪文化的参与存在社会阶层和经济资本等价值属性,因此在个体参与的行为选择上呈现出“选择性亲和”和“选择性疏离”的理论指向。(4)深耕冰雪旅游的内容与产品,实现冰雪旅游产业的优化供给,建立以冰雪旅游产业作为重要产业工具的治理模式,实现“旅游+”的发展,是后冬奥时代发展东北冰雪旅游产业的关键。需要我们从本质上构建文化涵养制度、制度决定观念、观念体现价值、价值决定行为的逻辑递进和循环关系。  相似文献   
943.
目的:探究3周海拔1550 m亚高原训练对优秀青年男子越野滑雪运动员生理机能和身体成分的影响,并且提出针对性的备战训练建议。方法:国家越野滑雪集训队10名优秀青年男子越野滑雪运动员[年龄(18.7±1.5)岁,身高(78.5±5.8)cm,体质量(66.6±4.7)kg]在亚高原(海拔1550 m)进行3周训练,并在亚高原训练前后对运动员的生理机能和身体成分进行系列测试。使用重复方差分析对运动员数据进行自身比较。结果:运动员由平原初上亚高原时,乳酸阈测试血乳酸浓度显著提升(P<0.05),最大摄氧量和红细胞浓度显著降低(P<0.05)。经过3周训练后,运动员的乳酸阈测试血乳酸浓度和最大摄氧量显著下降(P<0.05),全身总质量、上肢肌肉质量和下肢脂肪质量显著提升(P<0.05)。结论:由平原初上亚高原时,运动员乳酸阈能力和最大摄氧能力显著降低。3周亚高原训练后,运动员的乳酸阈能力和上肢肌肉水平显著提升,最大摄氧能力下降幅度明显。建议:在进行亚高原训练时,我国优秀青年越野滑雪运动员应当注重对心肺摄氧能力的训练,并且注意提升周平均高强度训练(high intensity training,HIT)训练总时间,以维持和提升最大摄氧能力。  相似文献   
944.
从北京奥运会看体育在国家软实力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载体。2008年北京奥运会改变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地位,提高了国民素质,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弘扬了中华体育精神,促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彰显以“和谐”为核心的人文奥运理念,是体育软实力的有力展示。  相似文献   
945.
北京市健身俱乐部健身课程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研究北京16家健身俱乐部的健身课程,并结合4年的俱乐部执教实践经验,得出如下结论:健身课程逐渐向意念-身体发展;舞蹈类课程成为健身课程发展的另一大趋势;利用俱乐部场地器械,衍生出了更多的特殊健身课程;针对身体局部肌群练习的课程将继续发展;技击课程凸现健身俱乐部,竞技项目走近大众。  相似文献   
946.
小岗村”包干到户”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突破口,是很值得研究的一个历史现象。它发生的特定历史背景、做法的秘密与严肃、所蕴涵内容的丰富与意义的深远,都极有挖掘价值。仅从党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群众路线、屡屡出现的左倾路线、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工作作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方面,提出点历史借鉴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947.
北京新农村建设中的体育管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专家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北京市农村体育管理进行了初步研究。对北京市现阶段农村体育管理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基于现实情况,提出了改进北京市农村体育管理工作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48.
多元文化视角下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之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多元文化理论进行了阐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应有之意:1)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要更具“平等观”;2)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要更具交流性;3)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要更具融合性(内聚性)。指出了奥林匹克文化多元化的最大障碍:1)“西方中心论”思想的根深蒂固;2)民族文化(体育文化)自信心的羸弱。  相似文献   
949.
分析了奥林匹克运动具有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用的原因,指出奥林匹克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开放性为中国人接受和积极参与奥林匹克运动提供了可能性,但奥林匹克运动对中国文化产生影响并在其中生根、发芽和成长,必须倚赖如下两点:首先,奥林匹克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具有融通性;其次,中国社会现实需要奥林匹克文化,这是最直接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奥林匹克运动在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过程中的作用特点:在作用的产生上表现出时代性与一贯性;在作用的效果上显现出立时性和长效性;在作用的方式上呈现出互动性与互补性。  相似文献   
950.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咨询法,对比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历届奥运会项目和全运会项目设置,定义了"新兴奥运项目"、"新兴奥运项目文化融合的含义及其显性特征"。从为这些新兴项目的文化融合创造良好外部环境的角度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方案,如联合媒体加强宣传、适当开放现有场地、采用免费的方式吸引消费者、官方推动、明确体育社团性质及多办民间赛事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