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432篇
科学研究   111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31篇
综合类   60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13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经典认识论具有非文化中性、语境无涉和覆盖面过窄的特点。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不同文化的地方性知识,扩展认识论的研究领域。首先,在认识论、文化人类学、知识社会学和科学哲学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地方性知识概念的内涵可以被概括为:它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社会-文化语境相关性和本土文化空间内嵌性等特点,以及评述和适应环境的功能。其次,从描述性辩护和规范性辩护两条途径为地方性知识的局部合理性辩护,进而表明对于它在其中产生的文化社群及其语境而言,地方性知识是能够被社群接受、满足需求、适应环境的恰当手段,而没有任何出于他文化的理由可以拒绝这种局部合理性。最后,我们提出一个面向地方性知识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地方化认识论。  相似文献   
52.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特别是其理论核心“发生认识论”,系统地阐述了认识的建构过程,它对研究人类的认识发展过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对指导当今英语课堂教学也有其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3.
教学设计是学习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桥梁,学习理论对于教学设计有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从学习理论入手。结合“知识观”和“认识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嬗变进行多角度透析。  相似文献   
54.
教学本体观是进行具体教学理论建构、评价与讨论的理论基础,也是教学实践的预设前提或“缄默的知识”。基于教学存在的建构交往观,作对近期有关教学认识论的研究所涉及的若干重要理论问题进行了剖析与讨论,指出并论证了现存教学本质“特殊认识说”及其衍生理论“教学认识论”所存在的重大理论缺陷,分析了其所存在问题的性质、理论失误的根源和学科发展的未来取向,认为其根本出路在于现存理论的合理定位和向本体论的回归。  相似文献   
55.
教育哲学缘起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哲学研究的缘起是多方面因素的结果,不能把教育哲学的缘起归于某个单个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教育哲学学科的开设、教育哲学名称的出现以及教育哲学学会的建立。历史上哲学家对教育的言论并不都是教育哲学的研究,教育与哲学也不存在着天然的联系,教育与哲学之间的联系是后天的、人为的建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56.
在教学论学科中,活动理论有其独特的发展历史。欧洲艺复兴时期的人主义、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杜威、前苏联教育学以及我国教学论工作都对此问题做过探究。根据时间顺序和研究水平,笔将活动教学理论的发展历史划分为萌芽、生长、形成和发展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57.
20世纪的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最根本的变化是认识论的更新,表现为:唯理性认识论向经验认识论和建构认识论的转化;整体认识论向个体认识论的转化;接受认识论向创造认识论的转化。这些变革对教育的其他变革是基础性的根本性的,促进了相应的学生观、教育观和教育实践的改进。  相似文献   
58.
主体认识与客体的同一是一个矛盾运动的过程,它由“不知”、“知”、“实践检验”、“真知”几个阶段构成。“不知”指主体在实践中发现了问题而现有的经验和知识又不能直接解答的认识状态,它是“知”与“无知”的统一。“不知”是人类认识必然出现的过程,是真理过程的开端。“知”是对“不知”的扬弃,包括不同意见、观点的矛盾运动.其中正确与错误并没有被检验证明,真理与谬误相互纠缠、混杂,难解难分。“实践检验”是“知”上升为“真知”的必经过程,只有通过实践检验才能判别各种意见、观点的真理性。“真知”指主体通过实践区分了真理与谬误,从而达到主体认识与客体相符合。真理的过程是标志主体从“不知”所面对的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过程。  相似文献   
59.
60.
詹艳 《科技广场》2006,(12):108-109
本文从营销的角度讨论了认识论和行为论两个学派对消费者行为研究的不同观点。认识论强调产生行为的心理过程,一系列的有意识的认识,学习和感知的经历是研究心理行为科学的最有意义的数据。行为论认为是过去的行为,而不是态度促使并能解释当前的行为。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例证,文章说明了这两个理论学派在营销中的具体应用及各自的局限性,并指出营销人员需要从行为和认识理论两方面来理解消费者行为和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