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8篇
教育   258篇
科学研究   98篇
体育   79篇
综合类   26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201.
摘要:目的:通过太极拳云手技术对脊柱曲度影响的实证研究,探索太极拳形态的核心技术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实验方法对高水平太极拳组和普通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高水平太极拳组,在太极拳云手动作的脊柱变化是脊柱胸腰段曲度在胸椎1~7节上没有明显变化,而从第8~12胸椎,包括全部的5节腰椎,整体上都存在比较大的后凸趋势,且呈现出逐节递增的变化特征。结论:1)太极拳形的核心要素是脊柱的生理弯曲减小,由“S”型变化“C”型,形成近似“中直”的轴形。太极拳运动能够对人体脊柱的曲度和活动度起到很大的锻炼功效,有长期太极拳练习经历的人群,在对脊柱曲度变化的调节和控制能力上要明显优于短时间或无太极拳练习基础的人。2)受传统“中庸思想”影响和太极拳攻防化劲发力要求形成了太极拳形的“中直”脊柱形态变化。3)脊柱生理弯曲改变,使脊柱椎间盘受力均匀,深层肌肉得到锻炼,可以有效缓解和治疗脊柱疼痛等脊柱疾病,有助健康。4)依据研究结果提出“靠墙站桩”简易健身方法。  相似文献   
202.
从古文字资料看,中国上古时代的社会,氏族是重要的组织结构,有着独立的标志和武装。封土植树是原始的地域界线,随后,国家疆域意识成熟并实行疆土规划,在部族之间的征战中王权意识形成。上古时代的氏族、国家、王权等观念较为形象地保留在中国的古文字形体结构中了。  相似文献   
203.
脊柱稳定操对预防自由式滑雪运动创伤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徐凛  隋力  姜建辉 《冰雪运动》2009,31(4):51-54
为了有效预防自由式滑雪运动损伤的发生,创编了脊柱稳定操,并通过对吉林省体育运动学校16名自由式滑雪运动员为期2年的效果实验,证实了脊柱稳定操是预防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腰背肌肉筋膜炎和腰骶/骶髂关节炎的有效方法。并提出人体"核心"部位的稳定性对完成自由式滑雪空中动作非常重要,建议教练员在身体素质训练中必须重视身体核心部位稳定性的练习,应长期坚持脊柱稳定操的练习。  相似文献   
204.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的运动对大鼠胃组织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3组:安静对照组(C)、疲劳组(F)和力竭组(E)。训练过程中,观察记录大鼠每天的行为学特征,训练结束后,取胃对实验大鼠的胃窦部组织进行大体形态学和光镜观察,并且计算溃疡指数;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胃组织中磷脂酶A2(PLA2)活性的变化。结果:疲劳组大鼠胃组织形态结构与安静组无显著差别,力竭组大鼠胃组织形态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病理性变化,大鼠胃组织中的PLA2活性随运动强度增大而升高.结论:疲劳性运动对胃组织形态结构影响不大,不会诱发运动应激性溃疡,力竭性运动使胃肠道出现病理性变化,即形成溃疡,可能与PLA2介导的自由基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205.
利用超临界CO2作非溶剂可以制备聚乳酸膜。通过扫描电镜研究了不同成膜条件下膜断面形态的变化,超临界CO2的作用促使膜结晶度提高,得到胞腔状开孔结构膜。  相似文献   
206.
Urban planning and morphology have relied on analytical cartography and visual communication tools for centuries to illustrate spatial patterns, conceptualize proposed designs, compare alternatives, and engage the public. Classic urban form visualizations – from Giambattista Nolli’s ichnographic maps of Rome to Allan Jacobs’s figure-ground diagrams of city streets – have compressed physical urban complexity into easily comprehensible information artifacts. Today we can enhance these traditional workflows through the Smart Cities paradigm of understanding cities via user-generated content and harvested data in a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ontext. New spatial technology platforms and big data offer new lenses to understand, evaluate, monitor, and manage urban form and evolution. This paper builds o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visual cultures in urban planning and morphology to introduce and situate computational data science processes for exploring urban fabric patterns and spatial order. It demonstrates these workflows with OSMnx and data from OpenStreetMap, a collaborative spatial information system and mapping platform, to examine street network patterns, orientations, and configurations in different study sites around the world, considering what these reveal about the urban fabric. The age of ubiquitous urban data and computational toolkits opens up a new era of worldwide urban form analysis from integrated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perspectives.  相似文献   
207.
撒拉族是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同其他穆斯林民众一样,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以《古兰经》、《圣训》为指导原则和文化载体.历史上,撒拉族在与我国西北其他少数民族和谐相处、交流互动过程中,在借鉴汉族和其他民族文化的同时,保持了自身独特的民族性.撒拉族宗教音乐就是其独特民族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本文对青海循化撒拉族宗教音乐形态及特点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对伊斯兰音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208.
利用扫描探针显微镜考察了硅基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同时考虑了环境因素、循环扫描次数的影响;通过实验设计,得出了该材料表面的形貌,初步分析了其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压电陶瓷的滞后效应和非线性效应的影响比较显著;随着外界湿度的增加,湿度对材料表面黏附力和摩擦系数有较大的影响;外加载荷和扫描循环次数直接决定材料表面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209.
提出了一种基于形态学的线粒体电镜图像边缘检测算法。首先对图像按需求裁剪,然后根据像素间灰度差异关系实现灰度图的二值化,再利用一套组合的形态学操作实现抽出背景、去除目标区域噪声、平滑边缘,最后通过去除所有内部的点获得线粒体的边缘。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电镜图像的线粒体边缘检测,该算法比现有的算法更有效,更接近人工检测的结果。  相似文献   
210.
珠颈斑鸠消化系统形态学及消化道pH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项实验于2012年2月至2012年3月以12只成年珠颈斑鸠(9♀、3♂)为对象,研究了消化系统形态学参数及肠道pH值。结果发现:成年珠颈斑鸠平均体重162.50±3.51g,平均体长279.38±7.00 mm,雌雄斑鸠外形参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珠颈斑鸠消化器官包括消化道(喙、口腔、咽、食管、腺胃、肌胃、十二指肠、空回肠、盲肠、直肠和泄殖腔)和消化腺(肝脏、胰脏),除雄斑鸠食管、十二指肠和肝脏左叶重量显著(P<0.05)大于雌斑鸠外,其它各消化器官重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珠颈斑鸠消化道大部分呈酸性,肌胃pH值最低,为2.84±0.10,小肠段pH值随着肠段后移逐渐升高。结果表明:珠颈斑鸠消化道特征与其食谷性和生态类型相适应,在人工驯繁条件下,提供适合其消化道特点的饲料类型将更有利于其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