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77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16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作为一种特殊的翻译现象,“豪杰译”是晚清小说翻译研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本文旨在阐释“豪杰译”的定义,进而在格莱斯(Grice)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的理论框架下探讨“豪杰译”的特殊性,最后分析其形成的种种原因。  相似文献   
92.
《好了歌注》是对《好了歌》的解注,与《好了歌》同出现在《红楼梦》第一回,具有总纲的地位。两者体现的主题思想一致,但因文体不同,所传达的审美意象和心理感受却不尽相同。本文从审美意象和心理两个角度切入,比较《好了歌》与《好了歌注》在文体上的具体差异,以期更好地了解原著的精神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3.
崔颢在中国诗歌史上算不得一个大诗人,即使在唐代也称不上一个大诗人。根据现有的文献可知,他在盛唐时期却是一位名士——名显位卑的名士。入宋以后,他的文学成就才被世人予以认识和评价。根据这一现象,结合《唐人选唐诗新编》所选崔颢的诗加以分析,探讨个中原因,以期对诗人崔颢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94.
洪皓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志士、文学家,历史文献对其生平事迹记载颇为详细,但关于其籍贯却自清代以来有不同的说法。文章立足史料,力求对这一问题做出一个合理的解答。  相似文献   
95.
论沈浩精神     
沈浩同志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涌现的先进典型,是创先争优活动中要学习和宣传的榜样。沈浩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为党为民、守誓践诺的至诚精神;牢记宗旨、服务群众的公仆精神;扎根基层、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锐意改革、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艰苦创业、勤政廉政的奋斗精神。学习和弘扬沈浩精神,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都具有重大意义。学习沈浩精神重在转化,贵在实践,最根本的就是要把学习沈浩精神具体落实到以"五带头"为基本要求的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上来。  相似文献   
96.
《风月宝鉴》与《桃花扇》都是采用"借情言政"的方式来表达作者对明王朝灭亡的痛惜,《桃花扇》用真人真事编成戏剧形式上演,而《风月宝鉴》则用隐蔽的方式来表达,其中甄士隐对《好了歌》的注释在《桃花扇》中多能找到相应的内容。  相似文献   
97.
通过对王皓参加2002年埃及公开赛对萨姆索诺夫、2003年世界杯对柳承敏、2004年雅典奥运会对柳承敏、2005年第48届世乒赛对梅兹四场比赛的技术指标及得分手段得分与失分情况的比较分析,找出其比赛成绩下滑的原因,即:王皓三段实力评估从二优一良降至一良二不及格,其中相持段实力下降最为显著;发球直接得分能力、正手抢攻、直拍横打、挑、撇、摆短、搓长质量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正手抢攻质量下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8.
杨昊与古巴女排运动员后排扣球空中击球技术动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录像解析方法对中国女子排球队运动员杨昊及古巴女排4名运动员后排扣球进行了运动学分析,目的在于揭示杨昊、古巴女排运动员后排扣球空中击球挥臂方式与空中姿态的技术特征。研究结果表明,5名运动员表现出3种不同的挥臂方式,即肩上式、水平式、肩下式。水平式与肩下式挥臂速度快于肩上式;杨昊后排扣球空中姿态表现为“]”型→“>”型→“<”型的变化过程,古巴女子排球队4名运动员表现为“>”型→“<”型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99.
郝经存诗有限,但其豪纵劲健之诗风,却历来为人所称道,堪称元代诗坛之著名诗家。通过对其诗歌作品的解读,我们发现,郝经以“澄清四海”之壮志熔铸阔大雄放之诗境,忧事伤时之情怀与沉著痛快之风调互为胶结。在诗人的笔下,景物之赋形、著色,传述出沉郁孤凉而又暗潮汹涌的主观情感,形成了自己奇崛宏肆的艺术特色。有元一代,虽然理学与主流文学的合流已然彰显,但是同样作为思想家的郝经在艺术创作中却没有“以诗注经”,而是抽身于“性”、“理”之外,流露出较为鲜明的现实指向。  相似文献   
100.
从史学研究的视角看,“崔浩国史案“案发的原因是崔浩利用撰修国史,调整汉族士族门阀在整个拓拔政权中的地位,受到拓拔最高统治层的打击而致.从本质上看,“崔浩国史案“是不同文化背景的门阀士族在调整政治秩序方面的矛盾冲突,也是汉族门阀与鲜卑统治集团之间矛盾斗争在史学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