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13篇
  免费   216篇
  国内免费   209篇
教育   6496篇
科学研究   947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368篇
综合类   519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19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67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259篇
  2014年   642篇
  2013年   600篇
  2012年   691篇
  2011年   702篇
  2010年   552篇
  2009年   473篇
  2008年   559篇
  2007年   557篇
  2006年   586篇
  2005年   483篇
  2004年   426篇
  2003年   344篇
  2002年   292篇
  2001年   222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51.
在回顾和分析我国1979年以来教育哲学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认为当今教育哲学研究应关注教育实践、关注各种社会思潮,对教育发展中提出的一些根本问题从方法论的高度给以理论上的阐明和科学的预测,使教育哲学切实发挥指导教育实践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2.
第二次语言的哲学转向,使哲学研究的主题转向语言与世界的关系。语言与世界是两个相互联系而又独立的系统。词语涵义和事物指称之间没有等同关系。迷信是语言的创造物,是人类对神秘事物想象的语言表述。它作为文化沉淀的一部分又有其顽固性。  相似文献   
953.
邓小平确立了价值哲学的根本理念,开启了考察世界的价值视角,提出了若干价值哲学的理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作为价值的基础,以现实社会存在的价值问题作为关注的核心问题,在与真理观的统一中把握价值问题,是邓小平的价值哲学论区别于西方价值哲学理论的根本点。邓小平的价值哲学理论所表现出的从理论体系建构向现实问题研究的转向的倾向,对于推动中国大陆价值哲学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它以人民作为价值和评价主体的宗旨,对于各级领导干部具有重要的实践规范作用;它所蕴含着的一系列方法论原则,对于人们研究和处理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54.
壮族的哲学思想起源于原始社会 ,保存于民间的各种神话传说之中。在原始社会 ,壮族先民依赖自然又与自然作斗争 ,他们把宇宙万物的变化归结为客观物质“气” ,“气本原说”。认为宇宙是自然演化而来 ,人类起源也出自于客观自然的物质花 ,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955.
高校立德树人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由高校内部各生态子系统和家庭、社会等外部环境子系统共同构成,每个子系统都占据一定的生态位并发挥独特的作用,因此借助生态位理论开展高校立德树人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坚持以系统关联性、多样层次性、动态平衡性、协调共生性的原则建构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生态运行路径,有助于提升高校立德树人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56.
环境社会关系的特点决定了环境法调整方法是一个方法体系。传统法律方法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法律方法经过“绿化”仍然是环境法的基本方法。但是,传统法律方法不能完全适应环境法调整社会关系的需要,生态化方法就是为了弥补传统法律方法的不足而产生的环境法特有的调整方法,传统法律方法和生态化方法的组合和综合运用,形成了环境法特有的调整方法系统。  相似文献   
957.
以“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为己任的法兰克福学派,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实践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在三个主要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哲学。进行了历史性的“重建”:一继承了马克思的批判精神,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现象进行了深刻地剖析;二强调人的主体性,立足于“交往行为”诠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三突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试图用“技术决定论”替代马克思关于经济因素对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958.
建设生态文明和保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培养现代人的生态伦理意识为前提。学校应把生态德育融入到传统德育体系中。通过对河南省6所高校2000名学生生态意识现状的调查,结合调查结果,提出了对学生进行生态德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959.
哲学的内在矛盾是哲学发展的动力与源泉。从生存论的角度看,哲学的矛盾由表及里地展现为哲学理解的矛盾、哲学之知的矛盾和哲学活动的矛盾。哲学理解的矛盾表现为各种哲学观的冲突,哲学之知的矛盾表现为本体与境界、本体论思维方式与主体性思维方式、直觉与逻辑、绝对和相对等诸多的对立,而哲学活动的矛盾实即人的基本生存矛盾,表现为心理与文化的矛盾。中国当代哲学理解的矛盾透露出哲学之知的矛盾是哲学活动的矛盾的理论表达,哲学活动的矛盾则是哲学之知的矛盾的基础。因此,合理的哲学之知应该表达哲学活动的内在矛盾,揭示人的生存矛盾,并为人的生存矛盾的解决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60.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和发展息息相关,它不仅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了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近年来由于对湿地旅游资源的过量开发,大量的湿地急剧丧失,继而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平衡。对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其保护进行分析,以期为全面开发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实现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