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19篇
科学研究   24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292篇
综合类   27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10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香港功夫电影何以走向世界"为逻辑起点,从美学、人类学视角出发,探讨其在解决地区电影"民族性"和"世界性"问题时所具有的审美特质。研究认为,香港功夫电影具有历史审美和暴力审美特征:1历史审美是香港功夫电影独特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对阐释香港地区电影发展"民族性"至关重要;2暴力审美是功夫电影最为显著的特征。以武术技击所产生的暴力意象为基础,表现出两种审美倾向:一种是对暴力形式的追求,使得功夫电影愈发形式化、舞蹈化,为当今银幕上的武舞,暴力意象被弱化;一种是对暴力内容的追求,功夫电影披上道德、神性的外衣,暴力行为更加直白有力,暴力意象被凸显。在当前两岸三地合拍趋势下,以岭南地域文化(历史审美)为背景,以武术技击(暴力审美)为内容的功夫呈现范式,不仅有利于功夫电影的健康良性发展,也有利于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播与国家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32.
杨潇璇 《考试周刊》2015,(43):22-23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艺术有了更开阔的视野,不再局限于传统艺术的理念与感受,而当武术与舞蹈相融合的武舞艺术邂逅新媒体技术,形成了当下新媒体表演艺术发展的新趋势。这是时代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并以一种新的形式与现代科技结合,更好地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和传承。  相似文献   
33.
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网络技术与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动漫业表现出强劲的产业竞争力。在动漫业领域,作为主导巨头,美国和日本的影响力一直较大。与之相较,中国动漫业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可谓微乎其微。记者在埃及调查后发现,该国极具成为我国动漫海外"黄金市场"的潜力。埃及本土动漫业遭遇滑铁卢上世纪30年代,迪斯尼公司设计的卡通形象米老鼠传入埃及,埃及弗兰克尔兄弟受到启发,制作了埃及第一部动漫电  相似文献   
34.
左建明 《初中生》2015,(8):28-30
构思,是写作过程中重要的思维活动.它包括确定主题、组织材料、安排结构和选择角度等等.在作文审题之后,构思就开始了. 作文构思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文章的优劣.作文要想出彩,就得在构思上下功夫.构思巧妙才能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很多名篇,都是构思的典范,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35.
轻合上书,脑海中浮现出来的是意大利诗人但丁在《神曲》中说的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篇名为《都德的老磨坊》的文章,说的正是这样一个道理。一个年轻人,在外打拼受挫后,回到了家乡普罗旺斯,买下了一个荒废的小磨坊。不顾村中人的嘲笑、讽刺及家人的百般阻挠,在花鸟的陪伴下每天坚持写作,最后成为了闻名的大作家。他的全名叫阿  相似文献   
36.
在教师中,有人是“教者”,有人是“师者”,何为“教者”?何为“师者”?由“教者”转化成“师者”,需要几步?“师者”首先必须是“教者”,但“教者”不一定是“师者”,“师者”是上位的,而“教者”则是下位的。由“教者”到“师者”需要教师把功夫花在学生身上,把功夫花在课堂内外,成为“师者”,不但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历史的责任。  相似文献   
37.
“Kung fu”,是中国武术在英语世界的代名词,更是全世界认同的中华文化标志性符号。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考据法对“Kung fu”一词的概念史进行梳理。研究发现:法国传教士钱德明于1779年首次向西方介绍了中国的“功夫”,并在著作中将“功夫”译作法语“Cong-fou”,含义是“一种道家医学治疗体系”;英国传教士师惟善于1869年开创性地使用了流行至今的“Kung fu”一词,并在中国武术语境下论述了“Kung fu”的内涵,认为“Kung fu”是中国道士、僧侣练习的一种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的规范性健身操;英国传教士德贞于1870年至1895年间系统阐释了其对“Kung fu”的理解,认为“Kung fu”是中国道教的一种内家功法;至1920年,英文纸媒已普遍将“Kung fu”一词与“中国武术”划上等号。20世纪70年代初,李小龙通过功夫电影迅速提升了“Kung fu”一词的普及,1976年国际权威英语词典《牛津英语词典》正式收录“Kung fu”一词,使其获得了语言学意义上的合法地位。  相似文献   
38.
本文首先对语言文化的概念和电影字幕翻译的实际作用进行解释和阐述,提出以《功夫熊猫》字幕翻译为例探讨语言文化传播的意义,接着从语言功能的传播、语言符号的传播、语言性质的传播三方面分析在《功夫熊猫》的两部电影的字幕翻译里,是如何体现英语文化传播的,通过对电影字幕翻译与英语文化传播的分析,作者总结了中英文双语杂志编辑在工作中应注意的与文化传播有关的问题,希望本研究能够为读者理解英语文化传播的过程和现象提供帮助,也能够为双语杂志编辑工作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9.
在如今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影视作品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的"能指",不仅传递着各民族异彩纷呈的文化"所指",而且使这些文化在不同的地域被接收和解释后得到了更有效的交流和传播。本论文选择由李小龙主创的功夫电影为研究对象,试图从符号学的角度来分析其中蕴含的中国哲学思想和传达出的民族想象。  相似文献   
40.
上世纪70年代香港功夫电影经由李小龙迈入一个全新时代,而香港功夫电影文化自身所蕴含的精神特质又为李小龙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文化温床.文章运用文献法、文化比较法等研究方法,追溯香港功夫电影的由来与演变历程,旨在全面解读李小龙的功夫对香港影视文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在诠释香港功夫影视文化的精神意涵基础之上,阐释香港影视文化对李小龙个人的反射性作用,进而更好地论证李小龙与香港功夫影视文化二者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